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周至起良村造紙技藝

發佈時間:2021-10-19 13:44:20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周至縣起良村位於秦嶺北麓的耿峪河與白馬河之間,周至與戶縣的交界處,是一個約有一千三百多人口的小村莊。該村村世世代代都以蔡倫的造紙術造出了“漢麻紙”即“蔡侯紙”,一直傳承至今。2011年,起良村造紙製作技藝被公佈為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起良村造紙起源於東漢末年,興盛于兩晉時,歷史十分悠久。當年起良村地處漢上林苑五柞宮,是皇室的紙作坊。

關於村名,這裡是有故事的。據傳,起良村明朝前叫利澤裏劉地,由於村裏人都從事造紙無人種田打糧,當時任大理寺評事的劉垂芳聯合太傅卿趙于魁上奏萬曆皇帝請求鼓勵起良人專門從事造紙行業,擴大生産規模,賒去該村的田稅糧賦,皇帝恩準。因此起良村一度又被稱為“沒糧村”,後來村民嫌“沒糧村”村名難聽且不吉利,故根據皇帝賒棄該村糧賦的諧音又更名為“棄糧村”最後才更名為現在的“起良村”。

起良村造紙與蔡倫密切相關。在村西頭修有三間蔡倫廟(倫神廟),起良人造紙的工藝完全是傳承蔡倫的造紙工藝。

造紙用的原料全是秦嶺山中的構樹皮(學名叫楮樹),為了採集原料,起良人幾乎踏遍了秦嶺北麓的各個峪溝,作為造紙的原料基地,至今仍和這裡的山民保持著友好的往來。

起良的“漢麻紙”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技藝相當難掌握,一般要經過剝皮、泡水、灰水浸泡、蒸皮、清洗、除皮、踩皮、抖皮、扎皮、浸水、洗滌、踏對、切番、舂搗、打漿、抄紙、壓紙、曬紙、節水、揭紙等三十六道工序,七十二道小工序。道道工序要求嚴格,不得有半點馬虎,否則將會前功盡棄,造紙失敗。造紙的工具也相當龐雜細緻,十分講究,名目繁多。對工具的質料要求更是讓人難以置信,比如抄紙用的簾子光做成用的工序就有十幾道,簾料必須是完心竹,要拉成半個毫米粗細,用食油鍋炸,用馬尾絲來連接;用黃土泥做墜子;架子必須是幹秋木,否則抄出的紙就是廢品,貼不到墻上;紙漢石和壘紙石必須經過石匠精雕細刻而成。

起良的漢麻紙歷史價值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用麻紙寫成了《蘭亭序》,真本被唐太宗帶進了棺材裏,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歐陽修等大書法家都是用漢麻紙習字而成名的。明朝第一大書法家趙涵就是起良人,他的書法作品現仍被日本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中;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周至縣做縣尉時就是用起良的漢麻紙寫成了舉世聞名的詩篇《長恨歌》和《觀刈麥》。當代聞名全國的大書法家楊隆山也是用起良漢麻紙練字而成名的。

過去,起良麻紙最大的購買商是酒廠,陜西境內西鳳、太白、龍窩等酒廠糊酒海儲存陳酒,就是用起良的麻紙為原料,用麻紙糊酒海可提高酒味品質,使酒味醇香,沁人肺腑。秦劇團演員卸粧時都使用起良麻紙,它可使演員臉皮不過敏不老化。著名的秦腔名演肖若蘭、蘇睿娥、華美麗等長期使用起良麻紙,因而在1949年秋專門為起良村義演戲三天四晚。

起良麻紙應用最多的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醫院裏的骨科用其可代替石膏,有消腫止痛的功效;中藥鋪用其包藥;商鋪用其包鹽、鹼、糖、點心等商品可保質保量;用其包肉類在三伏天不發黴不變味;用其包各類茶葉既透氣又可延長茶葉的存放時間,還可使茶葉保質;糧庫用其裱糊糧倉可防霉變,延長保質期;農業科研單位和地質勘探部門專門用麻紙來包裝樣品;過去人們結婚時專門用其紙糊頂棚和墻壁;農家用其造風箱;炮廠用其做炮眼等等,起良的麻紙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用品。

起良的漢麻紙其紙質是色白、薄亮、勁道好、不發、不印、吸墨不褪色,是書法繪畫的上等佳品,可保存千年依然完好如初,所以從古就有“紙壽千年”、“惜紙如金”、“筆下問紙”“敬字惜紙”之説。它也是博物館、圖書館、寺廟、古線裝書製作等最佳用料,所以它是國粹瑰寶。

起良人造紙十分艱辛,基本上是早起晚睡兩頭不停歇,故有“有女不嫁給起良村,從早到晚立墻根”;“起良人不嫌困,整晚上來踏對,吵得人不得睡”;“起良的紙,元馬店的席,張屯的篩子不用提”的民謠,人們現在還在流傳著。起良的蔡侯紙造就了起良人,起良人歷來把造紙作為村魂,世代傳承。起良造紙最興盛時,全村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從事這一行業。這不僅是對蔡倫這位先賢的最好紀念也是為後代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2010年有幾位大學教授和非遺專家來起良考察了起良的造紙後説:“世界造紙在中國,中國造紙在陜西,陜西造紙在關中,關中在起良……”。

起良紙坊被授予“陜西省第一批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活動實踐基地”。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西安電視臺、陜西廣播電臺和陜西省內各大報刊和網路新聞媒體都對起良的古法造紙技藝做了專題宣傳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現在起良人已建成了一座中國漢麻紙文化園,園內建有“古法造紙傳習所”、“蔡倫紀念館”、“青少年實踐基地”等,除了為廣大書畫家和企業造優質漢麻紙外,還接待了國外和國內大、中、小學生及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