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專家學者智“疫”】(14) 疫情後的中國産業的嬗變與管理升級

發佈時間: 2020-02-28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閻雨 | 責任編輯: 胡俊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獻策獻力,動員各方力量支援幫助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國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有效進展,國家部署謀劃,出臺相關政策舉措努力恢復經濟社會平穩運作。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的背景下,下一步如何推動中國經濟儘快回歸正常軌道?如何有效消除肺炎疫情對我國的影響?疫情防控工作還將如何開展?中國網政務聯合新型智庫“國聲智庫”策劃推出【專家學者智“疫”】專題系列報道,邀請我國高校、研究機構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疫情有關議題展開研討,刊發相關評論文章,解讀疫情對各行業的影響,發揮智庫機構咨政建言、輿論引導功能和國家媒體平臺的作用,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中國經濟儘快恢復平穩發展。

疫情後的中國産業的嬗變與管理升級

閻雨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執行副院長

一、疫情後中國産業的危與機

這次疫情對一二三産業影響最大的是第三産業‌‌,‌‌特別是服務業,‌‌涉及行業,像旅遊、航空、‌‌酒店、電影院線、批發零售、住宿、交通、文體娛樂等等,‌‌這些領域‌‌受到的影響最大。據此估計,‌‌可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的經濟‌‌增長會有負0.5—1%‌‌的影響。

其次,‌‌對工業的影響也比較大,最主要的影響是疫情之後的開工時間,還有供應鏈條的中斷等,‌‌還有一些經營成本的提升。對農業來説,‌‌影響相對比較小一些。

針對這次疫情我們應該可以看到,‌‌是有客觀影響的,‌‌影響最大的在於:‌‌第一是訂單下降,‌‌可能對企業的影響佔到了40%;‌‌還有限制開工,‌‌企業員工回流以後,都要在家自覺隔離14天,‌‌這14天就是半個月,半個月的工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還有人力資源緊缺,現在招工難成為一個新的問題;‌‌還有原材料供應不夠,‌‌因為很多企業只要中間的環節脫節了,就會造成系統性的風險,直至造成整個‌‌全産業鏈的中斷,‌‌也導致了‌‌原材料的不足。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佔到1/4的企業,‌‌面臨著‌‌資金的‌‌缺口,‌‌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風險更大,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

‌‌所以綜合來看,‌‌對‌‌企業的影響最主要是訂單、‌‌限制開工、人力資源不足、原材料供應鏈的中斷、‌‌資金缺口。‌‌還有其他的如人力成本,隨著企業‌‌福利的不斷提升,‌‌企業的人工成本負擔越來越重,‌‌所以這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對於企業來説,‌‌在這樣一個狀態下,‌‌導致的這一系列問題,‌‌應該‌‌尋求‌‌怎麼樣的對策?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對於國家和政府部門也存在這個問題,要充分認識到這次疫情對‌‌中國産業的影響。‌‌因為供應鏈條的中斷,‌‌導致一些企業‌‌開工也無法生産,‌‌那麼他們就可能‌‌把企業轉移到‌‌東南亞,‌‌甚至轉移到非洲。其實‌‌已經看到了趨勢和苗頭。‌‌還有一個影響是什麼?那就是原來中國的訂單是在世界上最多的,‌‌很多國家都要到中國來訂我們的商品,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所有的大中小工業種類最齊全的一個國家,所以他們必須到中國來訂。現在‌‌生産跟不上‌‌,國外的需求是剛需,‌‌那怎麼辦呢?供應不上就去找別的國家下訂單了,造成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這可能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産生一些影響。‌‌所以,‌‌在當前情況下,疫情不嚴重的地區,‌‌工業比較完整的,需儘快開工,‌‌有利於‌‌儘快恢復中國‌‌的工業元氣。

