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計委今天就典型省份健康扶貧工作經驗舉行專題發佈會。國家衛計委啟動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以來,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精準施策,分類救治,將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5月底,已經分類救治貧困患者260多萬人。
國家衛計委財務司副司長劉魁表示,國家衛計委動員80多萬基層衛生計生工作人員,對全國農村因病致貧、返貧的家庭開展了逐戶、逐人、逐病的調查核實,重點核查發病率高、費用高,影響生活生産能力的93個病種,全面摸清了農村貧困人口患病的情況,確認在全國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中,有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553萬戶,共涉及734萬人。在此基礎上,及時組織對大病和慢性病貧困患者進行分類救治。能夠一次性治愈的,集中力量進行治療;需要住院維持治療的,由就近具備能力的醫療機構實施治療;需要長期治療和康復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上級醫療機構的指導下實施治療和康復管理。
劉魁説,兜底保障能夠取得良好效果,關鍵是要在充分發揮基本醫療保障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安排專項資金、依託現有的醫保制度,或者是以專項補充保險的形式,精準地為農村貧困人口再設立一道保障線。有了這道兜底保障線,才能將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才能做到超出限額部分由醫療兜底保障政策予以兜底。
安徽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于德志表示,安徽省在提高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現有保障待遇水準基礎上,實行“351”兜底保障和“180”補充醫保。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個人年度累計自付費用分別不超過3000元、5000元和1萬元,剩餘合規醫藥費用全部由政府兜底;貧困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經基本醫保等補償後,剩餘合規費用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通過“三保障”,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準顯著提高;通過“一兜底”,貧困人口年度自付醫藥費用有了封頂線和明確預期,大病有了兜底保障、住院報銷90%以上;通過“一補充”,貧困人口慢性病門診報銷可達95%左右。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江建明表示,河北省完善基本醫療加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並大幅度提高保障水準。例如,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準,門診統籌不設起付線,封頂線提高到每人每年500元。住院報銷比例從50%提高到70%,住院報銷起付線降低50%,縣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合規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由80%—85%提高到90%。建立完善門診慢性病醫療報銷政策,18種慢性病報銷比例為75%,封頂線由每年2000元提高到6000元。四種重大慢性病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封頂線提高到15萬元。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水準,取消住院醫療費用報銷起付線,封頂線提高到每人每年50萬元。(記者 白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