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閻良皮影雕刻技藝

發佈時間:2021-10-19 13:57:58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皮影,又稱“燈影戲”或者“影戲”,是廣泛流傳于中國民間的一種古老獨特的民間戲曲藝術。而皮影雕刻藝術也隨之流傳至今,其在民間的流傳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

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國皮影萌芽于漢,發展于唐,興盛在宋朝。陜西皮影不僅唱腔種類繁多,表演技術高超,而且皮影的雕刻技藝也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在全國久負盛名。

閻良皮影雕刻技藝屬陜西皮影雕刻體系,閻良皮影雕刻製作精緻,手法細膩,作品風格多樣,吸收各地皮影雕刻特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閻良皮影以“秦川牛”牛皮為原材料,一般採用畫譜畫法。它的特點主要是雕刻方法和製作方法比較特殊,一般皮影的雕刻方法都是用拉刀雕刻,而閻良皮影是以轉刀紮下去,刀朝上不動,用手旋轉牛皮製作而成,所以閻良皮影的工藝比較特別,也比較難學。

閻良皮影的著色採用中國繪畫的工筆重彩方法,使色彩渾厚沉著,麗而不艷,具有濃厚的裝飾趣味。它通過大紅大綠的強烈對比,獲得了簡潔明快的色彩效果,不僅用於演戲,而且還是很有特色的收藏品。

閻良皮影主要製作器具有斜口刀、尖刀、平刀、圓刀、三角刀、花口刀、鋼針、棗木板、尺子、面布等,分工十分講究;主要有戲劇人物、花鳥走獸、亭臺閣樓、車馬器具等。

閻良皮影雕刻藝術植根于“三秦”沃土,它惟妙惟肖的雕刻作品,深得人們喜愛。它對於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11月,“80後”的焦連生正式被授予“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産閻良皮影雕刻技藝傳承人”稱號。

圖片

閻良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