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櫟陽卷子村背芯子

發佈時間:2021-10-20 09:06:00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農曆正月二十三,櫟陽古會。陽光和煦,鑼鼓震天!櫟陽卷子村給廣大群眾獻上了有二百年曆史韻味的背芯子錶演,吸引了四面八方群眾前來觀看。

該村的背芯子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1821年左右),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背芯子先製作好木質或鐵質的支架,然後把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的一名或者兩名兒童表演者穩定在架子上,同時將芯子架捆綁在大人腰間。

演出的代表作品有:《黃鶴陣》《收三肖》《廣成子罵陣》《殺四門》等。其主要特點是:構思奇妙、裝飾華美、設景佈局惟妙惟肖。背芯子的成年演員一方面要保持平衡,不能讓他上面的“芯子”掉下來,一方面還要和著鼓點進行類似秧歌一樣的舞蹈,是一種力量與靈巧結合的美。

最精彩的一幕是“背芯子”表演,芯子是民間以飾演戲劇故事人物形象為主的造型藝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芯子主體一般由四、五歲左右的小孩扮演,站立在一人多高的細細的芯子上,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鐵條支撐,高懸空中,看不出有立腳之處,險中求趣,嘆為觀止。背芯子”的壯漢在表演形式上,可用鑼鼓伴奏,也可用音樂、口技伴奏。它的入場、出場和進退都有講究,有雙龍擺尾、二龍出水、走四方、四盞燈、小蝴蝶等隊形,背芯子者舞步翩翩變化多端,芯子上面的小演員彩衣飄飄,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它的入場、出場和進退都有講究,有雙龍擺尾、二龍出水、走四方、四盞燈、小蝴蝶等隊形,背芯子者舞步翩翩變化多端,芯子上面的小演員彩衣飄飄,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櫟陽卷子村“背芯子”很有特色很驚險,在方圓堪稱一絕,吸引了四面八方群眾前來觀看。

據村中老者介紹,選“芯子”很講究,只有體重小又長得乖的娃能被挑上,一輩子也就一兩次機會,所以能耍芯子是一種福氣呢。

背芯子先製作好木質或鐵質的支架,然後把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的一名或者兩名兒童表演者穩定在架子上,同時將芯子架捆綁在大人腰間。因鐵支架如燈芯在內支撐,故稱為“芯子”,一般一個芯子錶現一個劇情或寓意。因為是由人背著表演,所以取名為背芯子。卷子村背芯子分“單芯子”和“雙芯子”。一個人背一個兒童表演者為單芯子,一個人背兩名兒童表演者為雙芯子。

背芯子”的壯漢在表演形式上,可用鑼鼓伴奏,也可用音樂、口技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