根據調研,企業資金鏈條,大致有‌‌23%的企業‌‌他們只能夠維持‌‌三個月。‌‌實際上從12月份,‌‌特別是從1月份到現在,已經一兩個月了,‌‌3月份如果‌‌再沒有‌‌這種資金的‌‌舒緩,‌‌或者説正常開工,‌‌可能有23.11%的企業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産。還有34%的企業能撐多長時間呢?‌‌能撐6個月,能撐6個月以上的‌‌企業不到40%。‌‌所以整個企業的資金鏈條很緊,這是不容我們忽視的一個問題,‌‌因為一旦資金鏈條斷裂,所有企業原來的價值頃刻之間就倒塌了。‌‌原來的美譽度、‌‌忠誠度,‌‌信譽度,還有‌‌形成的固定資産都會迅速貶值。‌‌所以這一塊要特別的‌‌注意‌‌,引起我們的警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這次危機之中,‌‌政府也出臺了很多相應的政策,‌‌而且還在繼續。這幾天,我去‌‌海淀的稅務部門去查2019年的個人所得稅,這次去了以後就發現有很多部門在辦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北京市特別是海澱區已經開始落實退稅、減稅的一些政策。‌‌這些政策‌‌對於企業來説‌‌非常關鍵,‌‌也是我們政府現在力所能及給企業提供幫助的最重要的一點。這對不同行業和性質的企業來説佔到多少呢?預計‌‌佔到了3%—69%,‌‌也就是説能夠直接降低的經濟成本為3—‌‌69%。‌‌那麼還有‌‌就是融資成本,‌‌一些企業面臨的‌‌貸款到期了,如果銀行部門能夠減息免息,‌這是最好的,‌‌能緩解企業30%—37%的資金壓力。還有比如説提供金融的支援,‌‌降低風險融資難度,‌‌還有一些拓寬的融資渠道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政府當前應該給予做到的。

當然,‌‌在這次‌‌對企業的負面影響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對企業也有一些新的機遇,‌‌這些新的機遇是什麼呢?‌‌就是‌‌線上‌‌電商,‌‌包括線上‌‌辦公、網路辦公的機遇很多。‌‌這次因為疫情對店家的衝擊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看到,‌‌在這種‌‌危機之中有一個企業-蘇寧易購,做的就很好,‌‌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就是線上訂單,‌‌線下取貨。所以通過這樣一個模式,像蘇寧易購這樣的,‌‌本來是‌‌電商為主的這些企業,‌‌本來是這次衝擊的重點,‌‌反倒是在這個疫情期間,他們的業務反而增長了50%。‌‌我們還看到,‌‌在這次疫情之中,‌‌對一些‌‌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是什麼呢?‌‌這些機遇‌‌包括我們‌‌剛才談到的‌‌網路電商、‌‌網際網路‌‌等等這些系統,‌‌帶來全新的機遇,甚至‌‌會對整個産業鏈‌‌形成新的一些‌‌模式的迭代。‌‌

在危機之中有機‌遇有風險,‌‌風險和機遇並存。‌‌還有一個行業也存在問題——保險行業。‌‌‌‌這次保險業肯定要付出一大筆賠付,這是對它不利的一面,‌‌但是通過這次疫情,‌‌讓大家都提高了保險意識,‌‌提高了對‌‌保險的‌‌認知。‌‌所以,大家可能以後的保險意識會越來越強,‌‌為‌‌保險行業可持續的發展會帶來一些新的機遇。

‌‌所以‌‌,這次疫情,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來看,‌‌一個是確實對我們的實體經濟産生了重大的影響。‌‌第二,‌‌對遠端辦公、‌‌遠端教育、紅外設備、‌‌無人機、5G,還有城市的應急系統等産業‌‌帶來新的機遇,‌‌對經濟的拉動,‌‌最少是0.3%‌‌到0.6%。如果要是兩個‌‌相加,‌‌對中國整個經濟的影響‌‌不會特別大。‌‌特別是對‌‌醫療保健系統‌‌與網際網路的結合、與IT的結合,‌‌將來會成為一個熱點。以前‌‌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在網路上進行醫療保健的服務,‌‌現在不得不這麼做,‌‌以前沒有意識到,OTO這樣一個服務,特別是‌‌網路辦公。我去稅務局打單子的時候,‌‌平時我把身份證給櫃檯,就會打出來一個2019年的‌‌個稅清單。但現在,工作人員説疫情之間‌‌所有事項都網上辦公,在自助機上掃描二維碼、下載、列印。‌‌所以,這對整個中國的‌‌辦公系統‌‌也是‌‌一次全新的認知,‌‌也是被迫革命,‌‌所以,網際網路相關行業‌‌在整個‌‌疫情之中因禍得福。

