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九連環技藝

發佈時間:2021-10-19 14:04:54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假如讓你回憶一下童年的遊戲和玩具,你會想起來哪些?小子們多會回答彈弓、鐵環、積木、玩具車等等;姑娘家不外乎皮筋、沙包或布娃娃……

玩具,似乎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縮影,製作玩具,則是探索和創造的萌芽。而他,則把“玩”上升成為一種境界,甚至可稱之為“名滿天下”。

他叫楊同喜,1963年生人。陜西省唯一一個遊戲類非遺項目——“古典益智玩具九連環製作技藝”傳人。你可以説他“童心未泯”,也可視他為現實版的“老頑童”。

癡迷九連環四十余載,因為玩這項傳統益智遊戲,他成了大師。如今他的心結,是如何將經典永流傳。

一套九連環經典永流傳

民間有諺:“解不開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連環。”對於如今的孩子來説,九連環似乎有些陌生。採訪中聽完楊同喜的解惑,有必要先對九連環做一下“推廣”。九連環,古稱歧中易,亦稱“智環”。“要説九連環的溯源,那可流傳了多種版本。”楊同喜告訴記者,據資料顯示,有説九連環創自於戰國時期,有説源自三國諸葛亮發明。“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連環,‘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此外,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裏也有寶玉和黛玉玩九連環之描寫。可見流傳之久遠。”金屬製成9個圓環,並貫以環柄,相連成串,解開為勝。九連環之所以能從古流傳至今,乃是解環時需要運用奇妙的數學理論、深邃的哲學思想和豐富的想像力。雖被稱之為遊戲,其中卻蘊含了中華民族的大思想、大智慧。楊同喜一生都在跟這九個圓環打交道。兒時貧寒,嘗盡人生百種苦,九連環贈予他童趣。成年後,品盡浮華滄桑,九連環讓他時刻謹記祛驕戒滿,凡事需深思。“已近花甲之年,我只想把經典流傳下去。”歲月如歌,傳承為願。

最大的九連環有半人高

傳統玩具中蘊藏大思想大智慧

7月31日,古城西安悶熱。楊同喜的宅第不好找,一個老舊小區,一幢不起眼的單元房。客廳裏顯眼處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九連環,開門見“環”。“這是金屬材質的,這是藤條編制的,這是竹子做的,這是木頭削的。”大到半人高,小到一個手掌能藏住。楊同喜止不住一臉的笑,“看著是不是有點七十二變的意思,以前沒見過吧?”一身清涼麵料的對襟唐裝,紐扣扣得很整齊,言語間卻又十分隨和,甚至有點頑皮。寬厚的寫字桌上擺滿了大小不一的九連環,置物架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魯班鎖。“魯班鎖起源於古代中國建築的榫卯結構,也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智力玩具。”説話間,楊同喜隨手拿過一個拆得七零八落,“來試試,看你能不能裝上?”見記者面露難色,他又三下五除二迅速還原,“無他,唯手熟爾。”楊同喜介紹,魯班鎖雖是一個小玩具,但代表了中國古代匠人的大智慧。“你別小瞧它,古代許多偉大建築的靈感都來源於此。這種榫卯工藝不用鐵釘,依舊牢固。咬合結構、易拆難裝、奧妙無窮。這與九連環的奧義有異曲同工之處。”“您是從小就接觸這些傳統智力玩具吧?那您的童年一定豐富多彩。”記者問。“我的童年太苦了,九連環是唯一的甜。拿起它,仿佛拾昨。”憶童年,楊同喜一臉嚴肅。

各式各樣的九連環

拜師街坊老人學會製作技藝

餓肚子,貫穿著楊同喜的童年。20世紀60年代,年僅4歲的楊同喜隨母親連同兄弟姐妹從西安市搬家到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我們一家6口人,全憑母親一人掙工分養活,根本不夠吃。”楊同喜至今難忘童年的艱苦。“我母親是個要強的人,窮日子讓她變得無所不會。學剃頭、做裁縫,什麼零活都幹過,一個人管著6張嘴。”自幼聰明的楊同喜因為家境貧困,勉強讀完了小學。“沒啥文化,好歹掃了個盲。”三天兩頭挨餓的楊同喜在11歲那年,遇到了人生當中的“貴人”。“那時我住的街坊有個60多歲的老爺子,他叫邵貴德。是他教會了我玩九連環,給了我童年第一件禮物,後來他成了我師父。”雖無拜師之禮,邵貴德和楊同喜成了忘年交。“我記得他當時在一個單位食堂上班,看我可憐,老爺子偶爾會偷偷塞給我一個饅頭。當時,我覺得天下最美味不過是饅頭。”楊同喜的童年,從此和九連環緊緊黏合在了一起。“師父送給了我一個金屬九連環,在那個缺少玩具的年代,太珍貴太稀奇了。”看似簡單的九個圓環繞在一起,怎麼解開讓他心浮氣躁。“解掉第一個環之後,第二個環是卡住的,要解開第二個環必須從第三個環入手……感覺亂如麻。”天資聰慧的他沒有氣餒。“整整琢磨了一天,天黑前我才將9個環全部解開,那種喜悅,那種自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的、。”學會了拆解,邵貴德又教他製作。“長大後我翻看了一些文獻記載,九連環在古時是富貴人家的玩意兒,達官貴人們用金銀等貴重金屬打造,甚至是用上好的玉製作,普通人家難覓。”邵貴德祖上幾代,從事的是打把式賣藝這一行當,九連環製作傳承已三代。“當時材料匱乏,他就找了點鐵絲教我做。現在師父早已作古,要是他能看到我現在製作的九連環,那該多好。”環視一整屋的成品,楊同喜滿眼透著遺憾。

