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政策解讀

三問高校社會服務:大學如何走出“象牙塔”

發佈時間: 2016-11-03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孟超

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不少參賽項目引起了行業企業、創投風投機構的興趣,可能會在將來得到廣泛應用。

作為人才和科研的高地,服務社會是大學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學如何真正走出“象牙塔”,與社會實現全方位對接?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須交出的答卷。

一問前提條件

● 大學辦學定位是否明確清晰?

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學校,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上竟有著驚人的相似;一本以上的大學,不少是研究型高校;二本、三本院校盲目效倣,一窩蜂往綜合性大學這條路上擠;應用型高校缺乏發展空間,高水準應用人才嚴重短缺……求大求全、定位不準、缺乏特色、千校一面,是高校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社會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大學要更好地服務社會,就必須改變同質化趨勢。在這方面,國外經驗值得借鑒。比如美國的一流高校特色鮮明、風格迥異,既有研究型大學,也有應用型大學,還有如紐約時裝學院、美國烹飪學院等專門學院,都培養出了大批人才。

在當前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中,引導高校明確自身定位,分清層次類型,辦出特色水準,服務經濟社會至關重要。怎樣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怎樣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準應用型地方高校;怎樣建立健全高校分類指導、分類撥款、分類評估制度……都是推動高校合理定位、特色發展需要思考的問題。

● 大學培養的人才是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高校服務社會,最根本的是人才培養。但我們現在培養的人,往往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從“高”的方面看,當今大學生對全球性的重大問題關注不夠,對科學技術創新有些乏力,對社會發展變革缺乏深刻認識。從“低”的方面看,部分學生眼高手低,實踐技能低,工作能力差,小事也做不好。如何通過教育引導學生向應用型發展,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是高等教育需要應對的挑戰。

“如果通過大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意識、造就創業本領,能夠激勵和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那麼未來他們必能成為有批判性思維和腳踏實地解決問題的建設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鄭曉靜説。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要走的路還很長:比如推動教學內容、方法的改革,注重實踐,加強高校與産業、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優化人才培養類型,提高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比重;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服務戰略新興産業、重大民生急需等。

二問科研轉化

● 科研成果與社會需求為何容易“兩張皮”?

一邊是大量科技成果“睡大覺”,一邊是渴望新技術的企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如此情形,並不罕見,正折射出當前科技成果與社會需求“兩張皮”的脫節現象。

高校科研成果只有在生産中實現了轉化,才能真正發揮出創新引領的作用,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但事實上,很多高校科研在立項時就出現很多問題,比如選題不夠“接地氣”、市場定位不明確、考核指標不清晰等,導致項目成果大多停留在紙面上,自然也産生不了經濟和社會效益。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高校科研應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具體説來,就是要求高校加大應用技術研究,要把科研重點放在關乎國家發展戰略、關乎人民切身利益、關乎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上來。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認為,要實現科研成果和社會需求的對接,關鍵要走好兩步:第一步是應用型研究要注重選題的貼近需求;第二步是技術研發出來後,要與産業進行深度的合作研發。

● 怎樣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難題?

“從樣本到展品,最後成為廢品”,對於高校科研成果,這樣的説法或許略顯誇張,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科研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脫節的困境。目前,我國高校在論文數量、專利數量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但科技成果轉化率這一指標卻一直處在較低水準。數據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30%,而先進國家這一指標在60%至70%左右。

解決科研成果轉化中的“腸梗阻”,關鍵在於調整“指揮棒”。長期以來,高校的考核評價體系往往“以論文論英雄”,重課題、重論文,輕應用、輕轉化。在這樣的導向下,許多科研人員傾向於選擇容易發論文的課題,而並不在意立項能否實現後期轉化。加之從事科技成果轉化週期長、投入大、風險高,自然更是沒人願意用心於此。所以,調整科研評價標準,激發高校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國家打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組合拳”:去年,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正式實施;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若干規定,國辦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在下放科技成果轉化處置權、科技成果收益留歸科研單位、大幅提高科研人員的獎勵比例等措施下,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障礙正在逐步破除。

三問智庫建設

● 如何擰幹智庫發展中的“水分”?

隨著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推進計劃的逐步實施,高校智庫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新時代:創辦《高校智庫專刊》和“中國大學智庫論壇”、設立首批42個國別和區域的研究培育基地、累計提交諮詢報告4萬餘篇……然而,在喜人的形勢之下,高校智庫也存在著一些“水分”,真正有分量、有影響的智庫還很少。

“看到中央對於智庫發展建設的重視之後,似乎在一夜之間,涌現出了眾多的智庫。一些智庫評估機構也紛紛興起,在還沒搞清楚智庫的戰略定位、運作模式、治理結構的前提下就開始盲目排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認為,高校智庫與一般性大學之間是有區別的,“如果圖一時熱鬧,混淆了基礎研究和政策對策研究之間的區別,把所有高校都變成智庫,那將是智庫建設的悲劇。”

專家們認為,在智庫建設中,百花齊放固然好,但朵朵鮮花還需有特色。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智庫應當有明確的自身定位,警惕亂貼標簽、一哄而上、只做表面文章的現象。只有站在國家發展的全局,潛心研究國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核心和瓶頸問題,高校智庫才能發揮自身優勢,為政府提供專業客觀、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議。

● 如何實現“廟堂”與“江湖”之間的有效對接?

學者們指出,作為國家“智囊團”,高校智庫要想真正為改革和發展凝聚力量,提供高品質的咨政服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環,就是如何將“智力”優勢轉化為“治理”效果,實現“廟堂”與“江湖”之間的有效對接。要實現這樣的對接,首先要厘清高校智庫的特點。一方面,智庫研究不同於純學術,不能一味依賴邏輯思辨,糾纏理論學理,而是要“接地氣”,牢牢把握中國國情和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另一方面,智庫研究不同於商業化項目,必須站在服務國家決策的高度想國家之所想,絕不能成為個別利益集團代言人。

要讓政府對高校智庫“信得過、用得上、想得起、離不開”,關鍵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創始人王榮華認為,智庫研究的問題必須是“真問題”,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是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而這種“真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靠的是沉下身子、實踐調研,然後進行系統性的思考,最後才能提出具戰略性、宏觀性與前瞻性的決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