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各地聲音

浙江破解“垃圾圍城”難題獲中央肯定 將推廣

發佈時間: 2017-02-06 | 來源: 經濟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孟超

因地制宜變廢為肥

前端分類只是垃圾減量的第一步,只有抓好終端處理,才能實現資源化利用,讓垃圾“各行其道”。

從現實來看,目前垃圾分類存在“先分後混”的情況,一些地方將分好類的垃圾混同裝車,嚴重挫傷了居民的分類熱情,垃圾分類不免顯得費時費力多此一舉。而如果採用分車裝運,但終端處理依然採用混同填埋的方式,那分車的成本也相當於“打水漂”。

為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浙江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明確,浙江正以末端分類處置促進前端分類長效推進,到2020年,50%以上市縣將具備兩種(含)以上生活垃圾末端分類處置能力。

浙江各地因地制宜,垃圾分類自創“樣本”。

目前,浙江已形成機器快速成肥、太陽能普通堆肥和微生物發酵處理等模式,全省農村每年減少垃圾40多萬噸。其中,浙江獨有的機器快速成肥措施成效顯著,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配置700多台機器;微生物發酵資源化快速成肥已在500多個村莊試點。

在浦江縣鄭家塢鎮的垃圾處理站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用粉碎機將垃圾絞碎,再倒進微生物處理機器的處理倉。“經過24小時的高溫發酵,就能産出有機肥。”工作人員介紹,一台微生物處理機器,一天可以處理2噸垃圾,産生400公斤左右的有機肥原料。

與鄭家塢鎮的微生物發酵處理不同,金華市塘雅鎮因部分村莊規模較小,採用八村聯建陽光堆肥房的方式。每日可爛垃圾的投入量多,使堆肥房內持續高溫發酵,確保了堆肥品質;多村聯建,節約了30%的建設資金和70%的土地資源。

目前,浙江省各地新建太陽能垃圾堆肥房1849個、微生物發酵資源化快速成肥機器120台,垃圾車8000台,垃圾減量40多萬噸,減少垃圾運輸費用4500多萬元。

垃圾資源化産生的有機肥供不應求。金華市灃浦鎮東張村76歲的張樟彩是堆肥房的常客,家裏一畝三分地的肥料都從這裡取用。説起垃圾分類,他豎起大拇指:“垃圾分類能變出肥料,太好了。”

建章立制長效管理

無論從頂層設計、體制完善,還是資金投入、宣傳教育等角度,垃圾分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才能真正實現垃圾分類常態化。

長效保障機制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據統計,浙江省財政按照試點村數量和平均每村30萬元的補助標準實行切塊下達。補助資金由試點縣(市、區)統籌使用,專項用於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置生物堆肥設備設施購置和安裝等。試點兩年來,省撥財政資金4260萬元,農村垃圾治理工作總投入13.6億元。

為突破資金瓶頸,不少地方開始探索市場化運作。

湖州市德清縣在全國率先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的管理模式,由城鄉環衛公司統一保潔、收集、清運、處理、養護,讓城鄉環境不再“多頭管”;杭州市桐廬縣環溪村、余杭區沿山村等通過公開招標,將保潔、收運服務等委託給專業公司和人員;金華永康市不少鄉鎮、村與農戶簽訂垃圾清理和運輸承包合同,吸引民間資本投入農村環境整治……

借市場外力的同時,浙江還積極探索垃圾處理産業化,為垃圾分類長效運作創造內生動力。在桐廬,農家土肥擺上省內各大超市的貨架,一斤售價達6.6元,成了“搶手貨”。企業所得又反哺長效化管理經費,形成垃圾分類全産業鏈。

記者注意到,在垃圾分類過程中,浙江特別注重將建章立制貫穿其中,構建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機制。

2015年,省政府將“設區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50%”作為民生實事項目,對各市進行考核。杭州、寧波、紹興、金華等市已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市本級對各部門、各城區和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年度工作考核。

在衢州市龍遊縣賀田村,每一個垃圾袋都要接受“考核”。村民們把垃圾袋編號分類,貼上“身份證”,做到見袋知人。這種全國首創的垃圾可追溯制度,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責任到人。

截至2015年底,浙江已有83個縣(市、區)的4500個建制村,對垃圾進行三化處理。如今,浙江又有更高目標:力爭到2020年,全省5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達到省級標準,縣以上城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記者黃平)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