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南水電“棄水”逐年擴大愈演愈烈
以四川、雲南為代表的西南地區是當前我國水電開發的“主戰場”。但近年來,在水電裝機迅速增長和用電增速持續低迷的雙重壓力下,四川、雲南等水電大省連續多年“棄水”,導致大量清潔能源白白浪費,企業蒙受嚴重虧損,資源地稅收銳減。
積極發展水電是“十三五”時期我國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的重要手段。部分業內人士建議,應堅定不移地實施清潔能源配置“全國一盤棋”,通過具體的政策措施化解日益嚴峻的“棄水”矛盾,確保水電行業健康發展。
供求失衡致棄水形勢嚴峻
四川、雲南是我國水力資源最為富集的地區,也是我國“西電東送”重要的電源基地。溪洛渡、向家壩、錦屏(一、二級)等一批國家重大水電項目于“十五”“十一五”期間先後立項、開建,並於“十二五”集中投産,川滇地區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大大增強。
來自四川省能源局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四川水電裝機年均增長18.1%,相當於每兩年多就投産一座三峽電站。
但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力需求隨之放緩,電力供求失衡的矛盾逐漸凸顯。四川的全社會用電量從2011年時的兩位數增長水準,急速下滑至2015年的-1.1%,這也是四川自1998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近幾年,雲南水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快速增長,電力供應能力大幅提高。但受宏觀經濟形勢和體制機制影響,自2013年開始全省電力供應由季節性豐盈枯缺轉變為全年富餘,尤其汛期大量水電棄水。
雲南省工信委的統計顯示,“十二五”期間,雲南省電源裝機快速增長,全省電源總裝機由2010年的3600萬千瓦增長至2015年的7915萬千瓦,5年間共計新增裝機約4300萬千瓦,年均增長率17%。到2016年雲南水電裝機已達6096萬千瓦,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佔全省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83.4%。與電源裝機快速增長相反的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十二五”後期雲南電力需求增速放緩,電源開發建設與電力市場培育脫節情況較為明顯。
電力供給的階段性過剩,直接導致了西南水電“棄水”逐漸擴大、愈演愈烈。記者分別從四川、雲南的能源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了解到,2013年,川、滇分別“棄水”26億、50億千瓦時;去年,兩省“棄水”已分別達到142億、314億千瓦時,而300億千瓦時相當於河北省一個月的全社會用電量。據相關方面預計,今年在雲南電網統調火電按最小方式運作、僅安排160億千瓦時發電量的情況下,水電富餘電量仍可能近550億千瓦時。
水電外送消納矛盾暗涌
記者在四川、雲南調研發現,本輪“棄水”由階段性電力供需失衡直接引發,但其背後卻是清潔能源跨區配置的能力與機制存在的諸多矛盾。
首先是發電裝機增長較快,省內用電和外送負荷小于裝機規模,電力電量供大於求矛盾突出。目前雲南發電裝機規模8443萬千瓦,預計今年底裝機8720萬千瓦左右,而省內用電和外送最大負荷不到5000萬千瓦,全省裝機可發電量超過3627億千瓦時,而省內用電和外送計劃需求2602億千瓦時,全省電量富餘1025億千瓦時。水電富餘電量近550億千瓦時。
新能源壓力加劇。2017年,四川新能源裝機仍將快速增長,預計2017年底新能源裝機將突破300萬千瓦,年電量將達60億千瓦時,四川新能源的消納問題將更加突出。由於新能源省外消納難度大,川內各種清潔能源協調發展問題越來越突出。
其次,水電外送面臨“價格陷阱”。相關人士介紹,由於電力供大於求矛盾突出,成為買方市場,市場化交易後,水電企業電價普遍低於原上網電價,不能充分體現水電等清潔能源價值。同時,水電建設成本、移民、環保等投入越來越大,水電在供大於求市場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小,水電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2016年四川省跨省跨區交易首次以市場化的方式開展。在年度交易中,發電企業外送價格為0.21元/千瓦時,價格已低於受電省市水電上網價格,同比降低近0.03元/千瓦時。臨時交易價格低至0.16元/千瓦時。
