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周至龍燈

發佈時間:2021-10-19 13:41:57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h94.jpg


周至龍燈是流傳在西安市周至縣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關於周至龍燈的起源有兩種説法。一是認為始於東漢初年。另一種説法認為始於明末。兩種説法都與祭祀白色神龍有關。

h95.jpg


周至龍燈活動議程有請龍神、舞龍燈、送龍神等。舞龍時,鑼鼓隊在前。四對排燈、高6米寬5米的龍門及5米高的龍柱緊隨其後,接下來是雞燈、魚燈、蝦燈、蟬燈、花鼓燈、五角星燈等。

h96.jpg


在浩浩蕩蕩的表演隊伍中,巨龍搖頭擺尾,暢遊于街頭巷尾,巨龍時而昂首騰空,時而扭頭翻身,時而抱柱纏繞。場內時而雲霧繚繞,時而火光沖天,時而星光點點。周至舞龍有“金龍出龍門”、“三抬頭”(放煙火)、“金龍騰雲”、“賜福天下”、“金龍嬉水”、“鑽四柱;緾單柱”等十三個套路。

h97.jpg


周至龍燈表演者為青壯年,表演時身穿古裝,頭裹黃巾,腰係串鈴,腳穿麻鞋,分三組輪換,每組11人,2人執龍頭,2人執龍尾,7人執龍身。另有龍珠人、燈籠人、排燈人、龍門人、煙火人、鑼鼓隊等30人參加表演。舞龍燈表演中用鑼鼓伴奏,並燃煙火助興,氣氛熱烈,異彩紛呈,場面壯觀,令人賞心悅目。周至龍燈已列入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