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戶縣民間面塑技藝

發佈時間:2021-10-20 08:50:23 | 來源: 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面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 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誌,是一種由風俗習慣積澱成的極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

面塑産生於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動,是非常古老的民間藝術。戶縣民間面塑包括“獻飯” 面人、玩賞面人和藝術面人等幾種形式,其中“獻飯”面人保留著唐代即已形成的祭祀面人的形式和儀式,歷史最為悠久;玩賞面人亦保留著晚清以來面人郎的樸素形式。

面塑技藝包括色面製作和面人捏制等內容,捏制是其核心技藝,手法細膩,同時也包含著審美情趣等觀念內容。戶縣面塑題材廣泛,“獻飯”面塑有《八仙上壽》《二十四孝》等數十種。玩賞面人題材更加豐富,從花鳥魚蟲、各類動物到神話人物、歷史人物、戲劇人物和現代人物,幾乎無所不能。

2011年3月,戶縣面塑入選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2012年,董衛衛(男,漢,1954.3,農民)被確定為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戶縣民間面塑技藝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存,它為我們呈現出中華祭祀文化的歷史連續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它強烈的色彩和天真生動的造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時代發展到今天,戶縣民間面塑藝人僅剩下董衛衛、蔡銳軍和譚清合夫婦等四五個人。

而1982年出生的蔡銳軍則將面塑技藝推向北京。1999年從烹飪學校畢業後,蔡銳軍順理成章成為了一名廚師,偶爾摸索著做些小面塑。直到在深圳一次偶然的廚藝交流會上, 遇到面塑大師蕭佔行的作品,瞬間被吸引。蔡銳軍毅然辭職,在深圳跟隨師父蕭佔行學藝,並得到真傳。2009年底,蔡銳軍回到西安成立工作室,專門做面塑製作和銷售。

▲蔡銳軍幫姚明製作的真人面塑。

2012年的時候,蔡銳軍被北京中國大飯店特聘為西點廚師長,專門從事蛋糕設計、節慶酒店裝飾,向酒店的中外遊客展示中國傳統面塑藝術,現場幫顧客塑像等工作。包括姚明在內很多名人都收藏了他的作品。有一次,英國的記者還將他的面塑拍照發表在報紙上,酒店總部對此大加讚賞。

2015年7月21日,《視界》(人民網—陜西頻道)第31期以《80後小夥的面塑情緣》為題對蔡銳軍進行專門報道。

2018年5月,戶縣面塑列入陜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