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

西安市迎十四運會的11個重點建設項目集中竣工通車

發佈時間:2021-07-13 14:30:03 | 來源:中國發展網 | 作者:茍俊 | 責任編輯:閆景臻

今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進展,高品質、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全市上下團結一心、搶抓工期,克服重重困難,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幹成了一批一直以來想乾沒幹成的事。尤其是迎十四運會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項工作突飛猛進。七一前夕,西安市迎十四運會的11個重點建設項目集中竣工通車,進一步完善了西安市“三橫三縱”北部片區快速路網路,提升城市品質,標誌著西安市迎十四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進入施工收尾階段。

隨著十四運會腳步的日益臨近,西安市迎十四運會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加速推進。在剛剛開通的西安北站樞紐一期項目現場,“東西環高架系統+地面調節通道”系統的綜合樞紐工程已經建成通車。項目對標上海虹橋樞紐,採用了港珠澳大橋相同的鋼箱梁分解、焊接工藝,預應力混凝土智慧張拉技術等多項領先技術。此次西安北站樞紐工程通車放行實現了西安北站與高速、快速路網的互聯互通和高效融合。

灞河元朔大橋,主體為白色,兩個石榴花形狀的橋梁主塔矗立於灞河之上與兩岸景觀共融。大橋以“千古一舟”為題,體現“舟行古今、跨越時代”的文化內涵,與東北側的西安奧體中心、長安雲、長安樂,西北側的長安書院,遙相呼應,互成景致。全長2.3公里的灞河元朔大橋,主跨為300米的空間雙索面自錨式懸索橋,是目前國內最大跨空間索面自錨式懸索橋、世界最大跨空間主纜雙塔自錨式懸索橋,也是世界最寬整體橋面空間索面自錨式懸索橋。橋面寬56米,橋塔全高129.5米,全部為鋼結構,總用鋼量4.2萬噸,相當於6座埃菲爾鐵塔的用鋼量。作為十四運會的重要交通通道,灞河元朔大橋主要承擔連接會展中心區域、體育中心區域、西安市區、港務區及高鐵站的功能,同時也是西安市北部片區東西向交通聯繫的重要交通幹道。

目前,全市214個迎十四運重點建設項目,已完工191個、佔比89%。其中,奧體隧道工程,經九路、紅廟坡斷頭路打通,香槐六路跨灞河橋、浐灞三路、灞河西路、歐亞四路、歐亞五路等重點項目已于5月1日前建成通車。進一步改善了城市交通出行環境,提升了全體市民幸福指數。同時,丹鳳門廣場及周邊市政配套工程、朱宏路—鳳城五路立交、元朔大道—西銅路立交、北客站樞紐工程(一期)、地鐵14號線工程、奧體大道跨繞城高速立交、錦堤六路下穿灞河隧道、北辰永淳路隧道、幸福林帶、興慶宮公園改造提升、灞河元朔大橋等11個重點項目也在七一前集中竣工通車。

據悉,西安市上下將繼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持續攻堅,緊盯8月1日時間節點,努力完成科技八路、緯零街整治提升及建設改造、昆明路高架橋工程地面道路及附屬工程、北客站樞紐工程(一期)東西兩側停車樓等剩餘23個項目建設。同時,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賽事運作測試保障工作和迎十四運氛圍營造工作,在“精細”上下足功夫,在“精準”上見到真功,在“精彩”上求得實效。只留經典、不留遺憾,為十四運會精彩圓滿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