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政策解讀

2016降成本減稅5000億元 為何企業還覺得負擔重?

發佈時間: 2017-01-04 | 來源: 中國經濟週刊 | 作者: 王紅茹 | 責任編輯: 孟超

隨著曹德旺對比中美製造業成本,“降成本”在2016年年末引發諸多討論與爭論。除了探討中國企業的負擔究竟有多重外,亦有不少人生出疑問,“降成本”位列2016年五項結構性改革任務之列,這一年來,成效究竟如何?

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7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降成本仍是五大任務之一。

其實,企業的成本構成有諸多方面,在降成本過程中,企業稅費清理尤其重要。記者採訪相關財稅人士認為,相比于“稅”,各種“費”加大了企業成本支出,國家未來或將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加大降費改革力度。

降成本效果顯現,全年減稅或超5000億

2016年一年,降成本成效究竟如何?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給出了答案,他在解讀2016年1—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企業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成效繼續顯現,具體表現便是單位成本有所降低。1—11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76元,同比下降0.14元。

降成本跟減稅降費緊密相關。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2016年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2016年以來,國務院已經就減稅降費等降成本舉措進行多次部署,各部門也出臺多項政策。

在減稅方面,2016年5月1日過後,營改增在全國範圍推廣,實施半年多來效果如何?2016年1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召開營改增媒體吹風會。國家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王陸進介紹稱,2016年1—11月份營改增帶來的整體減稅已達到4699億元。此前,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12月2日舉行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運作情況政策吹風會上表示,預計2016年全年減稅超過5000億元。

具有説服力的不僅是5000億元這個數字,國家稅務總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減稅和持平企業比例高達98.7%,增稅企業僅為1.3%。

此外,還可以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尋求減稅成果。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9月單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8243億元,同比下降0.7%,這是該數據自2015年2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而在降費方面,繼2015年國務院降低社保五險中的三個險種費率後,2016年再次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初步測算,這些措施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億元。

2016年降稅清費的舉措還包括:從2月1日起,清理規範了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費項目,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負約260億元;從5月1日起,擴大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範圍;兩次降低電價,合計可減輕工商企業電費支出負擔470億元左右等。

應該説無論是減稅還是降費,一系列措施陸續出臺之後,企業的負擔應當是減輕了。但是,現實中的企業為何卻發出負擔高的感慨?

企業承擔了90%以上各種稅費

2016年末,曹德旺拋出中國製造業綜合稅負高的觀點。曹德旺表示,“中國製造業的綜合稅負比美國高35%”,認為這是中國“現在製造業踟躕不前”的原因之一。曹德旺的言論再次將中國企業稅負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引發關於30%~40%“死亡稅率”的討論。

針對“死亡稅率”的説法,國家稅務總局官網12月21日刊發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李萬甫的署名文章。文章稱,“死亡稅率”之説,嚴重誤導了社會公眾,並表示,“事實上,我國宏觀稅負近些年來一直穩中有降,特別是一系列減稅降負措施的陸續出臺,企業的稅負大大減輕。”

一位國稅系統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企業除了按照稅法要求應繳納的稅以外,還要承擔一些行政性收費,很多企業把應繳的稅和一些其他收費都合併作為企業的“稅負”來計算,造成了企業整體負擔可能較重。“比如,過去地方上修路、舉辦一些活動等,都要讓企業出一部分贊助費。這些都增加了企業的負擔。現在政府強調給企業減負,已經減少了很多行政性收費。對製造業來説,主要就是增值稅。”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國企業需要繳納10多種稅,其中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主要構成。李萬甫在文中就這兩種稅的稅率進行了分析。我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高新技術企業適用15%稅率,世界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126個國家標準稅率平均為23.7%;我國增值稅標準稅率為17%,還有13%、11%和6%的低檔稅率,實行增值稅國家標準稅率平均為15.7%。

除了稅,費也不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涉及企業稅費的種類超過10種,包括附加稅費、維護建設費、教育附加費、保障費、防洪費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等項目。

李萬甫認為,從稅負構成及承擔者來看,我國企業承擔了90%以上的各種稅費,個人承擔的各類稅費佔比不足10%。一方面是由目前我國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所決定;另一方面也使企業對稅(費)負敏感,尤其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盈利能力變弱時,企業自然會感覺稅費負擔重。

前述國稅系統人士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現在的稅法使稅收的收繳更加規範,過去可能存在一些偷稅、漏稅的情況,還有虛開增值稅發票、使用假發票等違法和不規範的經營行為,現在依據稅法規定,如果不按時繳稅,每天需繳納3‰的滯納金。這些對企業來説都是不小的負擔。此外,現在還加強了企業繳納社保統籌基金的管理。嚴格管理之後,企業想要逃避稅費就很難了。

成本下一步該怎麼降?

我國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增值稅作為流轉稅裏最主要的稅種,也是佔稅收收入最大的一個稅種。

事實上,對於進一步降稅尤其是降低增值稅率,企業界的呼聲一直很強,甚至有觀點認為,“增值稅是最大負擔,要讓社會真正感受到減稅,最好的辦法是加快增值稅改革步伐。”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主任楊志勇在《中國經濟週刊》上撰文稱,要讓社會真正感受到減稅,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快增值稅改革步伐,簡並稅率並下調稅率。他建議將增值稅的兩檔基本稅率17%和11%合併為一檔,並確定為11%以下的水準,宜定為10%左右;兩檔低稅率13%和6%合併為一檔,並確定為低於6%的水準,宜定為5%左右。稅率的大幅下調,可以讓減稅政策更加明顯,讓積極財政政策更加有力。

但也有一位小型製造業企業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他們企業一直繳納的增值稅確實是企業主要的稅種。但是“對我們來説,增值稅是價外稅,單單一項增值稅的調整對我們企業的稅負影響不大。應該把不該企業承擔的一些成本因素去掉,比如公共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費用應該由政府來承擔。另外,應該把土地使用成本、能源成本、環保成本、由企業承擔的社保費等降下來”。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當前企業負擔重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稅負的問題,是綜合負擔的問題。宏觀方面,社保體制、金融體制等都需要改革,而企業方面也需要提高附加值,來應對難以避免的成本上升。”

劉尚希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方面通過改革使企業有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降低五險的成本、制度性的交易成本。同時通過金融體制改革降低融資成本,通過物流體制改革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行政性壟斷的改革降低用人成本,通過土地制度的改革來降低土地成本。另一方面通過企業自身不斷地創新,提升自身創造附加值的能力,來擴大消化成本的能力。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