‌‌我們看到通過這次疫情,對‌‌醫藥、‌‌醫療保健‌‌的影響和意識的整個提升,提升到了70%,‌‌對網際網路、IT、現代物流、消費服務、軟體開發,OTO、‌‌電子消費産品、智慧出行等這些領域,‌‌包括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等,都從危機‌‌中提升了大家的‌‌認知‌‌,為産業的可持續發展‌‌獲得一個新的契機。

‌‌所以,總的來説,這次危機‌‌是危中有機,疫情對中國的影響是客觀現實的,但是暫時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2003年‌‌非典‌‌也是在春節之後爆發的,‌‌當時因為沒有經驗,控制的比較晚。‌‌今年,我們雖然失去了‌‌前期的預防和控制,但後期中央政府出手以後,就採取非常果斷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封城,使得疫情得到很快的控制。‌‌我們現在看到基本上已經連續16天增長在下降,‌‌這説明高峰期已過,‌‌拐點基本上到來了。按照目前這種狀況,專家預測‌在3月份,‌‌疫情基本上就過去了。第一季度的影響是客觀既定的,毫無疑問的,‌‌但是對於第二季度來説,‌‌隨著我們的利稅政策出臺,‌‌特別是對於提前開工限制的一些企業,‌‌在第二季度政府會採取一些措施來鼓勵開工,‌‌這樣的話,在第二、‌‌第三季度‌‌會産生‌‌爆髮式增長,‌‌相對來彌補第一季度的影響‌。

‌總體來説,‌‌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我個人的判斷是負0.5%,‌‌就是對整個經濟的影響不大,‌‌不會改變‌‌中國經濟‌整體‌‌向上的態勢。‌‌之前我給大家做過判斷就是我們的經濟,‌‌去年的‌‌4、5月份基本上築底,‌‌然後開始緩慢向上爬升。‌‌所以,大家不必太悲觀,‌‌眼前的陣痛‌‌是客觀的,‌‌是‌‌不可逆轉的,但還要堅持,‌‌再堅持一個月,‌‌最寒冷的冬天‌‌就會過去,‌‌每一個春天‌‌都會到來,‌‌只不過有些早一點有些遲一點。‌‌各位企業家朋友要堅持再堅持,利好政策的出臺會一個接一個。

二、文明比較視角下中國崛起新契機

另外,通過這次疫情,‌‌我還想跟大家分析一個觀點。‌‌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對世界的影響力,用兩個理論來分析,‌‌一個是‌‌康得拉季耶夫斯基的‌‌週期長波理論。‌‌經過‌‌康得拉季耶夫斯基的研究發現,這個世界工業的30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西方的工業國家,‌‌存在一個基本的規律,‌‌就是經濟的發展呈現55年到65年為一個週期。‌‌在這個週期之間,‌‌經濟開始下滑一段時間,‌‌然後接著再向上爬升。這300年期間,‌‌世界的工業經濟,按照‌‌長波理論,是‌‌從低谷到高峰再從高峰到低谷的一個‌‌蜿蜒前行,‌‌而推動這個週期發展的是什麼呢?‌‌是科技。‌‌就是科技因素推動了這樣的一個週期,‌‌産品的‌‌更新換代。通過這個理論可以得知,‌‌從‌‌二戰60年代開始,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到‌‌今天‌‌恰好是60年。‌‌這60年到了一個峰值,‌‌那麼接下來可能‌‌就面臨一個問題,經濟開始下滑,‌‌要麼就是面臨新的技術出現,‌‌新産品的出現,‌‌推動另一波‌‌浪潮。‌‌所以‌‌,世界‌‌現在就處在這樣一個‌‌長波的關鍵節點,‌‌這個節點內在的動力是什麼?‌‌就是科學技術進步。‌‌

