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法律法規

最高檢一季度發佈省部級官員案資訊16條

發佈時間: 2017-04-07 | 來源: 法制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孟超

臥室裏的西洋畫佔了整整一面墻壁,隨著油畫緩緩上升,後面暗藏的乾坤逐漸顯現,密密麻麻、一捆一捆新舊不一的鈔票堆滿了整面墻……這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製作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場景。

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劇贏得收視口碑雙豐收,而現實中檢察機關“打虎拍蠅”的力度也絲毫不落下風。《法制日報》記者今天梳理髮現,今年第一季度,最高檢共發佈省部級官員案件資訊16條,廳局級官員案件資訊52條。

13名原省部級官員獲刑

在最高檢第一季度公佈的大要案資訊中,新增立案偵查資訊22條,批准逮捕資訊22條,審查起訴和提起公訴資訊24條。

1月26日,上海、山東、河南檢察機關分別依法對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楊振超涉嫌受賄、貪污、濫用職權案,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玉焯涉嫌破壞選舉、受賄案,中共山東省濟南市委原副書記、濟南市人民政府原市長楊魯豫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3月9日,陜西、廣東、河北檢察機關分別依法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白雪山涉嫌受賄案、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原市長盧子躍涉嫌受賄案以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常小兵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檢重拳反腐“大老虎”相繼落馬。據了解,2016年,最高檢對21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立案偵查,對48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提起公訴。

“打虎”的同時,檢察機關“拍蠅”力度不減。記者通過人民檢察院案件公開資訊網查詢發現,僅2017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就公佈查辦職務犯罪資訊2500余條。

與此同時,審判端也迎來一波“審虎”高潮。據統計,2017年第一季度,已有14名原省部級官員“過堂”。

奚曉明是今年首位受審的原省部級以上落馬官員,這位昔日的大法官再次走進法庭,由審判席到了被告人席。1月10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奚曉明涉嫌受賄一案。

據檢察機關指控,1996年至2015年,被告人奚曉明利用擔任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副庭長、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副院長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案件處理、公司上市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直接或通過其家人非法收受相關人員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14億元。經審理,奚曉明被判處無期徒刑。

除奚曉明外,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黨組成員、總經理王天普,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何家成,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趙黎平,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帥廷等12名原省部級官員均已獲刑。

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換屆風氣怎麼樣,直接關係著換屆工作的成敗,影響著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3月30日,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玉焯破壞選舉、受賄一案。

據了解,鄭玉焯是遼寧賄選案的重要涉案人員之一。遼寧賄選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的第一起發生在省級層面、嚴重破壞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備受社會關注。

檢察機關在指控中披露了鄭玉焯的賄選細節。淄博市人民檢察院起訴稱,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被告人鄭玉焯為當選遼寧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採取以多部蘋果4S手機賄賂省人大代表及有關領導的手段進行拉票,利用擔任遼寧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的職權,授意多名下屬幫助其拉票,其中部分下屬採取送美元、手機、蘋果平板電腦等財物的賄賂手段拉票,共涉及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及省內11個市的76名省人大代表。

鄭玉焯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3月27日,3月7日被公訴的蘇宏章出庭受審。2011年10月,仕途長期停滯的蘇宏章,在遼寧省黨代會上當選省委常委,隨後接任省委政法委書記。

有知情人士透露,蘇宏章落馬後辦案人員從其家中搜出大額現金,蘇宏章曾經向其“上級”贈送大額黃金製品。這一細節在檢察機關的指控中也有所反映。

檢察機關指控稱,2010年至2011年,蘇宏章為競選遼寧省副省長、省委常委,先後給予相關國家工作人員金條、美元、購物卡等財物。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説,從去年起,檢察機關就介入此案並大力加以推進,此案的辦理不僅是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有利於確保換屆風清氣正,推動形成“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在莊德水看來,相對而言,鋻於剛過完春節和全國兩會召開等,一季度檢察機關“打虎”數量總體上並不算多。目前,檢察機關仍在穩步推進反腐敗工作向前發展。

莊德水預測,今年正值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檢察機關乃至整個司法機關的“打虎拍蠅”工作即將進入攻堅和總結階段,要對前期一些落馬腐敗官員提起公訴,進入司法審判程式進行審理,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彰顯司法公信力。

本報北京4月6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