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穀子磑蘆席編織技藝

發佈時間:2021-10-20 11:00:21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席的出現可追溯到石器時代,看看古來已久的“席地而坐”、“吃席”,到後來的“席捲全球”,都有席子的影子。

蘆席,用蘆葦編的席子,伴隨人們的生活有數千年。蘆席編織技藝堪稱新石器時代的遺産,是歷史跨度長並和人們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手工技藝。西安市灃河西岸的秦鎮穀子磑(wei)村,是傳統的蘆席編織村,其編席有千年的歷史,是一種非物質文化,並且是一種活態存在的文化。前些年,贈送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化石上,便有席子的印記。

蘆席編織從選材、破蘼、捋葉、碾蘼、編席、打磨到成品,需要7-8道大的工序,使用羽刮、墊撥、碗等工具,編一張席需要100根蘆葦,工藝和程式非常講究。每一道工序都比較嚴謹,一張好席子,需要上好的蘆葦,嫺熟的技藝、手藝人的悉心編制,才能編出一張密實、紋路漂亮、耐用的席子。

席文化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席子以及其他副産品是過去家庭的必備品,相信稍上年紀的農村人都有相關記憶。蘆席結實透氣,農村家家戶戶的土炕上,都要鋪一層蘆席隔潮散熱;蘆席可以用來搭菜棚,可以做成屯糧食用的席包和裝零碎東西用的席籠。農村人結婚要用多張席,接新娘子的馬車頂上、腳下要鋪席,新娘回家腳不沾地的習俗,也需要新席子落腳。“根據尺寸分為七五席、六五席兩種尺寸。”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編席”一直是穀子硙村村民引以為豪的事情,也使得四鄰八村的鄉黨們羨慕不已。因穀子硙臨近灃河,過去此區域多是水地,蘆葦遍地,造就了穀子硙家家戶戶都編席,編席是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祖祖輩輩以編席為生。戶縣(今鄠邑區)北街繁忙的集市上,全都來自穀子硙的席子。最紅火時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勞動力從事蘆席編制。當時的場面很是紅火,白天不説,每到晚上村裏到處都是編席的聲響。純手工編席耗時長,一人兩天才能編一張席。“當時全村每天能出200張席,根本不夠賣。” 蘆席當時是鄉村必備的“奢侈品”。工人月薪二三十元的年代,一張席的價格是8元錢。這樣的好營生讓村民們不願從事其他工作,有招工去了工廠上班的,寧願放棄別人眼中的好工作,回到村裏繼續編席為生。那時戶縣(今鄠邑區)最繁華的鐘樓四條大街上,專門有一條街是賣席子的,農曆雙日子還到大王鎮出攤。

鮑恒武是穀子硙村蘆席編織的第三代傳人,也是西安市非遺項目傳承人。從其祖父、父親、再到他自己,這種傳承是穀子硙村各戶世代編席技藝相傳的一個縮影。鮑恒武13歲時師從祖父、父親學習編席,17歲時練就一把好手,從事編席40多年,如今致力於編席的傳承。在鮑恒武家墻上,一張黑白照片記錄了當時場面,蘆席“專賣街”上人滿席多。據鮑恒武説,那時候根本編不過來,走不出戶縣就賣完了。因為穀子硙村有編席手藝,所以小夥子找媳婦都很容易。

隨著社會的發展,蘆席逐步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極少有人再使用蘆席,土炕換成床,席夢思和竹蓆的替代,傳統的席子便少有用處,其商品的屬性越來越小,這項傳統技藝正逐漸消失,面臨著失傳的危險。與此相對,其文化屬性愈加突出。目前已無人從事該行當,僅有鮑恒武及幾位同齡的老人,在進行著與非遺項目傳承有關的事宜。

好在穀子磑蘆席編織技藝已經于2014年公佈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為其傳承創造了一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