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秦鎮楊氏木桿秤製作技藝

發佈時間:2021-10-19 13:43:32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秦渡鎮(簡稱秦鎮)是陜西的一個古鎮,位於灃河西岸。早在西元前2000年,周文王就曾建“周豐宮”於此。西元401年,後秦皇帝姚興率文武百官從京城長安赴草堂寺聽鳩摩羅什説法,為方便往來,專門在灃河西岸設置了一個渡口,從此這裡便成為水陸交通要道,“秦渡”地名即由此而來。由於地處關中入秦嶺進巴蜀的水陸交通要道,宋元時代已略具城鎮雛型,秦渡鎮的商貿得以迅速發展。據明代《戶縣誌》記載秦渡鎮的商貿狀況是:“輻輳繁盛,晉豫客商較多。”自明歷清一直到民國時期,秦渡鎮一直維持有較為繁榮的商貿活動,成為京廣雜貨、土産山貨、糧食、棉油的集散地,舊時街道上鐵匠舖、雜貨舖、肉鋪、藥鋪、秤鋪、酒肆飯館等各種大小商鋪櫛次鱗比。悠久的商業歷史使秦鎮成為最早使用桿秤的地區之一。

桿秤是我國古代度量衡三大件(尺、鬥、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衡器的基本工具,是實現公平貿易的重要工具,也是當今人們仍然在使用的最主要的衡器。手工製作桿秤的工藝在中國流傳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桿秤已經出現。《墨經·經下》中,對桿秤的力學原理有精確的論述:“衡,加重於其一旁,必垂。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長、重者下,短、輕者上。”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自銘為石權,折算每斤合256.3克,加刻二十六年詔書。1964年,在西安阿房宮遺址出土的戰國時期“高奴禾石”銅權。此權自始鑄至秦二世元年,三次鐫刻銘文,長期作為標準器使用,表明秦在戰國時期對於衡器製造已有嚴格的制度,反映了自戰國秦至秦朝一直保持著統一的衡制,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到南北朝時期,逐漸演變成桿秤為主要的稱量工具。南朝畫家張僧繇所繪的執秤圖是迄今所見最早的桿秤形象,畫面中的桿秤與今天的桿秤幾乎是一模一樣,充分證明了桿秤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完全定型。説明自此以後的一千多年,在基本形式和原理上,桿秤還是沿襲春秋戰國以來形成的形式和原理,沒有大的改變。

據民間傳説,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製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民間對秤上星花的説法:無論做什麼生意若少給一兩就少一顆星,或折福、或折壽,所以就有“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鬥滿是好人”的説法。這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説和星相學在這一技藝中的映射,同時也暗含著天理公道的觀念,體現了桿秤在民間深厚的情感基礎。

桿秤製作和其長期廣泛使用也衍生了大量的語言遺産。比如“權衡”一詞即來源於桿秤,“權”本義指秤砣,“衡”本意指秤桿;在當地方言中有很多俗語、諺語來源於桿秤,比如“不識秤花,不會當家”、“心吃了秤錘了”(形容人貪心)等等。同時由於桿秤的形狀象龍,有些人家把秤視為吉祥之物,用於鎮邪供奉于正堂上。由此可見,這一技藝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在秦鎮的集市上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秤,今天已無從考證。高福秤鋪是秦渡鎮開辦較早的秤鋪,大約在清光緒年間就有了。據楊氏秤鋪的傳人楊衛斌及其家人講,楊氏秤鋪是秦渡鎮祖傳的老舖子,20世紀20年代楊逢吉師從高福學得這門釘秤手藝後,于1930年前後自辦“楊氏釘秤”秤鋪。此後,楊家幾代人父子相傳,直至20世紀80年代,秦渡鎮集市上和商鋪裏用的桿秤大都出自楊氏之手。

楊氏製作的木桿秤按桿長及鉈重分為大、中、小三種型號,大號秤稱重150公斤,小號秤稱重5公斤,由秤桿、秤砣、秤盤三個部分組成。其製作是極其精細和嚴謹的手工活,包括:選木料、做秤桿、上秤鉤和提鈕、校秤和標劃刻度、鑲銅花和秤桿染色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規矩和製作技巧,都用祖傳的專用工具進行手工製作。尤其校秤和標劃刻度是其技藝核心,利用了杠桿原理和數學定律,體現和傳承了我國古代的科學精神和智慧。

過去楊逢吉做的秤為16兩秤,即16兩為一斤。秤是一繩,一紐,非定量砣。16兩秤一直做到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50年代初,國家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先後制定了桿秤的檢定規程和國家標準,把秤制統一改為10兩一斤。公社化後,楊家秤鋪變為公有,成為生産隊開辦的釘秤門市部。20世紀60年代,楊逢吉將定秤手藝傳傳給其子楊博文,楊博文把原來的一繩一紐,變為二提繩,改善了木桿秤的性能。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生産隊解散,秤鋪復歸楊傢俬人所有。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農村商品經濟空前活躍,楊家秤鋪迎來了黃金時期,年售出桿秤達五六百桿。

20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電子秤和磅秤逐漸普及,使用木桿秤的人越來越少。木桿秤製作這門手藝已無法依靠市場自我生存,瀕危狀況十分嚴重,整個社會“不識秤花”的人也越來越多。目前,秤鋪生意日漸清淡,年制售的桿秤僅百餘桿。秦鎮原來的幾家以製作桿秤為業的秤鋪都相繼關門,僅剩楊氏一家秤鋪勉強支撐。

楊氏木桿秤製作在早期秉承我國古代木桿秤製作傳統,新中國成立後,伴隨著我國的衡器管理政策不斷發展,其傳承歷史濃縮了我國木桿秤從古代到當代的發展演變歷程,這一技藝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桿秤製作不同於以感性和經驗為操作基礎的傳統手工技藝,它以定規和標準為基礎,追求準確,同時包含數學運算和杠桿力學等物理學原理,尤其是民國以前的16兩秤,創造了16進位的數學進位模式,這些特點使它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由於專業性較強,舊時掌握這門技藝的人就較少,一般以家傳為主,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中比較特殊的手藝,現在能夠掌握傳承這一技藝的人已少之又少了。它是中華民族古老智慧的見證,在經濟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在現實生活中,桿秤的使用比起電子秤更具人情味,買賣中,賣家滿臉笑容喊一聲“您看,秤高高的”,買家看著那高高翹起的秤桿也覺得確實得了很大實惠,更是滿心歡喜的付錢,其間彰顯了買賣雙方的人文性格。桿秤攜帶方便,山裏的農戶也會為了防止買賣被騙而攜帶一根桿秤。這證明桿秤還是存在其應用價值,從一定的意義上説也是保留著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衡量工具。

如今,秦鎮楊氏桿秤製作技藝已被列入陜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