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非遺解碼丨楮皮紙製作技藝:不霉不腐 72道工序可保存千年

發佈時間:2021-07-21 10:47:44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中華文明亙古千年,非物質文化遺産蘊含器物之美、技藝之美、匠心之美,每一項都積澱著歲月的痕跡,承載著傳統的底蘊,更體現了文化的自信。在陜西的非遺文化清單裏,楮皮紙製作技藝、泥叫叫、眉戶曲子、西安鼓樂、魏氏霸王針點穴推拿……無論是從品質還是從數量,陜西都稱得上是中華非遺寶庫裏的一顆明珠。2018年以來,西安高新區成功託管了來自雁塔區、長安區、鄠邑區、周至縣的12個街鎮,並將非遺文化産業納入西安高新區戰略性新興産業,目前高新區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産30余項,其中不乏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項目。

倉頡字,雷公碗,灃出紙,水漂簾

“這道工藝叫做抄紙,是咱們楮皮紙製作技藝裏最為關鍵的一道,把紙漿放在池內攪拌均勻後,用竹簾輕輕一蕩一搖,薄薄的一層純植物纖維就形成了一張紙膜,這對力道要求很嚴格,重不得輕不得。”11月17日,位於西安高新區的北張村楮皮紙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張逢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倉頡字,雷公碗,灃出紙,水漂簾……這是流傳在北張村的一首歌謠,據考證,北張村造紙術源於西漢時期,2008年楮皮紙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今年82歲的張逢學老人回憶,以前村子土地少,整村80%的村民都是以造紙為生的,村外還曾有蔡倫廟。後來,因為手工造紙的市場需求和經濟收入減少,村裏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現在全村只有兩戶還在堅持手工制紙,張逢學便是唯一的一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張逢學

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張逢學表示,楮皮紙製作技藝有工藝和紙張兩大亮點。“楮皮紙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是純纖維製作的紙張,所以楮皮紙有很大的韌性,用它作畫寫字,可以保存千年不變形。”張逢學説,以現有的黑白兩種顏色楮皮紙為例,也就是説春季和冬季砍伐的楮樹,製作出來的楮皮紙顏色是不一樣的,在傳承製作技藝方面我們遵循自然,講究古法。

據了解,傳統楮皮紙製作技藝,不僅整個流程完全沒有使用現代機械,而且不使用紙藥卻能進行分張,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學者前來追溯、考證世界造紙之源。“除了傳承祖先留下的手藝,我們還進行了創新,2006年造出了北張村有史以來最大的手工紙(即44㎝×92㎝),在市場裏很受歡迎。”張逢學説。

三代傳承,“非遺”貴在“有用”

在張逢學家的後院,我們可以看到其兒子張建昌、孫子張剛都在忙活著手頭的工作,屋內一張張晾曬著的楮皮紙,記錄著歲月和傳承的印記。“我們家三輩都是做這個楮皮紙的,作為非遺傳承人我有這個責任,把這項技藝二代、三代的傳承下去,不能讓它失傳。”張逢學提及楮皮紙製作神色凝重地説道。

據悉,古法楮皮紙的製作技藝相當複雜,主要分蒸皮、踏碓、切番、打漿、抄紙五大基礎步驟,同時還要有36道主工序及72道小工序的配合才能完成一張紙的製作。張逢學之孫張剛,作為村裏最年輕的楮皮紙製作者,學習楮皮紙製造技藝已經7年了,現已能完整熟練掌握其製造技藝。“我父親身體不好,爺爺年紀也大了,我得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張剛説,傳承這項手藝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覺得有用,楮皮紙製造技藝它有價值,無論是市場還是傳承方面,它都值得我們去守住並且傳遞下去。

“活化”非遺根植城市脈絡 助力高新區向上發展

“在傳承造紙技藝的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收穫了很多,以前家裏的土房子變成了如今的小樓房,收入也有所改善,去年我們還參加了高新區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活動,向更多的人展示了古法楮皮紙的製作技藝,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近距離感受了古人創造的智慧,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能更好更廣泛的推廣這項古老的技藝。”張逢學説。

近年來,高新區在“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追趕”的過程中,以傳承非遺為契機,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奮力追趕超越有機統一起來,用文化的力量推動城市發展,把文化的力量轉化為城市力量,為大西安發展增添更多精神動力,而非物質文化遺産也伴隨著高新區的向上發展,根植于這片土地的文化傳承之中。