第二個理論,我想和大家分析的是‌‌莫德爾斯基週期。 ‌‌從16世紀開始,‌‌這個世界‌‌就是大國輪流‌‌引領世界發展,‌‌從最早進行大航海的‌‌葡萄牙,‌‌再到‌‌後來的西班牙,‌‌再到‌‌荷蘭、英國,‌‌以及今天的美國。‌‌這600年時間,‌‌前後有5個國家,‌‌每個國家‌‌輪流引領世界100年,這100年很有特點。‌‌葡萄牙‌‌雖然是彈丸之邦,崛起的時候才100多萬人口,‌‌但是‌‌通過大航海,‌‌賺的是盆滿缽滿,‌‌通過海上霸權引領世界。接著是西班牙、‌‌荷蘭。荷蘭這個國家也不大,當時‌‌是海上的馬車夫,‌‌有強大的海上能力,控制了整個海上貿易。‌‌在荷蘭‌‌誕生了‌‌人類最早的股份制‌‌公司制度、‌‌最早的股票、‌‌現代的銀行、‌‌金融制度,‌‌都是在荷蘭産生,‌‌所以‌‌荷蘭這麼一個小的國家,‌‌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大的貢獻,曾經引領世界100年。‌‌接著是英國,‌‌而英國‌‌是通過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織布機、‌‌蒸汽機的出現‌‌開啟了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那就是真實的市場能力。英國是個小國家,但是通過工業革命獲得了長遠的、‌‌強大的發展動力。‌‌全球殖民地領土3300萬平方公里,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引領世界‌‌200年,‌‌一直到一戰‌‌以後正式交接給美國。‌‌但實際上是在1895年,‌‌美國的GDP已經超過了英國,‌‌因為美國遠離歐洲大陸,‌‌所以‌‌沒有機會參與國際霸權競爭。‌‌因為一戰二戰的原因,‌‌這些歐洲國家‌‌都衰弱了,‌‌美國才開始粉墨登場,‌‌引領世界新的100年。‌‌這新的世界100年是‌‌從一戰結束(1918年)‌‌到現在‌‌正好100年。‌‌那麼美國也面臨著這麼一個‌‌節點,‌‌就是交權,‌‌這是一個規律。如果不交權‌‌可以引領下一個100年。‌‌但是必須具備英國的條件,‌‌英國為什麼能引領200年,‌‌而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都是100年,因為英國引領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從蒸汽機的時代到電氣化的時代,‌‌到電腦的時代,‌‌這是已經完成的三次革命,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發起國,其他工業革命則是重要的參與國。‌‌美國‌‌要想‌‌引領下一個百年就必須領導第四次革命,‌‌那就是智慧革命。‌‌

講這兩個觀點是想説明:世界已經進入了節點,這個節點是什麼‌‌?産品需要更新了、‌‌技術需要突變了、工業就要革命了,革命的方向就是智慧革命。‌‌所以,‌‌美國面臨兩個選擇,‌‌要麼交權,‌‌要麼革命。‌‌‌‌如果交權,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個世界上有誰能夠取代‌‌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領袖‌‌,舉世滔滔,沒有後繼者。‌‌如果説,‌‌能找一個相對來説具備這樣條件的國家,‌‌歐洲的時代已經過去,‌‌那只能向東方看,‌‌向東方看‌‌只有‌‌中國‌‌、日本和‌‌印度,而日本、印度的GDP構不成足夠的體量。‌‌所以能執牛耳者,可能只有中國。‌‌中國具備這個條件嗎?‌‌中國要想成為下一個‌‌百年的引領者,‌‌能做的‌‌或者唯一能做的只有一點,必須引領智慧革命。