拼拆魯班鎖

地攤上走出非遺傳承人

俗話説,是金子總會發光的。19歲那年,楊同喜回到闊別多年的西安。“當年我幹過裝卸工、瓦工這類體力活,因為有點小手藝,還做過裁縫、廚師,可謂五花八門,涉足三百六十行。”1996年,楊同喜在火車上謀了一份售貨員的差事。推車上的貨物中,竟然就有九連環。“太熟悉了,簡直愛不釋手。”其他同事外行,他就在火車上推銷起了九連環。

這幾個小小的圓環,也套牢了楊同喜往後的目標。2005年春節,他在廟會上表演九連環時,被西安市群藝館工作人員王智發現。2009年,楊同喜成為省級非遺傳承人。這也是陜西目前非遺遊戲類唯一一人。“你見過九連環怎麼耍嗎?你猜幾步能解開?”話音未落,端坐在一張太師椅的上楊同喜已經拿起一副黃銅材質的九連環。右手握柄,左手解環。只見他手指上下翻飛,令人目不暇接。在拆裝中他還加入了一些例如“釜底抽薪,以退為進,暗度陳倉,二龍戲珠”等成語來解説。當最後一個環從手柄上拿下時,他説:“一共341步。少一步不成,多一步不可。”“九連環是按照一種順序來解的。其中一些步驟看上去雷同反覆,這也可以訓練人的耐心和注意力。”楊同喜説,九連環不僅是益智類玩具,更是被世界各國學者尊稱為“中國難題”。西方的數學家叫它‘中國環’,認為它能鍛鍊邏輯思維能力,是中國國粹,而且這個遊戲長期以來是數學家們用於教學和研究的課題。“現在九連環還有歷史、文化、山歌和詩歌流傳,它是一種國粹。”

楊同喜精通各種解環遊戲

手工製作傳承艱難

九連環,像是一個局,“纏繞”著楊同喜的生活。在他的努力下,省級非遺項目九連環有了專門的傳習所,但如何傳承,曾讓楊同喜很焦慮。“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九連環成品都是機器流水化作業。”傳統手工藝早已日漸凋零。“這個是我做過最大的九連環,1996年做的,已經用了25年了。”楊同喜推出一個帶底座的鋼管九連環,寬約1.7米、高1.3米,每個環的直徑達到26釐米。“九連環的材質和尺寸多種多樣,也因此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比如金屬的、麻繩的、竹子的。我還做過玉石和牛皮的九連環,屬於比較少見的。”“金屬的容易。”楊同喜回憶起師傅教他做第一個九連環的過程,“找了一個木楔子,用細一點的鐵絲在上面繞上10個圈,一定要緊,這樣才夠9個環。”隨後把每個環剪斷,一一對齊切口校正成正圓。然後再製作9個桿,長度要統一。一個桿扣一個環形成一個“P”形,然後依次套進後一個環內,最上面的約束桿用金屬彎成一個狹長的橢圓形,將每個環套到上面,9個桿下面分別再墜物固定,就算製作完成。  竹制的九連環需要把竹子劈成篾絲層層繞形成環,約束桿的彎度可以火烤也可以分層劈出層面。固定的墜物將方形竹塊打磨成圓球;麻繩九連環要學會擰繩子,油浸之後再用鐵板加熱,然後陰幹定型。最難的其實是玉石九連環,“以前都要用工具自己切割打磨,相對難度更大。”楊同喜的傳習所這兩年接待過幾批慕名而來的人,“學習拆解者多,願學製作的人鳳毛麟角。”焦慮過後,楊同喜如今接受了現實。“只要大家在玩九連環,就算傳承。”在他看來,拆解之法屬於非遺,而九連環實物則屬於非遺道具,“製作工藝需要傳承,拆裝之妙更需要傳承。”把玩間,楊同喜喃喃自語:“大浪淘沙,願經典永存。” (文/圖記者李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