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非遺秦腔:陪伴這座古城走過千年之久

發佈時間:2021-07-21 10:17:04 | 來源:西部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在眾多的文化中,秦腔算是陜西西安最為古老的戲曲之一, 一直陪伴著這座古城走過千年之久,2006年秦腔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秦腔

秦腔源於秦、隴、晉地的一帶的民間歌舞,廣泛流行于陜西、甘肅、山西、青海、寧夏、新疆、河南等地。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歷經周秦角抵戲,漢代百戲,唐代梨園以及參軍戲、歌舞戲,宋元雜劇等各種藝術的滋潤和影響,至遲于明代後期形成了秦腔劇種。秦腔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俗稱梆子腔。秦腔開創的以七言對偶句反覆吟咏的板腔體音樂結構和文本形式,使之更加簡潔生動,雅俗共賞,被譽為梆子戲的鼻祖。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清人李調元《雨村劇話》雲:“俗傳錢氏綴百裘外集,有秦腔。始於陜西,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

秦腔的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讓人振奮。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路上搜搜秦腔戲曲《三滴血》、《鍘美案》等看看,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極富有誇張性。

在我們古都西安裏就擁有著全國首家秦腔博物館,位於西安交大校園內西南角的陜西秦腔博物館,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對外開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陜西秦腔博物館由陜西省文化廳和西安交通大學在2009年聯合共建而成,其通過圖片、實物等展示了秦腔的歷史沿革、服飾樂器、典籍文檔、著名表演藝術家、劇作家、秦腔班社,並陳列有陜西皮影、陜西木偶等文物和藝術品。同時建有多媒體試聽區和戲劇互動演示區,觀眾可動態感受並參與秦腔表演藝術。

陜西秦腔博物館位於西安交通大學校園內,是中國首個秦腔博物館。館內陳列的500多件展品,分概述、演齣劇目等13個板塊進行介紹,以現代科技效果與網路傳媒為輔,動靜結合,古今相襯。使秦腔這一古老的藝術全方位展示在世人面前。秦腔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挖掘、整合秦腔資源,搶救保護、傳承發展這一古老的傳統戲劇藝術奇葩,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陜西省文化廳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組建秦腔博物館,旨在使人們清晰地看到秦腔的發展脈絡,感受秦腔的人文氣息,更好地傳承和延續秦腔這一古老藝術。陜西秦腔博物館以文物史料的靜態展示為主,館藏文物包括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手抄本《回府刺字》,印刷刻板工具,原民眾劇團的劇裝、道具,著名老藝人的劇照,民國時期的戲裝、服飾、四路秦腔臉譜等。

秦腔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其伴奏樂器也具有獨特的特點。秦腔最主要的伴奏樂器是板胡,發音尖細清脆,極富節奏感。此外,文場還有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揚琴、嗩吶、海笛管子、大號等,武場有暴鼓、幹鼓、堂鼓、句鑼、小鑼、馬鑼、鐃鈸、梆子等。

陜西秦腔博物館通過秦腔的發源、興盛、傳播的過程,探討秦腔的藝術內涵和生命力。博物館從策劃佈局到每一件展品,從歷史演變到劇本創作,從臉譜服飾到各個時期的名家名唱,可以説是集秦腔之大成。

陜西秦腔博物館時常看到傳承班排演,演員直接現場演繹一段,觀眾也可以自己演一段,讓更多的人覺得秦腔的魅力,尤其旦角的唱腔更是哀婉細膩。他們有的唱腔悠揚,有的高亢有力,不管是著便裝還是戲服,都一樣的有板有眼,惟妙惟肖,真讓人看著不想離開。雖然我和同齡的孩子一樣,也喜歡流行的熱歌勁舞,但我更喜歡秦腔,不僅僅因為它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因為它那膾炙人口、淺顯易懂的故事反映了深刻的道理。

博物館裏你也可以看到皮影文化,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是用獸皮雕刻成的人物剪影,通過燈光照射在白色幕布上,配以音樂和唱念來表演故事的一種民間戲劇。 目前還懂這門手藝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2011年,中國皮影戲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秦腔初聽起來有一種歇斯底里用生命在吼叫的感覺,然後慢慢聽多了,就會感受到它獨有的魅力,秦腔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自有它的底蘊和文化內涵,藝術家們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此他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當下為秦腔做事的,已經為數不多並且力不從心了。這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年輕一代更有義務去繼承和發展,至少要尊重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