中國有條件,有優勢。優勢是什麼?‌‌我們在資訊技術,應用這方面‌‌在世界上有優勢,‌‌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的應用,如網際網路金融,可以説全球沒有能與中國媲美的。‌‌我去了70多個國家,凡是到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第一,信號比較好;‌‌第二,手機‌‌在有些地方就可以支付了。‌‌原來我們是“‌‌一機在手走遍神州”,‌‌通過“一帶一路”,‌‌我們未來很有可能“一機在手走遍全球”。‌‌而西方的國家,包括美國在內,日常消費支付現在還必須要信用卡,這種支付的成本是很高的,最大成本是時間成本、結算成本,而中國現在‌‌在這個領域裏已經‌‌遠遠走在世界前沿。‌‌當然,‌‌在基礎研究領域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中國,‌‌現在的資訊技術還‌‌存在一個問題,“少心缺魂”,心是沒有晶片,魂是沒有核心技術。華為,‌‌毫無疑問,他們的5G技術‌‌全球領先,‌‌但是華為沒有生産“晶片”,晶片主‌‌要通過兩個公司,‌‌一個英國的ARM公司,另一個是‌‌台灣的臺基電企業,而我們自己生産不了。‌‌所以我們的基礎研究領域和西方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應用技術領域是有優勢的。‌‌這次疫情對國家來説是個壞事,‌‌是國難甚至是國殤,‌‌對於‌‌中國的企業需要涅槃重生。

正如鷹的重生,鷹的正常壽命只有30多年,這之後,鷹的爪會很笨拙,喙也無法吃肉,‌‌那怎麼辦呢?鷹‌‌在高山之上,‌‌在血泊中,要‌‌一根一根拔掉羽毛,‌‌讓它重新長出來,‌‌在岩石上磨掉幾十年的喙,等待重生,搏擊蒼穹,翱翔千里,如此之後還可以再活20年,‌‌甚至30年。鳳凰‌‌這樣應對‌‌涅槃,等待衰老之後銜起一塊木頭點燃大火,浴火重生。當然這些只是傳説,但説明其精神力量。

‌‌中國的企業經歷這次疫情,‌‌‌‌to be or not to be‌‌,‌‌就是這樣一個選擇。‌‌所以,‌‌我想通過‌‌這兩個理論分析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恰恰處於世界科技升級的節點上,‌‌全球博弈‌‌的節點上,‌‌發生了這次疫情,‌‌是好事‌‌還是壞事?‌‌當然是壞事。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通過這次壞事,‌‌我們要‌‌通過危,找到機,把‌‌陳舊的産品淘汰掉,‌‌逼迫著自己更新換代,‌‌換到一個現代的新的‌‌商業模式,‌‌這就是‌‌危機給我們的啟示,人類就是在這樣的‌‌思想認識中發展,在這樣的心路歷程中成長。

第一要感謝哥白尼,第二要感謝達爾文。大家知道,‌‌這些病毒的歷史壽命比我們長多了,有幾十億年,哺乳動物的歷史8000萬年,‌‌而我們人類的歷史才300萬年,‌‌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很晚的,‌‌但是通過進化不斷自我升級換代,‌‌社會的升級換代,‌‌社會從‌‌原始‌‌、奴隸、封建到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以及社會主義社會‌‌。正是如此,達爾文‌‌告訴我們,‌‌人類不是與生俱來的萬物靈長,‌‌是進化的結果,‌‌是努力的結果。

‌‌第三要感謝弗洛伊德,他告訴我們人類有潛意識,不受主導,人類主管自己也是困難的,也需要懂得自律,不斷克服自身生理、思維的不足。現在‌‌正是第四次覺醒的時候,就是‌‌智慧革命,‌‌我們正在迎來一個‌‌生物與機器聯姻的時代,未來的人類走向很模糊。大腦可以植入晶片,身體器官智慧可以強化,現在有‌‌智慧手臂、‌‌智慧‌‌雙腿,‌‌人的生活越來越機器化,而機器越來越人性化,人機不分離可能是未來社會的主流。人類不僅管不了自己,甚至會受制于機器,人和機器人融合是未來的趨勢。

而這次革命由誰引領,誰就是世界未來100年的引領者。

中國之於世界有責任,應該有擔當;‌‌世界之於美國,‌‌同樣要美國要有責任有擔當。未來‌‌那就看中美之間的PK,‌‌中美之間的PK不在於貿易,根本還是技術和文化的競爭。‌‌但是我們‌‌知道,‌‌任何沒落的強者,並不會主動退出這個世界,因為有利益,‌‌要讓他退出‌‌必須有成本,‌‌必須有代價。而通過這次的疫情更讓我們下定決心,‌‌讓全民受教,我們必須走‌‌現代智慧之路,‌‌所以這為我們‌‌未來的智慧革命,‌‌做了一次‌‌思想啟蒙,‌‌進行一次心靈認知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

