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旅

走進唐代的“外交之門”

發佈時間:2021-07-13 14:43:19 | 來源:西安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走進唐代的“外交之門” (2).jpg

登上明城墻,你是否會在腦海裏想像著盛唐時期長安城墻的樣子?城墻之下,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會告訴你答案。

從小南門內西行,穿過報恩寺街,便來到含光門。隋唐修建的含光門城門一直沿用至北宋,到元代,這座城門被封閉,明清時期,西安城墻幾經修建,但含光門遺址一直被包在明清西安城墻內。西安市于1986年、2004年先後兩次對唐含光門進行考古發掘,門道遺址、城墻斷面遺址、過水涵洞遺址,承載著千余載的悠悠歲月,向人們訴説著昔日唐長安城的雄渾氣勢與富麗繁華。

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2008年9月建成開放,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主要展示隋唐含光門門道遺址、城墻斷面遺址(包括隋唐、唐末五代、宋元、明清及近現代的城墻遺址)和隋唐長安城皇城過水涵洞遺址,真可謂 “千年曆史,齊聚一室”。

走進唐代的“外交之門” (4).jpg

在唐長安城總體佈局圖面前,工作人員為記者詳細講解了唐時含光門的重要地位。含光門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西元582年),名字象徵著“含弘光大”之意,是隋唐長安城皇城南城墻自西向東的第一座城門。含光門溝通著皇城與外郭城,城門內是唐朝中央行政衙署,政商雲集,群星閃耀。門內以西為大社,皇帝在此親祭土地神,祈五穀豐登,國泰民安。門內以東為鴻臚寺和鴻臚客館,大批外賓與遣唐使通過陸路或海路交通來到長安,由鴻臚寺專司的職員與譯語人員統一管理;鴻臚客館則是接待國外和少數民族首領、官員、重要客商的國賓館。鴻臚寺執掌外交事務,更執掌著絲路上的貿易、文化、科技的往來。當年,絲路上的使節與客商經含光門進入西市,迎來了一車車滿載的異域珍寶,又送走了無數的絲綢與瓷器。含光門是“外交之門”,閃耀著唐朝開放包容的絲路精神,是對外文化經濟交流的窗口。

隋唐含光門的復原模型引人駐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模型是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學家及建築學家對唐代城門的復原設想,邀請了一位非遺大師採用精緻的木構件按照1:10的比例復原。下方有三個方形門道,其上是氣勢恢宏的城樓,可以想像,當年憑欄而望,長安城的繁華景象便盡收眼底。

隋唐含光門門道遺址,是唐長安城考古發掘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遺址。由純凈黃土版築而成,長37.4米,寬19.6米,三個門道寬度不一,中間門道寬5.72米,為禦道,是皇帝在舉行重大禮儀活動時進出的門道;兩側門道寬5.35米,是百官與使節出入皇城的通道。門道之間的隔墻均3.07米,門道設石門限,為減緩車速之用。中、西門道保留著唐代的路面,東門道保留著唐代、宋代兩層路面。從中西兩門道的路面灰燼和紅燒土的遺跡看來,含光門在唐末被火燒過。

走進唐代的“外交之門” (1).jpg

城墻斷面遺址上,1400多年的歷史生動地呈現其中,按時間可分為五大城墻文化層。最早的層位是隋唐時期,當時城墻築法是先於地平下掘坑槽,再以層層填土夯實,再于其上起墻夯築。唐末五代的夯土層,為唐末佑國軍節度使韓建補築,使得隋唐皇城城垣變厚增寬。宋元夯土層處於斷面中心,質地密實,再加厚城墻約1.5米以上。明清夯土層,在斷面所佔面積最大,清晰地呈現了構築技法,此次構築為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擴建,在舊城墻體的南北兩側與上部加築夯土,隆慶二年(1568年)改土城為磚城,以上築垛墻,垛墻高1.8米,將以前所築城墻墻體全部包築于內,即為西安府城城墻。現代修葺層修補了城墻缺失的夯土,1983年開始,西安大規模修復古城墻,歷經幾代人的修復,2004年,周長約13.7公里的城墻得以貫通。

隋唐長安城皇城過水涵洞遺址,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古代長安人築城的智慧。覆于隋代所建夯土城垣之下,採用當時先進的磚結構,現存涵洞遺址為東壁與少量拱券部分,東壁殘長9.6米,壁厚0.95米,直壁高1.5米,涵洞斷面面積為0.9平方米。拱洞外南北兩側各埋設有大石條,石條上相對鑿有三個菱形方孔,內插鐵柵,縫隙甚窄,保證水流通暢的同時,能夠防範外人從涵洞進入皇城禁區,還可過濾垃圾。可以看到,隋唐時期,大型工程的過水結構已經發展成熟。

來城墻之下的這座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看一看吧,在靜默的黃土面前,感受大唐國門的氣度。而走出含光門,你又能感受到車水馬龍、美食撲鼻的市井之氣。古今映照,別有意境。

西安城市文化傳播工作室 王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