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白鹿原泥叫叫

發佈時間:2021-10-18 09:58:39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泥叫叫是西安地區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泥玩具,是省級非遺項目之一。現在從事泥叫叫製作的手藝人主要集中在西安灞橋區和魚化寨兩處。清明節期間,與王勇超、孔宏圖、劉麗玲、王智等一行拜訪了位於灞橋區狄寨村的徐文岳老藝人。


徐文岳已年近九旬,身體狀況不太好,但談起泥叫叫的故事時眼神裏便多了幾分神采。老人高小文化程度,自幼喜愛繪畫。新中國成立初期,西安城隍廟的泥叫叫生意紅火,附近魚化寨村的泥叫叫發展成為一項産業。他還記得,1950年的一天,姐姐從外面帶回了一個泥叫叫模具,喜歡畫畫的他便開始嘗試用這個模具做了泥叫叫到城隍廟賣,自此便與這門手藝結下了不解之緣。學成後,徐文岳自己創造形象,製作模具、選泥燒制、彩繪。1951年,徐文岳參加了工作,他的泥叫叫製作中斷了一段時間。改革開放後,徐文岳退休在家重拾手藝製作泥叫叫。他曾為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市郊區文化館、龍首村展覽館展覽了展出用的泥叫叫。1985年,徐家給北京玩具廠做了一批作品,遠銷日本。同年,西安市文化館選送了徐文岳的“八仙人物”泥叫叫在巴黎中國民間藝術館展出。


泥叫叫在當地又稱娃娃哨,據考證與西安半坡出土的單音泥哨一脈相承。它的最初形態是相對簡單的鳥、魚、豬等動物形象,後來發展出了造型較為複雜的《二進宮》《黑叮本》《打鑾駕》《牧羊圈》《潘家頌》《西遊記》等戲曲人物形象,以及八仙、福祿壽三星等民間神祇形象,目前樣式上已經有上百種之多。徐氏泥叫叫工藝多以中國古典戲曲或者小説作為創作主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風格。《黑叮本》取材于秦腔中關於《明史·馬保列傳》中的人物故事,《打鑾駕》根據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人物形象創作,《放飯》根據古典秦腔劇《牧羊圈》一折創作,《陞官》根據秦腔名段《潘楊訟》創作,《西遊記》根據明代古典小説《西遊記》創作,《八仙》根據民間神話故事創作。人物造型形象鮮明,個性突出,雖有模具製作,但是經過彩繪之後,不同人物形象皆能體現獨特的性格特徵。泥叫叫的主要用途是兒童玩具,八仙、福祿壽三星類神祇人物也用於喪葬儀式中奉獻給死者亡靈的“祭祀盒子”。徐氏泥叫叫還不斷向生活領域拓展題材,創新了《福祿壽星》《秦兵馬俑》《仙佛人物》《動漫人物》等彩繪作品,適應了當代人的娛玩趣味。


泥叫叫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用稍有黏性並且乾淨的土和泥在模具上成形,陰幹兩天即可燒坯。燒坯先用鐵箅子在火爐上預熱,然後直接放火爐內,燒至半紅即可鉗出。接著上色,上色完後再刷一層清漆。據同行的王智介紹,因為泥叫叫是兒童要入口吹的玩具,徐文岳製作泥叫叫取土需要從距離村莊較遠、未被“污染”的土層中取乾淨的泥土使用。民間藝人的德行就體現在這些不經意的細節之中,他們多是懷著一顆良善的心從藝、為人,延續著中華民族最應值得珍視的優秀品格。


徐文岳的泥叫叫作坊是西安市群眾藝術館掛牌的首家“白鹿原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習所”,承擔了向社會傳承泥叫叫技藝的責任。劉新霞是徐文岳的兒媳,是徐家泥叫叫的第二代傳承人。1983年,劉新霞嫁入徐家後,跟隨家人一起製作泥叫叫,她心靈手巧,很快喜歡上了這門工藝,從藝30餘年從未間斷。如今,由於徐文岳年事已高,家中作坊基本上是劉新霞在打理。2010年以來,劉新霞先後參加了首屆灞橋區白鹿原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會、第二屆陜西省農民文化藝術節西安分會手工藝比賽、第二屆陜西省農民文化節等手工藝展覽或賽事活動,她嫺熟的技藝和善於創新的藝術追求為她贏得了廣泛認可。劉新霞在繼承徐文岳傳統泥叫叫樣式的同時,也發展出更多貼近當今生活的喜羊羊、熊大熊二、十二生肖等卡通形象及兵馬俑旅遊紀念品形象。劉新霞介紹,現在泥叫叫大批量的訂單較少,主要作為旅遊紀念品銷售,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保護的愈發重視,泥叫叫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銷路也越來越好。


唐代馬戴《白鹿原晚望》詩云:“毯曲雁飛下,秦原人葬回。丘墳與城闕,草樹共塵埃。”多少的歷史風物都隨著光陰流轉,消逝於時間的長河之中。而泥叫叫,一種並不起眼的“小物件”,從蒼茫浩渺的遠古時代一路走來,延續至今,生機猶在。從普通的兒童玩具,到喪葬儀式中的祭祀道具,泥叫叫是關中地區民俗文化當之無愧的“活化石”。手藝人是手藝的命之所繫,泥叫叫之所以能夠存留至今,離不開一代代手藝人辛苦的付出與奉獻。在徐文岳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普通手藝人對於自己手藝的珍視,正是有了他們這些人的不懈堅持,老手藝的生命才得以不斷延續,傳統文化的智慧種子才得保存。我們應該向他們獻上最為誠摯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