‌‌人類社會就是一個模式的不斷更新換代,‌‌為什麼能夠在‌‌短短的三百萬年時間超越了那麼多同類,甚至父輩的父輩。為什麼能超越?‌‌因為人類有抽象思維,一個是在政治上創建了國家,‌‌通過國家體制的高效組織,是其他動物不具備條件的。第二,在經濟上最大的創建是什麼?是‌‌公司制。正是因為如此,‌‌人類的經濟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所以,‌‌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為什麼短短幾百年‌‌超越了所有‌‌這些文明大國與古國,四大文明古國‌‌在西方的鐵騎之下,‌‌可以説不堪一擊。‌‌新文明和舊文明是科技和生産力的較量,正是這樣一個文明的交替,推動人類走向下一個文明。

公司也如此,以前中國沒有公司制,中國的作坊‌‌與現代公司制度還不一樣,‌‌治理結構、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有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卻‌‌沒有形成資本主義社會。

而以往這幾個引領世界的國家並非“大國”,這説明一個什麼問題?‌‌國之大小不在於國土,不在於人口,‌‌而在於它的‌‌制度模式、‌‌技術和治理結構。

三、企業的戰略與管理升級

‌‌公司也是一樣,‌‌原來我們習慣於傳統生産作業模式,習慣‌‌朝九晚五‌‌這種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模式。‌‌而當今,‌‌資訊在一個平臺上,現在是資訊技術的時代,今天我們正面臨著‌‌産業模式、管理模式的‌‌更新換代,‌‌這種更新換代‌‌在於‌‌今天的‌‌企業再也不是金字塔結構了,‌‌企業組織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固定模式,‌‌而變成共生共贏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路英雄相互競爭,所有老闆和員工是合作關係。企業的管理應該是扁平化的,未來的企業員工都是你的合作夥伴,‌‌未來的企業就是一個平臺,‌‌生産、銷售會逐步的集合中的分散化。但是‌‌整個組織‌‌、行銷、管理是通過‌‌公司這個平臺來實現。

‌‌企業‌‌共生的信仰‌‌、無我的領導、技術穿透和顧客主義。這是北大陳春花教授見解,我很認同。‌‌什麼叫共同的信仰?‌‌以前做企業的目的是要賺錢發財,‌‌現在‌‌年輕人,‌‌他們的創業也要發財,但是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使命感,‌‌共同的追求是首要考慮的。無我的領導是在創業和合作夥伴裏面,‌‌群策群力,能夠團結,‌‌凝聚‌‌團隊‌‌的力量。第三是技術穿透,以前通過組織完成的東西,現在由技術實現,技術實現了自我管理。第四是顧客主義,以前的顧客就是你現在的消費者,如何將顧客變成合作夥伴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未來的組織進化將是這“四去”模式:一是去仲介化,使得組織扁平化、平臺化;二是去邊界化,跨界,形成産業生態;三是去戒律化,讓員工自主,能夠創新;四是去權威化,組織跟人的關係是合作夥伴關係,是平行協同的關係。未來的企業就是一個大同的公司,一個平臺加分佈式經營。‌‌

與時俱進者才能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所以未來企業呈現的是組織變革‌‌和人才機制‌‌這兩大關鍵的創新。大家知道京東,‌‌7年時間‌‌成長100倍。京東當時在中關村賣電腦,‌‌現在‌‌7年間翻了100倍。同樣‌‌做電器的國美電器,‌‌在‌‌2008年,它的經濟規模是京東的100倍,‌‌2019年國美的總值不到京東的‌‌1/10,十年的時間相差千倍,‌‌這就是商業模式‌‌迭代的結果。京東代表‌‌資訊‌‌産業,國美代表工業産業,靠的還是物理空間,需要很大成本。所以‌‌從這些文化、發展、模式我們可以總結出:與時俱進、組織變革、創新發展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

