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七曲高蹺

發佈時間:2021-10-20 09:03:35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周至啞柏鎮七曲村有一項民間絕技叫高蹺,村裏人習慣把它叫柳木腿,也叫出腿子、走腿子。它起源於明代末年,其原始功能為酬神娛人,現已成為當地群眾非常喜愛的娛樂活動。以表演技藝高超,氣勢歡騰,熱烈奔放,輕盈優雅,靈活飄逸,粗獷彪悍,樸實穩健等特點而遠近聞名。

周至七曲村有專門製作、修理高蹺的木匠。高蹺的綁扎也很講究,有專門負責綁扎的老藝人10多人。七曲高蹺表演,一般分為兒童和成人兩個層次。兒童表演往往同時出40到50人,非常吸引人。成人高蹺每次大的活動,可出40至60副。

七曲高蹺發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高蹺一般高1.5米左右,特殊角色的高蹺不受限制,最高可達3米多。演員往往男扮女裝,扮演戲劇丑角人物,到人群密集處耍醜,讓人捧腹大笑。演出中既有鼓樂隊伴奏、戲曲小丑滑稽表演,又有高難度的舞蹈雜技動作。高難技巧有高蹺抬轎子、高蹺划船、高蹺嗩吶表演等。表演內容豐富多彩,鄉土氣息濃郁。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三和二月二,在本村和鄰村進行表演,規模盛大,在全縣乃至方圓百里都享有盛譽。熱烈的高蹺表演,表達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詼諧、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2011年被列入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李福生、李繼宗被命名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