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 長安獅子龍燈會

發佈時間:2021-10-21 14:52:44 | 來源: 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長安獅子龍燈會,起源於農耕文化的祭祀傳統。為鎮河防水,護佑百姓,祈求風調雨順,西安市長安區黎明村(行政村,轄馬嘶坡、沈家村、王家圪塔、鄒家圪塔、楊家灣5個自然村)的馬嘶坡村(自然村)的先民們每年都要在明代建的亮碑寺前,舉行廟會活動,敲鑼鼓,舞龍獅,祭祀佛祖,歡慶豐收。經過150多年的發展演變,到了清朝咸豐年間,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龍獅製作技藝和聲勢浩大豐富多彩的表演體系。它集傳統民間工藝、雜技武術、民俗文化于一身,關中地域特色明顯,晚會風格完整,極具觀賞性和刺激性。


整個表演包括入場儀式——舞龍——舞魚——龍魚合演——跑旱船——舞獅六個節目。據説,過去有一段時期,每次龍獅表演前,關中的長安、藍田、戶縣、臨潼、咸陽各縣觀眾以及陜南柞水、鎮安的山民們,都要提前背上乾糧,連續觀看兩晚方返。


馬嘶坡獅子會的獅頭、龍身製作精巧絕妙,很有特色,頗具民間手工技藝的元素和傳承性。他們製作的龍,擺尾時不用手操作,靠裝在內部的彈簧自由擺動,其製作工藝堪稱陜西一絕。

經過多年的宣傳推介和申遺努力,至2018年5月,長安獅子龍燈會已先後列入長安區、西安市、陜西省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長安東部垣區繼侯官寨牛老爺社火之後的又一省級非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