‌‌京東為什麼發展的好?他提出了一個3V的組織模型,‌‌包括建立用戶嚮導的網路組織,‌‌價值契約的鑽石型組織,‌‌還有共生的竹林生態型組織;針對顧客、針對價值生態以及針對合作關係。像這樣的組織‌‌還有很多,比如華為,‌‌它的模式就是平臺加項目制,三大模組:‌‌公益性的組織‌‌、委員會的組織和項目的組織,‌‌華為那麼大的結構如何去管理?是靠組織管理組織,靠文化管理職員,‌‌而不是靠老闆個人。小企業靠老闆‌‌,大企業靠制度,超大企業靠文化。

我們‌‌討論‌‌都是圍繞管理的創新變革,‌‌我們有這樣的文化基礎和文化積澱嗎?‌‌——國學。‌‌中國‌‌的文化是生生不息,是求新求變‌‌的文化。但最核心的內容是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此次,疫情的爆發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警示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都在變化,‌‌只不過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更清澈明晰的‌‌看到了當下的問題。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來説,‌‌這是個壞事,‌‌但是‌‌我們要學會福禍相依,‌‌轉變我們的思想,‌‌要弄明白産業的嬗變。‌‌産業嬗變是什麼?‌‌舊的産業模式結束了,‌‌新的産業模式開始了,‌‌也就是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被淘汰出局了,‌‌未來就是一個‌‌資訊文明時代。

‌‌在資訊透明的時代,這個産業‌‌就是通過智慧來進行生産要素的配置。‌‌‌‌個性化、‌‌精緻化、‌‌人性化‌‌是未來‌‌産品的發展模式‌‌也是我們‌‌商業的發展模式。把企業經營好,‌‌把公司發展好,交更多的稅,成全更多的客戶;‌‌讓你的員工‌‌因為在你的企業,‌‌能獲得‌‌更多的收益,讓家庭‌‌和諧幸福,‌‌這才是企業真正要修行的。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最大的修行是到你的崗位上,‌‌這樣才能夠修來功德。‌‌孟子説,‌‌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企業家們修身為第一要務,‌‌除了賺錢,還要有責任感、使命感,草莽時代過去了,現在要拼‌‌素質。

‌‌所以呢,‌‌三句話送給大家:第一句是人生‌‌取向要高遠。要有遠大的目標,‌‌遠見卓識,‌‌運籌帷幄‌‌。第二句是體驗要深刻。對企業‌‌、對社會,‌‌對國家要有責任和擔當,能經得起風雨。‌‌這次疫情也是場考驗,讓我們在艱苦卓絕中鍛鍊自己,成就自己。第三句是能量要充沛。大家一定‌‌要有正念‌‌、正業、正定、正精進,身體要搞好,‌‌最關鍵的是‌‌把企業文化搞好,不斷的精進,‌‌砥礪前行,百折不撓。假如把你的人生、事業‌‌當成一場修行,那麼新冠肺炎就是人生的一劫,‌‌通過這一劫,‌‌能夠‌‌讓你更加剛毅、卓絕,更加精進。

參考文獻:

①普華永道:《疫情對中國宏觀經濟影響及政策建議》,2020-02-12

②清華經管學院中國企業發展與並購重組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大中型企業影響報告》,2020-02-16

③滕泰,劉哲,張海冰.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全景透視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總量與結構分析》,2020-02-25

④徐翔.《中國經濟盤點:2019年中國經濟底盤“穩”從何來》,人民網,2018-11-22

⑤張軍.《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中華工商時報,2020-02-25

⑥《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經濟日報,2020-02-06

⑦《穆迪維持中國年度經濟預測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將是暫時的”》,中國産業經濟資訊網,2020-02-06

⑧《疫情期間 蘇寧到家業務同比增長近4倍》,證券時報,2020-02-04

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檢驗了蘇寧易購三大核心能力》,財經時報網,2020-02-06

⑪《北京出臺16條措施減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影響》,新華社,2020-02-06

⑫經濟日報.《疫情對小微企業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些國家政策都get到了嗎?》2020-02-11

⑬《多大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長?如何保增長?》,中國青年網,2020-02-17

⑭陳春花.《打造“共生”型組織要有四種境界》,鳳凰網財經,2019-04-19

特別聲明:【專家學者智“疫”】系列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中國網看點觀點或立場。如有相關疑問請聯繫文章作者。

本期責編:胡俊

作者簡介:閻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執行副院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戰略合作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