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充滿濃厚的鄉土氣息。
臨潼是皮影戲的發祥地之一。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驢皮影。這裡還有一個奇異的傳説: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因病故去,武帝因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並涂上色彩,還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賬中觀看。武帝看罷以後,感覺李夫人如復活一般,頓時龍顏大悅,從此愛不釋手,於是這個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的濫觴。
在臨潼有過不少的皮影戲班,如20世紀初到20世紀20年代,斜口鎮柳樹村畢麒麟、畢四牛創建了“關中道情皮影戲班”。晚上為大家表演關中道情皮影戲。關中道情以長安的為正宗,叫作“長安道情”,又稱“拉波戲”。是流行在關中地區民間的“墜班政”。盛行在長安、臨潼、藍田、戶縣、威田、興平等地區、尤其以西安灞橋、三橋等地方為最有名。相傳道情是出家人求施捨、化緣時誦唱的“道中情理”。關中的民間長期有“一經二詞三道情”的説法,由此可以知道它是由關中道教的誦經唱詞演變發展而來的。
至今,臨潼區海家莊58歲的盧學林表演的“關中道情皮影戲”獲得過很多榮譽。他從13歲就開始跟名師學皮影,從事皮影表演已經有四十多年了。他一個人可以同時敲戰鼓、暴鼓、 漁鼓等八種樂器、能唱三十多個本子。據了解,盧學林自己籌集了近萬元資金買皮影樂器等家當。多年以來,他率領著老搭檔們,先後在高陵、藍田還到市區內一些著名景點表演,被人們讚譽為“皮影老把式”。
臨潼皮影存在時間最長的是清末武屯房村李虎臣、杜升初建立的“碗碗腔一桿旗皮影戲班” ,半個多世紀以來,始終活躍在臨潼的皮影舞臺上,直到1982年才停演。另外,零口鄉孫家村的孫老五班,從1909 年開始領演“碗碗腔”皮影戲,孫老五年老後由其子孫發宏繼續演出,直到現在依然流行于陜西關中、華山北麓和渭河以北垣區一帶。它的傳統劇目十分豐富,現存的手抄本就有二百四五十本之多。它的特點是花臉戲吐字重,殺聲如雷,震裂金石:文戲開口輕柔,纏綿細膩,典雅飄逸,十分動聽。皮影的造型精巧細緻,形體比西路、北路的皮影略小(高約十一寸),它的花紋圖案細緻,雕刻細膩,造型經典、裝飾嚴謹、色彩富麗堂皇。皮影造型的特徵是強調外形輪廓、內部裝飾適合整體形象,平面化的構圖處理增加了場景的形式美感,裝飾性、程式化的造型方式賦予一些無形的或不穩定的形象以具體的造型,增強了皮影動作的真實感,用象徵寓意的的手法將文學語言、動作語言、造型語言的象徵性做到了完美的和諧。它傳統的文明之光帶給人類的是睿智、賢能、自然與自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皮影戲的演出,有歷史演義戲、民間傳説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等,無所不有。摺子戲、單本戲和連本戲的刷目繁多,數不勝數。
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拾玉鐲》《西廂記》《秦香蓮》 《牛郎織》《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從革命戰爭年代起到解放後,新發展出的時裝戲、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兄妹開荒》《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紅燈記》《龜與鶴》《兩朋友》《東郭先生》等等。孫家皮影戲目前能表演各類劇目一百多個,涉及歷史劇、現代劇等多個劇目,尤其是以李十三的“十大本”為經典,它的現代劇《梁秋燕》《三世仇》等深為廣大群眾喜愛。孫家皮影戲演出的主要劇目有:古典劇碗碗腔《梅花釵》《金琬釵》《玉燕釵》《白玉樓挂畫》《遊龜山》《八義圖》《唐金山遊河南》《天仙配》《白玉鈿》《珊瑚寶塔》《秦英征西》《紫霞宮》《苦節圖》,現代劇碗碗腔《婆媳之間》《梁秋燕》《三世仇》《寡婦改嫁》《紅燈記》《石王廟》《香蓮佩》《春秋配》《蝴蝶媒》《火焰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