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省級非遺項目——陳氏太極拳

發佈時間:2021-08-19 13:56:54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説起非遺傳承人

很多人腦海裏浮現的都是那麼一群人

撐著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

不計時代喧囂

就這麼守著舊日時光

帶著情感和夢想

帶著記憶、和著溫度,一守便是一生

【非遺傳承人】將繼續為大家依次介紹

素有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稱的

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

今天小編帶你走近陳氏太極拳非遺傳承人

王西安

陳氏太極拳非遺傳承人

王西安,男,漢族,1944年7月出生於陜西省西安市。1945年隨父返回原居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1958年陳式太極拳第18代傳人陳照丕還鄉隨其學習太極拳老架套路及器械,1960年到青海農機學校學習,1963年回到陳家溝投師陳照丕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1972年後又隨陳照奎老師學習太極拳新架套路。六十年代中期後王西安任陳家溝大隊民兵營長、陳家溝業餘體校校長、陳家溝大隊黨支部副書記,期間號召村民“練拳記工分,不練拳扣公分”,規定“村辦學校體育課學練太極拳”等,對太極拳的傳承和發展都有不世之功。1983年後先後在河南省體委、焦作體委、溫縣體委工作。

王西安太極拳風格

王西安的太極拳套路演練,剛如龍起淵澤、虎嘯山林,柔若綿綿春雨,潤物無聲,氣象萬千,美輪美奐。他的技擊技術極佳,跌打擲放,只在一抖之際,迅、猛、靈、脆,威力驚人,被中國武術界譽為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著名武術家馮志強1992年曾説:“西安是陳式太極拳第19代傳人中最優秀的代表,其武德、技藝卓爾,堪稱一代大家。”著名武術家李天驥、孫劍雲曾説:“陳家溝王西安,深得太極三昧。”

長期的鑽研和實踐,王西安的太極拳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既雄渾大氣,淩厲狠辣,又輕靈中和,不露痕跡,似行雲流水,連綿起伏,舒展大方,形神兼備。深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和習練者的喜愛和推崇。

取得成就

1972年後,王西安開始參加比賽,他曾20多次獲得全國和河南省太極拳套路和推手比賽冠軍。他是首屆全國太極拳推手錦標賽第一名,首屆全國太極拳推手名家邀請賽第一名。曾10多次率焦作市代表隊參加河南省武術比賽,6次率河南省代表隊參加全國武術比賽,每次都奪取冠軍、團體總分第一。

1983年王西安開始出國講學授拳,目前他的足跡已經遍佈法國、美國、日本、西班牙等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是第一個應邀出國傳拳的陳式太極拳大師,他第一個將陳式太極拳帶到日本,他第一個將陳式太極拳傳到歐洲。他被國內外多家太極拳組織聘為會長、顧問或總教練,被多所大學院校聘為名譽教授、專兼職教師等。曾被美國《美南新聞》譽為“國際太極拳王”;日本大阪市接納其為“永久榮譽市民”;法國巴德納市接納其為“永久榮譽市民”;西班牙幫布魯納市政府授予他“有突出學術貢獻金鑰匙”等。

王西安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太極拳的繼承與發展,是太極拳事業忠實的踐行者、傳承者。他身體力行,培養了一大批響噹噹的當代中國武術界的太極好手,如:“太極三傑”王佔海、王戰軍、張保忠,“太極三虎”陳大虎、陳二虎、陳三虎,“巾幗英雄”閻素傑,“冠軍專業戶”張福旺,“太極小金剛”申思,以及山東喬秀軍,廣東劉拳儀,浙江徐勝、夏長河,河北劉武,江蘇李海濱,香港陸常青,河南張金山、李利清、許建政、王佔國,還有眾多國外洋弟子,如:法國大阿蘭、小阿蘭,菲利普,美國金太陽、李書東,日本野口墩子、檀上壽賀子、岡崎靜枝等等不計其數,全都是各省市、全國、本國、國際太極拳大賽冠軍。

太極著作

王西安鑽研習拳幾十年,太極拳法理論甚佳,他的著作有《陳式太極拳老架》《陳式太極推手技法》《陳式太極拳技擊秘訣》《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及單刀單劍》《養生增氣功和太極拳散手一路》等,他還赴太原,到洪洞,三訪晉城市東土河村,撰寫了《陳卜遷居陳家溝歷史淵源》考辯,小説《太極拳淵源傳》,洋洋三十萬字業已完稿。他示範演練的教學光碟有1988年的《太極神功》;2002年《陳式太極拳站樁》《陳式太極單刀、單劍》《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綜合太極拳》《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陳式太極拳老架二路》《太極推手》等。

2007年6月,王西安被文化部命名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