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省級非遺項目——戲劇盔帽製作技藝

發佈時間:2021-08-23 11:02:47 | 來源:中國日報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秦腔戲帽子又稱戲盔,其造型誇張、種類繁多,是秦腔戲曲舞臺上的特色。年過五旬的西安非遺傳承人韓小利出身制帽世家,十五歲隨父學藝,嚴格的家傳授藝使韓小利系統地掌握了“古裝頭飾”、“戲劇頭飾”、“社火頭飾”等傳統頭飾、帽飾的製作方法,尤其對秦腔戲曲帽飾的製作技藝有著深入了解。他能夠技法純熟地製作出100多種秦腔帽飾,種類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傳統秦腔劇目。

韓小利説每頂帽子從備料、剪裁、粘貼到最後成品至少都在3-5天。(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兩頂成品戲帽,左邊是女角用的,右邊是男角用的。(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説戲帽子的品種不下一百個種類。他不僅全都會做,而且是目前做得最好的一家。(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説戲帽子的品質好壞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上。(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與其説是在仔細檢查成品不如説他在欣賞自己的作品。(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每次做完一頂帽子他都要親自帶到頭上試試感覺看看效果。(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的工作室堆滿了各種顏色和質地的制帽料。(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説,“現在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實在太好了,可以説救活了我的手藝。”(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是按照戲劇的劇情和人物身份先繪製出彩圖。(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

韓小利每次做戲帽子都要根據劇情和故事人物的身份事先畫好草圖和彩圖。(中國日報記者 火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