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政務紅黑榜

鄉鎮幹部現狀:責任重 盼認可 苦點累點都值得!

發佈時間: 2017-06-07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商意盈、李平、白麗萍、徐江善、劉夢澤 | 責任編輯: 孟超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題:“陽光殺菌”負擔輕了 時不我待責任重了——各地鄉鎮幹部群體現狀掃描

新華社記者席敏、張軍、王聖志

改革大潮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夙夜在公任勞任怨,將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落實到最基層;

脫貧攻堅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奔走在高山大川間,將貧困群眾的脫貧願望時刻牢記在心。

他們承擔著黨和國家的重托,也承載著廣大群眾的殷切希望。

這群人叫鄉鎮幹部。

“上面千根線,下頭一根針”是這個群體所擔負工作的真實寫照。他們是最直接面對群眾的黨和國家機關在基層的代表,也是各種矛盾和複雜問題輻射的聚焦點。

新華社記者近期深入這個群體中,直擊鄉鎮幹部群體現狀。

“一次陽光殺菌身心都清爽”

山東省惠民縣李莊鎮是全國繩網生産加工集散地之一,有300多年的産業歷史,當地有上千個繩網加工企業和網點。行走在李莊鎮,一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抬著頭看人的鄉鎮幹部少了,撲下身子服務的鄉鎮幹部多了。

“過去的壞毛病正在不斷丟掉。”曾在紀檢部門工作20年的李莊鎮黨委書記孫衛東説,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讓鄉鎮幹部接受了一次“陽光殺菌”,工作狀態和精氣神從未有這麼好。

在經濟發達地區,鄉鎮幹部告別了以往的“觥籌交錯”,在群眾眼中的面貌煥然一新。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黨委書記沃勇特説,現在鄉鎮幹部8小時以外的業餘生活,由“酒桌”換到了“書桌”,從比“酒力”改為比“體力”,服務群眾的精力多了。

近年來,一些出現“塌方式腐敗”的地區,揪出一批“老虎”“蒼蠅”之後,讓當地鄉鎮幹部幹事創業的底氣更足。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黨委書記李勇彪説,清理了塌方式腐敗的流毒,迎來更好的局面,心氣兒順了,勁兒就足了。

在賄選大案發生地遼寧省,賄選案經中央查處後,當地基層幹部面貌有了新變化。新民市周坨子鎮黨委書記軒維鐵對記者説,查處賄選大案拔出了毒針,這塊黑土地現在雲淡風輕,大家更有信心了。

湖南省祁東縣白地市鎮黨委書記陳一江總結了鄉鎮幹部群體的突出變化:執政理念向依法施政轉變,工作方法向“和風細雨”轉變,工作作風向從嚴從實轉變,管理方式向綜合服務轉變。

去年至今,全國各地普遍實現了鄉鎮黨委政府的換屆,有能力有擔當的人走上舞臺,為廣大鄉鎮幹部樹立了正確導向。

雲南省宣威市倘塘鎮黨委書記楊應迪説,現在鄉鎮幹部年齡結構、文化層次、男女比例更優化,團結幹事的氛圍更濃厚,每個人都希望在崗位上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

“時不我待責任重了”

每天晚上6時30分,一個名為“脫貧路上黨旗飄”的微信群就熱鬧起來。這是遼寧省西豐縣一個由476名縣鄉村三級幹部組成的微信群,唯一的議題就是脫貧攻堅。

記者從西豐縣郜家店鎮黨委書記孟曉晨的手機上看到,前一天晚上這個微信群圍繞能否種植適宜當地的棗樹來幫助群眾增收展開了熱烈討論,一直持續到晚上9時30分。

孟曉晨説,每個村都把本村的實際情況在微信群裏發佈,大家集思廣益貢獻金點子。“時間緊迫,誰也不想在扶貧工作上拖後腿。”

“扶貧攻堅等不起,搶抓機遇慢不得,基層幹部坐不住。”是很多貧困地區鄉鎮幹部的真實寫照。

雲南省尋甸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這個縣功山鎮黨委書記丁喜飛説,這裡適合種三七、丹參、當歸等中藥材,當地正在考慮鼓勵農民種植,再引進經紀人打通銷路,打下長期脫貧基礎。“找準了方向就要把精力往下沉,晚上10點之後從村裏回到鎮上是常事。”

在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加快經濟轉型的使命感讓鄉鎮幹部充滿激情。

與2016年年初制定的3100萬元公共財政收入目標相比,遼寧省撫順縣石文鎮實際完成5125萬元,主要源於轄區一個礦企鐵礦粉産量增加和價格上漲帶來的資源稅增長。

雖然超額完成目標,但石文鎮黨委書記王雲卻並不滿意,因為與其他鄉鎮相比稅收結構並不合理。今年年初,石文鎮決定引進兩家企業,發展垃圾焚燒發電和秸稈發電項目,為長久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麥坪鎮黨委書記周治説,過去鄉鎮經濟主要是以煤炭為主,黑色經濟轉向綠色經濟過程中,有些鄉鎮幹部不適應新要求,鎮上實行“能上能下”機制,讓更能幹的人走上前臺。

脫貧攻堅、促穩定、抓稅收、保民生等,每一位受訪鄉鎮幹部隨口都能説出手裏的幾件大事。記者採訪發現,各地鄉鎮幹部對自己的角色定位認識更清晰,對所承擔的責任感悟更深刻。

已擔任7年街道和鄉鎮黨委書記的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黨委書記伍建春説,鄉鎮幹部與群眾打交道最多,在群眾眼裏就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基層需要有一批像釘子一樣的鄉鎮幹部來作為黨和國家的基石。

“盼認可,苦點累點都值得”

沒有華麗的打扮,也沒有誇張的表達,記者在我國東中西部基層,見到了一大批頭髮漸白、雙手粗糙的鄉鎮幹部,言語中充滿謀經濟發展和幫助群眾脫貧的急切。

山西省婁煩縣提供的《關於婁煩縣鄉村兩級運轉經費和幹部待遇報酬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鄉鎮幹部工作成本偏高,而工作補貼不足。全縣鄉鎮幹部每天走村入戶路程平均達40公里,只能由個人掏腰包。雖然鄉鎮幹部每月有200元至400元的鄉鎮工作補貼,但不足以彌補其在正常工作中的實際開支與辛苦付出。

湖南省株洲縣淦田鎮鎮長譚震等鄉鎮幹部説,在鄉鎮工作是“5加2、白加黑、晴加雨”。有的幹部一個月回不了一次城裏的家,長期不休假更是常事。

功山鎮是雲南省尋甸縣貧困人口較多的鄉鎮。作為脫貧攻堅的直接責任人,黨委書記丁喜飛每個週末都不休息。他説:“該給這個地方留下點什麼,否則將來沒臉再回到這個地方來。”

山東省惠民縣石廟鎮黨委書記曹星偉説:“現在風清氣正是幹事創業的好時機,只要得到群眾的認可和理解,苦點累點都值得。”(參與記者:商意盈、李平、白麗萍、徐江善、劉夢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