相關人士介紹,外送電價格的下降並未帶來額外的外送增量,從四川省的實際外送電量來看同比下降3.78%(2015年含錦官留川轉送電量,價格高於四川送出價格)。可以明顯看到,市場方式並不能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第三,西南水電外送通道嚴重不足且推進緩慢。“十二五”末,四川跨省跨區電力交換能力已達到2850萬千瓦,位居全國省級電網第一,但對比四川超過8000萬千瓦的電力裝機和近3000萬千瓦左右的省內負荷,外送能力依然不足。“十三五”期間,四川僅獲批一條川渝電網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最大可增加約200萬千瓦外送能力,但同期四川預計增加2000萬千瓦電力裝機。因此,“十三五”四川省“棄水”面繼續擴大已成定局。
第四,在供需失衡與外送受阻的情況下,電力本地消納也存在困難。雲南省工信委電力保障處統計,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十二五”期間,雲南省內用電需求增速逐年下降,年均增長7.47%,低於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增速,2015年全省全社會用電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5.94%,2016年持續下降1.95%。2016年的全社會用電量比2013年還少用50億千瓦時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工業用電量的下降。
在四川,省內平均用電負荷僅為全省發電裝機的1/3強,儘管去年四川全社會用電量突破2000億千瓦時,增幅創近三年新高,但也未能扭轉“棄水”態勢。
第五,中東部地區接納西南水電意願有所減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劉洋告訴記者,四川的第四條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在2013年就已經提出,並被納入“十三五”規劃,擬從雅礱江中游送電至某中部省份,但這條線路遭到落點省份反對,導致項目遲遲無法推進。目前,雅礱江中游已有兩個水電站開建,但外送通道和消納市場尚未明確,存在嚴重脫節。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陳雲輝分析,隨著經濟環境和供需形勢的變化,中東部地區出於增稅收、促就業的壓力,更傾向利用當地的火電而非接納外來水電。
清潔能源發展需全國“一盤棋”
業內人士建議,針對多數水電資源遠離我國負荷中心的現實,應繼續堅持“西電東送”戰略,並從政策層面出臺實實在在的舉措,落實清潔能源配置“全國一盤棋”。
一是協調統籌各地、各類能源建設,並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前,四川、雲南兩省均已出臺措施,嚴格控制中、小型水電項目。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石玉東認為,還需警惕一些地區盲目依靠能源投資拉動經濟,特別是建設週期短的能源項目,要避免“一哄而上”。
二是儘快打通跨區送電“梗阻”。在跨區送電能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應儘快啟動通道建設;應打破省際壁壘,將跨區送電放至更高層面協調;應出臺嚴格措施,確保網、源同步規劃建設,並要求新建項目提前落實市場空間,防止新“棄水”現象發生。
三是完善清潔能源發展的體制機制。雲南省工信委建議,國家在考核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生産總值能耗降低率時實施差異化政策,提高送電和受電省份消納清潔能源的空間和積極性。四川省能源協會秘書長、四川大學教授馬光文建議,應參照光伏、風電模式,將水電納入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和強制消納保障範圍;還要通過構建合理的市場交易方式、價格補償機制,促進清潔水電在全國範圍優化配置。
四是加快發展電能替代。加快電能替代,引導形成新的電力消費增長點,有助於加快富餘水電的消納。陳雲輝建議,相關部門應出臺政策支援在城市商業體、公共服務設施等領域開展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加快建設智慧充換電網路,推廣電動汽車、工業電爐、電蓄能調峰工程,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五是建議加大全國層面的統籌平衡,打破壁壘,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付暉等人建議,加大統籌平衡,在全國範圍內統籌火電和清潔能源建設,堅持開發與市場消納相結合,統籌水電的開發與外送,打破兩網和省間壁壘,在保證電網安全的前提下讓西部水電大省在更大的電力市場中參與水火平衡,實現水電資源在更大範圍內的優化配置和全國共用。(記者 吉哲鵬 楊迪 潘德鑫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