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旅

西安這些滿滿工業風的藝術園區 你都去過了嗎?

發佈時間:2021-07-21 13:50:35 | 來源:西安發佈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隨著城市的發展更疊,傳統工業時代的繁華逐漸褪去。遺留下一處處老廠房沉寂在歲月之中。

還記得嗎?

大華紗廠、西北紡織工廠、陜西老鋼廠

……

它們與時代脈搏同步跳動,從廢舊廠區向藝術園區“華麗轉身”,依然煥發著蓬勃的生命力,守住古都西安的文化和記憶。

01

半坡國際藝術區

提到半坡,小布腦海裏最先想到的是半坡博物館,那裏記載著人類早期母系氏族文化和北方農耕文明,是我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

而就在不遠處聳立的半坡國際藝術區,也是個有故事的“老朋友”。

半坡藝術區所在,是國家“一五”期間建設的西北地區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藝術區的建築主體本身就是于1961年建成的西北第一印染廠舊址。

約60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曾誕生出工業文明的輝煌傳奇,整片紡織城區域也曾是西安最繁華的區域之一,被美譽為“小香港”。這個具有厚重歷史的紗廠是西安工業文明的符號,這裡承載著老一輩“紡織人”美好的回憶。

曾經的印染廠如今的半坡國際藝術區以天馬行空的藝術塗鴉聞名。

老舊的廠區車間被創意塗鴉裝扮著重新煥發出年輕時尚的活力。

你瞧,老舊的水泥磚、生銹的鋼筋管道、野蠻生長的爬墻虎搭配著頗具年代感的火車頭和鐵軌……舊廠房的蒼涼感頓時就有了!

如果你恰巧喜歡酷酷的工業風就來這裡“凹造型”吧!一定相當出片!

半坡國際藝術區還隱藏著許多寶藏工作室,喜歡瓷器、木工、音樂、美術的小夥伴們都可以在這裡發掘出更多獨特樂趣。

地址:灞橋區紡織城紡西街238號

2

大華·1935

年初春節檔一部《你好,李煥英》電影用集體工廠、花布衣裳打開了我們父母那輩人的記憶匣子。

20世紀80年代的工廠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或許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大華·1935,前身就是根植于1935年投入生産的長安大華紡織廠,是當時陜西乃至整個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家棉紡廠,這個西安工業的“老大哥”讓陜西一度成為全國重要的棉紡織工業基地。

然而故事總是迂迴曲折,上世紀80年代,大華紗廠停止生産,但生産的機器並沒有喪失溫度,它隨著大華1935項目一起“涅槃重生”,承襲珍貴的近代工業文明遺存,集合現代社會城市的綜合功能,成為涵蓋大華博物館、小劇場集群、文化藝術中心、精品酒店、特色餐飲、購物街區等城市生活多種功能、多樣文化、多元消費的文化商業mall。

漫步在大華·1935其間似乎還能聽到那些年代裏機床的轟鳴聲,低頭前行耳邊倣若是女工推著自行車的鈴鐺響,抬頭細看卻是三三兩兩的年輕人有説有笑,總會讓你有恍如隔世之感。

你瞧,貨品齊全的國營百貨商店半嵌在磚墻上的二八自行車印著紅五星的軍綠色帆布書包……

這些生活片斷被多樣的懷舊色彩繪製在土黃色的磚墻上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從前這裡的模樣

從前慢,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如果你也想著暫時拋卻快節奏的生活,不妨到這裡來。在極富年代感的廠區間,穿梭遊走在時間的縫隙裏,體會這份城市更新、記憶疊加的獨特美好

地址:新城區太華南路251號

3

老鋼廠設計創意産業園

泛黃的紅磚墻壁簡潔大氣的鋼鐵樓梯工業氣息濃重的老鋼廠是許多文藝青年熱愛的拍照勝地。

老鋼廠,原是生産軍工配件的陜西鋼廠,1958年建廠,1964年遷至西安,後來發展成為一家大型特種鋼企業,成為全國八個特鋼企業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正值鋼鐵生産的黃金時期,達到生産的輝煌和鼎盛,這裡記錄著一代人的豪情和夢想。1988年,陜西鋼廠轉型停産。

它不僅僅是一棟棟老廠房更代表著一群人對這座城市的記憶,現如今新的故事在這裡延續 。

酸洗池改造成了水景、車間軌道改造而成的屋頂、廢棄舊零件被做成了藝術品,記憶中的老鋼廠正被當代創意、創新元素所感染。

老鋼廠設計創意産業園裏,還有個城市記憶博物館,展出的物什,都是來自老西安市井生活中的用品,包含各類凳子、椅子,各類水缸、水壺、水杯以及鍋碗瓢盆,電話機、電視機、縫紉機等。

老西安人看了都直呼親切,那些看得到的、觸摸得到的記憶能喚醒我們塵封的童年,生活的變遷時刻伴隨在我們身邊。珍惜當下抓住明天或許就是這座舊地穿新“衣”的老鋼廠想要教會年輕人的道理。

地址:新城區韓森寨街道幸福南路109號

(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內)

廢棄的工廠因注入藝術的血液而涅槃重生,歷史與前衛、廠房與潮流相容發展,新的意義、新的價值這些“搖身一變”的老廠房你愛了嗎?

城市建設在不斷發展更新你還知道西安哪些記憶中的老地方舊貌換新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