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各地聲音

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天津 以改革促協同

發佈時間: 2017-02-22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孟超

人民日報天津2月21日電(記者衛庶、楊彥)地相接、水相連、人相親,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緊鄰,很長時間卻一直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今年2月4日,正月初八,三地主要負責人齊聚通州,簽署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在交通、生態、産業、人才、公共服務等8個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據天津武清區委相關領導介紹,事實上,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後,三地便以人才合作為突破口,實現了區域內人才引進互融互通,人才評價互認互準,人才培養共育共培,人才創業創新平臺共建共用。此次協議簽訂,更意味著這一區域將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驗田”。

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天津被賦予“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即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如果囿于局部利益,計較一時得失,‘桌子底下放風箏’,就很難協同。”天津市黨政一把手均表示,“天津必須著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懷,融入大戰略,在協同發展中定位天津角色、展現天津作為、作出天津貢獻。”

交通一體化進程快速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加速打造,(北)京(天)津保(定)核心區1小時通勤圈初步形成。成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統籌三地城際鐵路的投資、建設、運營問題。為解決困擾多年的因規劃建設不同步而導致的省界斷頭路問題,天津與京、冀分別簽署了高王、倉桑等公路接線協議。

生態環保聯防聯控不斷深化。天津市與河北省滄州市、唐山市分別簽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協議,2015、2016年每年支援資金4億元,用於當地燃煤設施和散煤治理。推動建立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與河北省達成一致,即將簽署協議。

産業發展力求規劃同圖、目標同向。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和合作共贏理念,天津與京冀兩地在聯合打造産業對接平臺、聯手搭建産業創新平臺、聯合共建新型産業鏈等方面達成共識、取得成效。2014年至2016年,京冀企業在津投資項目達到4865個,累計到位資金5226.7億元,佔全市引進內資的44%。天津企業到河北省投資項目超過2600個,累計到位資金1300多億元。

“推進區域協同,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人的協同。從天津到北京,坐城鐵僅需半小時,兩城的同城效應,就硬體來説已經不是問題,但在軟體上還需進一步探索。”天津採訪時,許多人都向記者表示,“真正的難點還在體制機制創新,如教育、醫療等一體化政策,跨省市投資、産業轉移接續等利益分配共用機制。”

“我們會把改革開放先行區建設擺在首位,進行重構性改革,破除影響一體化的各種壁壘。並且,以改革的力度參與協同、服務協同,最終受益協同。”天津市委主要領導態度堅定。去年12月16日,為有效解決引進北京企業的職工子女就學問題,天津濱海新區與京津兩市教委簽訂了《關於京籍中小學生隨遷在濱海新區就讀有關政策協議》,在濱海新區開設教育“北京班”,將在學籍管理、考試招生和學業成績等政策方面做出特殊安排。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2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