楮皮紙製作技藝

從20世紀70年代起,北張村原始的造紙技藝就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2002年,美國史密森協會民俗生活與文化遺産中心曾特邀北張村造紙傳承人張逢學參加第36屆民俗生活藝術節,近十萬名參觀者觀看了張師傅精彩的抄紙、揭紙表演。

楮皮紙

技藝01

剝皮扎捆

秦嶺山脈和洋河兩岸盛産楮樹,每年春季和冬季兩次砍伐。3月前後的“春皮"容易剝離,但韌皮較黑; 11月間砍伐的“冬皮”難剝,須將樹條捆成大捆,放在蒸汽鍋中熱蒸之後才剝,色白品質好。

楮樹皮

02

浸漚

在地下開兩個長、寬各3米,深1.5米的土塘或磚邊水池。將小捆楮皮整齊地堆放在池中,堆好後,上面用石塊壓好。注水人池,淹沒皮料堆。夏季漚一晝夜,冬季需二晝夜。浸漚過程中要有人站在料堆上反覆踐踏。

磚邊水池

03

蒸料

蒸料過程中,每過段時間就要從上面向鍋中加入一桶開水,總共需加約25桶開水。蒸煮5 ~ 6小時後停火,冷卻過夜。

蒸煮原料

04

碾殼去皮

用鐵叉將皮料從甑中義出,堆起。蒸過的皮料表殼呈黑色,內部韌皮呈黃褐色,已變軟。用石碾碾軋皮料。

碾殼

05

漿灰

用鐵制二齒義將皮料擁義起,投放到盛有石灰漿的大缸中,挑開,拌料,使之均勻地沾滿漿汁。

沾漿

06

灰蒸

將漿過的皮料如前法層層縱橫交錯地裝進甑裏,裝的過程中要層層用腳踏實,最後在頂上還要蓋層草木灰。

07

漚料

把料運到河邊,在石板上用腳踏踩,用水沖洗,除去料中灰分,並使料變得柔軟。在靠近岸邊的河水中用木樁圍成一圈,手持料把在河中擺洗,然後投入圍欄裏,用腳踏實,靜置過夜。

08

春搗紙料

踏碓由二人操作,人腳踏碓桿, 另人坐在白邊翻料。碓頭用棗木製成,“臼” 為塊平石板, 並無凹窩。每次春打濕料5 公斤,三次之後將打過的料再整合打成兩個扁長的料片(俗稱“幡子”),每片7.5公斤,每片春打時間需15 ~ 30分鐘。

09

切幡

“幡子”呈橫豎交錯整齊地疊放在厚木板凳上,切時操作者腳踏繩套,使繩套拉緊幡子,使之固定。

切幡

10

打漿

將小料塊放人石窩(石桶)中,加人少許清水,然後用木攪拌器攪打成泥面狀。

11

打槽

把打碎的紙料放人石制紙槽,槽中加水,然後用長木棍攪拌紙漿。放置一夜,第二天抄紙。這裡造皮紙不加紙藥,也是一大特色,單從這一點就可以認為這套工序是較古老的製作技藝的遺存。

12

抄紙

抄紙前再打一次槽,使纖維均勻地懸浮在漿液中。先造“紙領子”,將紙簾的遠邊插入紙槳,然後輕輕提起,簾邊至液面時,後拉、前移,然後一頓,便在簾前邊形成紙領子。造好紙領子,接著將紙簾從近邊豎直插入紙漿,端平提出,濾水。取下“葉尺”,用右手提起簾子下部的竹片,左手提簾子上部的圓棍,將簾子反扣在旁邊的平石板(或木板)上,紙領子先離簾落地,其餘部分依次落在板上。

13

壓榨

每天晚上收工前,將濕紙垛放在木榨上。

14

曬紙

次日清晨,將半幹狀態的濕紙放在傾斜的坡架子上,揭分後刷在石灰墻上,借日光哂幹。

15

揭紙與曬紙

曬乾後,從右上方一角起,向左下角方向揭拉,將整張紙揭下,剔除破紙和劣紙,對齊堆好。

16

計數、剪邊、包裝

將曬乾的紙放在清凈的地面上,由婦女坐著點數,每100張為一刀,疊整齊後,用剪刀剪去毛邊。再將一尺五寸見方的斗方紙每刀疊成三折,每50刀打成一捆。將剪下的紙邊收起來,再做“還魂紙”。

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的楮皮紙製作技藝逐漸衰微。目前北張村僅有十余戶造紙作坊還在維持生産,形勢不容樂觀,必須儘快保護楮皮紙製作技藝這一古老的民間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