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旅

西安話劇院作品《柳青》講述莊稼人的“創業史”

發佈時間:2021-03-23 14:30:00 | 來源:西安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3月23日,作為文化和旅遊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入選作品,話劇《柳青》在西安話劇院新城劇場進行本年度的第一場演出,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組織了中國國家話劇院原院長周予援、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王曉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原副主席毛時安三位專家蒞臨審看驗收。

話劇《柳青》,講述的是作家柳青為了創作反映農業合作化時期廣大農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長篇小説《創業史》,毅然放棄大城市優渥的生活條件,舉家搬遷到長安縣黃甫村將自己的命運與人民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的動人故事。

晚上7點30分話劇《柳青》開演,滈河潺潺的水聲響起,場燈漸暗,“柳書記”熟悉的身影和“你追我趕、熱火朝天”的歲月再次重現在舞臺上。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段段親切動人的故事,史詩般的將新中國奮鬥歷史畫圖展現在觀眾面前。

潑辣不講理的雪娥、倔強不服輸的王家斌、勇敢追求愛情的彩霞,“小我”意識嚴重的郭安成、對合作社抱有懷疑的王三老漢等人在共産黨人柳青的影響下得到了精神的磨礪或昇華,而十四年對生活的豐厚積累,也成就了用文學作品藝術地記錄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和農民精神風貌的鴻篇巨著《創業史》。

在劇中,柳青面對價值的選擇給人以啟迪,無私助人的情懷令人感喟,對文學純凈的追求使人震撼,這正是他作為一名中國共産黨人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真實寫照。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咱到這個世界上來,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咱不能與世沉浮,只能以十分穩健的步伐,踏踏實實地走這只有一回的路程。”劇中柳青對王家斌的諄諄教誨叩問人心。

“創業史,就是咱莊稼人的苦難史、奮鬥史;創業精神,就是咱這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人,具有了覺悟和思考的能力,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進步。”話劇《柳青》中金句頻出,給現場觀眾輸送著實現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奮鬥的意義。

演出結束,專家與主創團隊進行了座談,座談會上,著名評論家毛時安對《柳青》作品給予高度的評價,他説“這部作品讓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像黃土地一樣厚重、像黃土地一樣樸素......真切的描寫了主人公柳青深邃且百折不撓的崇高理想,作為人民作家的形象與精神”;“話劇《柳青》不愧是獲得了文華獎的優秀藝術作品,可以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代表作品,因為它充分的體現了現實主義戲劇的質感。在詮釋“柳青”的人物線條下,又鋪墊了柳青的創作態度。樸實、厚重、接地氣......”國家話劇院原常務副院長王曉鷹這樣評價。“通過觀劇,我感受到的厚重是一種精神!是這個時代需要呼喚的精神,我們可以稱之為‘柳青精神’,這是文藝工作者對不忘初心的最好詮釋。”國家話劇院原院長周予援這樣説。同時,三位專家就作品節奏、演繹細節、燈光音響等方面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對將柳青精神如何更鮮明的展現,更容易被現代年青觀眾理解而提出思考,對話劇《柳青》進一步提升給予厚望。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職茵 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尚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