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長安道情

發佈時間:2021-10-18 13:33:10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d58.jpg

長安道情是古長安地區道教徒以道教故事為題材,通過唱詞誦經、敷演道中情理而得名,也稱“拉波戲”。1960年,省新劇種匯演後,定名為長安道清。

d59.jpg

建國前,每逢山上道觀過會,各班、會、社或七、八人,或十數人,穿戴整齊,一路引唱登山。爾後,坐班演唱通宵達旦以盡興。久成習俗,遂為當地群眾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動之一。1960年,省新劇種匯演後,定名為長安道情。

d60.jpg

目前,流傳在終南山腳下的魏家嶺道情社,是全區唯一能組班“坐唱”長安道情的原生態活體。該社現有成員9人,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56歲。其中,主奏笛手2人,板胡、二胡演奏員共3人,漁鼓、簡板、三才板、碰鐘演奏員各1人。除笛手外,都兼工各色行當演唱。現能演唱羽化仙道類、神話故事類、歷史題材類、民間故事類的曲目20多部。

d61.jpg

目前,該社還保存著40多部曲目的手抄本,成員中少數人還能演唱一些與南、北曲異曲同名或與明、清民歌有著某種血緣關係的“詞牌”。

長安道情的發展史承載著我國民間音樂、戲曲藝術、鄉俗禮習、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衍變資訊,保存著較為豐實的史料,具有重要的藝術科學研究價值。長安道情已列入陜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d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