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省級非遺項目——周至社火

發佈時間:2021-10-14 16:40:30 | 來源: 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從每年的正月初十12點開始就出社火,以芯子,馬社火為主。社火出來之前先用鑼鼓提醒人們社火開始。 縣城東南西北的鑼鼓傢夥各不相同,不同的鑼鼓聲讓人們更容易分辨出社火的方向,縣西和縣北的最具特色,縣西的場面激烈,在激烈時夾雜著木板的擊打聲,震撼力大,縣北的鑼鼓聲音色清亮,節奏感強。

周至的芯子包裝得很好,一般人看不出來是如何裝成的。還有馬社火,最著名的是馬營的對馬子,具體是兩匹同樣的的馬載兩個同樣的戲劇人物,戲劇人物相似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草巷子的芯子很有名,還有二鬼打架,實際上只是一個人,另一個是假人在一起翻滾,打鬥,十分精彩。焰光社火是用碟子·碗·酒具這些瓷器相連接,各自轉向各自的方向,看起來閃閃發光所以叫焰光社火。

東關馬村的獅子也很不錯,很容易讓你聯想到你想到《方世玉》裏的鬥獅,用農家裏的方桌長凳壘起來的架子通過攀爬讓獅子忽上忽下的躍動。最有趣的是啞柏的咒社火,啞柏的東村西村相互咒罵,讓人坐在佛的頭頂,來顯示自己村的地位——比佛都高,並鄙視對方村。這是一種很有趣的風俗,為了熱鬧,看著開心,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惡意。下來是險社火,險社火裝的很高,很險而且很奇特,比如一個老神仙用自己的蠅法掉一個剛出月的嬰兒。

天黑之後社火並沒有停止,等人們吃完晚飯後街道就又熱鬧起來了。晚上的社火有龍燈.竹馬.旱船。周至北庵巷.王婆寺.廣濟這幾家專門出龍燈,北庵巷的龍燈最具代表性,獨到之處是有龍門,還表演龍吐火,龍翻身,龍纏柱龍舔尾等。北潭村的竹馬很好,一些小孩子身帶馬玲騎著用竹子編的馬(彩紙包裝過的)揮著馬鞭以老輩編排的花樣形式走場。旱船是非常有趣的,縣城以東,上高村下高村的旱船最好,旱船是一個年輕婦女坐在船上(竹子做的船布和彩紙包裝)踩著特色的有節奏的步調表演船在水中的形態,還有一個老漢在左側划船,對唱著民間流傳的小曲(相似于長安的道清)好似真的在水上浮游,把民間的特色體現的淋漓盡致。

由於懂的老人們相繼過逝,又沒有新的繼承人,加之地方政府的不太重視,已不太表演了。但願相關政府儘快挖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