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是我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活動,包含旱船、竹馬、高臺、高蹺、舞獅、舞龍、秧歌等多種形式,據説社火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儺舞”,起初為人們用來逐疫驅鬼的一種迷信習俗,漢代發展為“儺舞”,唐代進而為儺舞配樂並扮成戲文行歌狂舞供人們取樂,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形式多樣的社火,在我國廣為流傳。
陜西的社火亦稱“射虎”,是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的統稱。它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成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形成故事組合,再加上和秦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高屋建瓴,驚險出奇的藝術感染力和源於古老黃土地的獨特魅力。比較著名的有隴縣社火、大白楊社火、血社火、周至縣紙社火、長安馮村社火等,今天我們就來説一説歷史悠久的大白楊社火。
歷史悠久的“芯子”
大白楊位於西安市西北郊三公里處,分為大白楊東村和大白楊西村兩村,地處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中間的空閒地帶,同時也是唐明皇李隆基所建“梨園”遺址和中國戲劇藝術的發祥地。
大白楊社火芯子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據考其源於東周,興于盛唐,其中芯子錶演是大白楊社火中最有影響、最具魅力的地方民間藝術精晶。芯子主體一般有三到五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孩扮演,取材地方神話傳説,民間故事、歷史人物等,每逢年節,由兒童裝扮刷中人物站立在幾人高的細細的芯子上,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鐵條支撐,高懸空中,看不出有立腳之處,險中求趣,令人嘆為觀止。
沿襲唐代“分朋賽樂”
除民間的流行的芯子錶演形式外,大白楊社火在遊演時,還有多人共抬的“抬芯子”、馬拉車載的“車拉芯子”,甚至帶後來汽車裝載的巨型芯子。大白楊村的芯子過去按“桌”計算,每次要扎制10—15桌,最多時達20桌,並且一直沿襲著一村分二社“分朋賽樂”的表演形式。
所謂“分朋賽樂”,是一種類似兩軍對陣的表演形式。據相關學者考證,這種風格源於唐代,大白楊社火曾長期被唐代宮廷所控制,一切活動必須按照唐王朝的主旨進行。在當時,只有每年的農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晚上才不宵禁,皇家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上元節要與民同樂,大白楊社火始終沿襲著這三日的慶典活動,每逢皇家的集會和慶典,盛行“分朋賽樂”,共同表演、以較勝負。
據當年的老藝人回憶,西安有名的百年劇社三意社、易俗社,和兩村關係不錯,各助一方進行裝扮,東西兩村社火相互叫陣,從表演內容、技巧、陣勢上想著如何壓倒對方,比如説東村演一齣征西戲,西村就來個征東戲。再比如《西遊記》的戲一路降妖除魔對西村不利,《封神榜》的戲都是西岐伐紂的故事,對東村不利,這些都非常的精彩和有趣。
體現“龍人”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大白楊社火芯子最能體現“龍人”的精神風貌。因村子位於龍首垣上,村內代代相傳村型本為“龍形”,而大白楊的社火也是一條龍的陣勢,即社火陣容前緊後松、重點在頭,銃子手在最前面,接著是儀仗隊、鑼鼓隊、平臺車,長長的芯子車隊排在最後,列隊數百米,總體隊形構成“龍”行之時,其勢在頭,其力在尾的龍擺尾之勢。
隨著社火隊緩緩向前,最前面的銃子交替鳴放,發出炸雷般的響聲,使遠處的觀眾聞聲匯集于市,接著是彩旗飄揚的儀仗隊及鑼鼓隊、平臺車,等到又高又長的芯子車隊到來時,前面的隊伍己相距很遠,只聽其聲,無法看到,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感覺。
傳承與發展
據當年該村民間老藝人説,他説知道的,大白楊的社火至少已有五六代人,清朝同治元年村裏耍社火時,他老爺的曾祖父就曾領著他老爺,從城隍廟一家買賣舖子把村裏藏了多年的戲裝要了回來;而封至模在籌辦易俗社時,因經濟力量不足,還請過大白楊的社火到大蓮花池(今蓮湖公園)公演籌助資金。
1912年,為慶祝辛亥革命成功,當時的陜西督軍張鳳翙,調大白楊社火在菊花園公演,歡慶勝利。同時,在解放前,大白楊社火還曾在西安多次義演,為西安的進步秦腔劇社和戲校籌集資金。
1949年後,由於人民政府對民間藝術的重視和支援,大白楊社火如魚得水,從建國後的第一個春節起,每年春節都耍社火,1956年大白楊村的社火曾參加陜西省民間花火社火表演大會,受到芯子行家的好評。並於同年和1959年兩次進北京參加國慶大典表演,受到中央有關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並設宴座談。
農業合作社時期,社火經費就全部由村生産隊承擔,參演人員給計工分。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進步,大白楊社火在形式和內容上也有很大改進。在形式上由過去的人抬芯子逐步演變為架子車、小拖拉機裝芯子及汽車裝芯子。在內容上由以前的單純裝扮古典戲,逐步發展為裝扮《白毛女》《勤勞致富奔小康》等配合經濟生産等中心任務的新型民間藝術。
1976年村民們以極其喜悅的心情裝扮了《三打白骨精》《林禿子現原形》等新的造型進行宣傳,當時設計的以反映農、林、牧、副、漁等為內容的巨型彩車芯子,參加了西安市在新風公園舉辦的國慶遊園活動,市民均讚不絕口。
1984年春節,大白楊東、西兩村同打一面門旗、同用一隊鑼鼓在市內遊演,其陣容達數裏之長,轟動古城,使西安地區約六十萬觀眾大飽眼福,對此,《西安日報》曾于1984年2月16日以《富裕人心齊,白楊社火新》為題作了專題報道。
1991年和1996年兩度代表未央區參演“西安古文化藝術節”,1998年春節代表未央區參加“西安民間鑼鼓社火精粹大賽”並榮獲一等獎。
2008年10月代表陜西省參加在廣州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山花獎”中國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與評獎活動中獲得銀獎,並於同年成功申報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