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朝陽群眾”APP上線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微網志搜索指數在上線第二天陡增,有關話題閱讀量200萬次以上,網友們紛紛評論:“厲害了,我的‘朝陽群眾’!”
據介紹,“朝陽群眾”APP由北京市朝陽區警方會同相關單位研發,是一個整合警民合作、案件下發、群眾上傳的平臺。公安民警聯合民間力量,蒐集案件線索,受理可疑情況的舉報,為社會治安、城市發展、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提供更加全面的資訊化共用服務。
讓群眾成為“移動攝像頭”
“又是‘朝陽群眾’立了功!”過去幾年裏,“朝陽群眾”因多次舉報違法犯罪線索頻頻出現在警方的案情通報中,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
記者打開“朝陽群眾”APP,歡迎頁面上有“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的字樣。在首頁有要案、尋人、招領、嫌犯、車輛5個欄目,右下角有醒目的“舉報”標識,點開可見“兒童拐賣”“疑似嫌犯”“老人走失”“肇事違章”“遺失招領”“其他舉報”等分類,用戶可在註冊後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舉報。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每個要案條目下均設有“舉報獎金”。比如,“北京朝陽警方掃黃‘突襲’髮廊歌廳足療店”的舉報獎金為200元。
2015年4月,中辦國辦下發《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要進一步拓寬群眾參與社會治安防控的渠道,落實舉報獎勵制度,組織動員群眾關心、支援和參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努力提升新媒體時代社會溝通能力。
“朝陽群眾線下主體以離退休人員居多,而APP的上線符合年輕人的使用習慣,可以使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支援警方工作的隊伍中,擴大‘朝陽群眾’的群體覆蓋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傳播學院副教授劉暉説。
“朝陽群眾”APP並非警方利用新媒體發動群眾力量的首次嘗試,早在2015年,各地基層公安局就注重利用微信群開展工作。
武漢市社區民警建立若干個警民互動微信群,並在群中開展“你給我一句話,我給你獎50元”活動,設置“認認他是誰、抓獲有獎”線索徵集專欄,將轄區涉案人員視頻截圖通過微信群發佈,讓群眾成為警方的“移動攝像頭”。
去年12月,山東省寧津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通過在寧津小案偵務群、微警務群內發佈消息,僅用1個小時就幫走失兒童找到了父母。
“‘朝陽群眾’APP的上線,代表著基層警務工作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一種理念,把政府治安管理和群眾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能夠調動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讓政府和社會實現有效的良性互動。”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黃璜説。
警務APP紅火根在品質
“註冊之後為什麼還要同意訪問通訊錄?會不會洩露舉報人的個人隱私?”
“只有在朝陽地區才能使用嗎?豐臺群眾可以在APP上舉報嗎?”
“APP火起來了,會不會只是‘一陣風式’的面子工程?”
目前網友們針對“朝陽群眾”APP上線的評論雖然以調侃為主,但APP內部各項功能設置是否合理,未來能不能把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記者在蘋果手機的APP商店中搜索發現,雖然有關地方警務的APP數量不少,但下載率高、評分優秀的比例卻比較低,“註冊不上”“頻繁閃退”“使用卡頓”等吐槽比比皆是。
這不是警務APP獨有的問題。去年年初由中山大學政務APP(客戶端)研究組發佈的70個大中城市政務APP使用調查數據顯示,不足二成的政務APP在一個月內進行了系統更新,有六成三個月內無系統更新,還有少數政務APP一年以內沒有進行系統更新。而在用戶評分中,僅17.61%的政務APP被用戶評為優秀(9分以上),七成左右被評為及格,近三成的政務APP評分不及格。
據朝陽分局介紹,目前“朝陽群眾”APP仍處在上線測試階段,正式投入使用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到時會有更加詳細和完備的運營方案出爐。劉暉認為,相關部門應該針對社會大眾做好相關宣傳與公關,提高此類APP的使用效率。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與反恐學院副教授王曉偉説:“運作好警務APP,不僅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功能模組,還要通過技術手段,使其易上手、易操作。同時APP的群眾參與度和警民互動性要強,靜態的APP平臺往往不會吸引大家太多的關注。”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6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