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船張芯子

發佈時間:2021-10-19 13:45:25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社火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裏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傳説中的火神。它來源於古老的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社火其實就是高臺、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芯子社火可以説是中國戲曲人物藝術風格的造型藝術,這是以童為主,將孩童們古裝打扮成各色歷史、神話戲劇人物,且多為英雄俠義人物;並將孩童捆、梆、扦裝上一設計牢固的鐵支架上(俗稱芯子),支架上人物累疊一般三層,有的更多層,服飾將鐵架遮蓋,好似人物淩空垂懸,小演員在高空晃晃悠悠、搖搖欲墜,給人以觸目驚心的感覺,而芯子講究的就是高、驚、險、懸特點。其芯子早期是由幾名壯漢所抬,而今是將芯子安裝于機動車上或直接在芯子下面安裝輪車,緩緩遊示,供人觀賞。

高陵船張芯子社火正是芯子社火的一種,春節期間要挑選4一5歲的孩童裝扮戲劇中各種人物,固定在鐵芯上呈現驚險優美的造型,一般一個芯子錶現一個劇情或寓意,如關公、趙雲、大禿和尚戲柳翠、王寶釧飄彩、屠夫、狀元等人物。遠遠望去,一個個戲劇中的人物仿佛在半空中漫步,驚險壯觀。

2013年9月11日,“船張芯子”被列入陜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