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秦腔板胡手工製作工藝

發佈時間:2021-10-21 15:07:30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板胡是明末清初伴隨戲曲梆子腔的出現,在胡琴基礎上産生的一種伴奏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音色高亢明亮,板胡成為秦腔、豫劇、晉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主要領弦樂器,流行于各省區,尤其以陜西、甘肅、山西等省最為盛行。

一把上好的板胡是用椰殼做琴筒(共鳴箱),小葉紫檀做琴桿,桐木做木板……看似結構簡單,製作起來卻有上百道工序。為了配合不同戲曲音色,板胡又細分出了秦腔板胡等十余個種類。

伴隨著秦腔的壯大,秦腔板胡製作在西安得到了快速發展,秦腔板胡手工製作技藝更是被列入市級“非遺”項目。

三代傳承

板胡製作世家的百年滄桑

王親民今年65歲,2017年被認定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秦腔板胡手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祖父王芝春,再到父親王彥芳,製作板胡的技術已經在王親民家傳了三代。

近日,記者走進東一路的丹尼爾中山門小區王親民的家裏,聽他講述板胡世家三代人的滄桑故事。一進門,記者便被四週墻上或擺或挂的板胡、二胡等傳統樂器所吸引。王親民説,這些都是他一件件親手製作出來的。“5歲起,我便跟隨著父親學習板胡製作,從木工活入手,12歲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把板胡,一直做到了現在。”王親民感慨地説。

王親民的祖父王芝春有一手製作板胡的好手藝,清末時以“西京全儀合”為號製作出售,開了當時“西京”唯一一家樂器行。王親民説,清末到民國期間是戲曲興盛的時代,好手藝的樂器匠人備受尊重。日子長了,“西京全儀合”也就成了頗有名氣的“老字號”。

于右任愛好聽戲,經人介紹認識了王芝春,一來二去,二人就有了深厚交情。1936年,于右任和王芝春共同商量為店改了名,並親自為新店名題匾“永盛齋樂器行”。惋惜的是,在“文革”期間王彥芳忍痛燒了牌匾。

子承父業,王彥芳也是西安市有名的板胡製作者。1956年公私聯營,王彥芳和幾個樂器匠人在東大街合辦了西安民族樂器合作社。當時陜西省軍區五一劇團、易俗社、戲曲研究院的專業琴師都來找王彥芳制琴、修琴。口碑越來越好,顧客也就越來越多,王彥芳忙不過來時王親民就給父親打下手,成了王家板胡製作的第三代傳人。

從那時起,王親民手中的木頭就再沒放下。高中畢業後,他被分配到西安木材加工廠工作,空余時間跟著父親做板胡等樂器。在木材廠,他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對木材的種類、好壞一看便知,製作板胡挑選木料時也變得更加“挑剔”。

匠心獨運

板胡製作需要心手眼相合

1998年,王親民的工作遇到瓶頸,在父親徒弟的勸告下他離開了木材廠,成了一名職業板胡製作者。

回到家裏,王親民把他的工作室就設在自家陽臺上,客廳和廚房櫃子裏擺放著很多板胡、二胡等樂器成品。妻子住在兒子家照看孫子,王親民就把自己的床也留出一半放樂器。從客廳通往陽臺的工作室過道裏擺滿了木材和椰殼等各種原料,留出的過道,只能一人側身通過。

“琴桿的用料決定了板胡的品質和使用年限。”王親民説,一把好板胡,做工很重要,選材用料也不可馬虎。為在保持樂器原有純正音色的基礎上做到品質上乘,他將每一把板胡都當作一件工藝品進行製作。王親民説,做琴桿用酸枝和小葉紫檀最好,這些木材需要經過自然乾燥、變形,放置多年。他家中有不少父親留下的老料,一些放置了10多年,有的甚至存放了近60年。

王親民説,板胡的靈魂在於音色,而製作工藝直接決定了最終效果,故工序較為複雜,要求較高。一般來講,板胡的主要製作工藝除了選料,還有琴筒製作、琴頸製作、整體裝配、修飾美化等部分,每一部分都分為若干步驟。其中,琴筒中的椰殼是板胡發音的“喉嚨”,每一個不同厚度的椰殼發出的聲音都不同。要讓天然的椰殼達到發音明亮,需經過多次鋸、刮毛、打磨等多道工序,光是“鋸”這一道工序,就要精細到“頭髮絲”般的厚度。

“整個製作過程需要手、耳、眼的高度配合,板胡的製作也體現了心手相合的中國傳統工藝理念。”王親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