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西安剪紙

發佈時間:2021-10-20 09:53:15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西安剪紙,歷史悠久。早在漢唐時代,婦女就會用金銀波或彩錦剪成方勝或花鳥貼在鬢角、貼于屏風漆器、銅鏡背面為飾的風尚。剪紙在民間還用來評價新媳婦的手藝。民謠説“一看窗花二看簾三看三看媳婦蠻不蠻”。至今,西安剪紙仍盛傳不衰,魅力不減,並以其內容多樣,手法奇特,格貌的鄉土美等特色而飲譽於世。

西安剪紙的內容極其豐富,故事傳説,戲曲人物,花草魚蟲,飛禽走獸,樓臺亭閣,文物博古,名勝風光,幾何紋樣。風俗習尚以及現實生活等等,幾乎無所不包。

西安剪紙的用途十分廣泛,用在門楣上的稱門福或者吊箋,貼在窗子上的稱窗花,用作花邊裝飾的連續紋樣稱拉不斷或花邊子,用在屋內頂棚中心的大型圓狀紋樣稱團花,婚嫁物品上的剪紙稱喜花,祭祀用的剪紙稱供花,裝飾于燈彩上的剪紙稱燈籠花,做刺繡用的剪紙叫底花或繡樣,如枕頭花、門簾花、信插花、挂片花、裹肚花、鞋花、帽花等等。

西安剪紙的表現形式,甚為多彩,常見的有大紅大綠的單色剪紙,原色滲染的彩色剪紙,富麗堂皇的襯金箔剪紙,兼剪帶繪的剪畫窗花,還有對折、三折、多層折、轉折的對稱剪紙圖案。在藝術手法上常用象徵、諧音、寓意的辦法來表達吉祥福喜的美好情趣。如“喜上眉梢”,是由喜鵲與梅花構成畫面,而“梅”與“眉”諧音。“連年有餘”是用蓮花和鯉魚構成畫面,因而“蓮”與“連”“魚”和“余”諧音。又如用蝙蝠、桃子組成的“福壽圖”,除了“蝠”與“福”諧音相同外,桃子則是長壽的象徵。此外,象徵愛情的有鴛鴦、龍鳳、雙喜字,象徵如意的有靈芝、雲紋,象徵人丁興旺的有石榴,象徵辟邪的有老虎、獅子、鍾馗等等。

西安傳統剪紙,以淳真、渾樸、簡練、灑脫的格貌而耐人尋味。各地有各地不同的特色。郊區的幾何圖案燈花、剪紙,講求繁簡相濟與節律得周至的戲曲人物窗花,既有關中皮影造型之氣骨,又有民間木板年畫色紋之神韻。長安的剪紙,有拙中見巧及雄裏藏秀之優。臨潼的花鳥剪紙,質樸典雅。藍田、高陵的刺繡剪紙花樣,土色土香。一些專業美術工作者創作的新剪紙,富有時代生活氣息。

西安剪紙,在工具使用上有“剪工”“刀工”之別。一些縣鎮的農家婦女,多以剪工為主。市郊一些盛産燈彩的地區如李家村、三兆等,多以刀工為主。

近年來,不少縣區文化館對民間剪紙做了大量的普查,蒐集、整理工作,僅以周至為例,就搜到清代剪紙二百多件,併發現了傳世遺寶剪紙花譜及古紙實物等,為研究、繼承、發揚民間剪紙的優秀傳統提供了珍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