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政務紅黑榜

環保部揭污染企業造假:環境監測儀放礦泉水瓶裏

發佈時間: 2016-10-19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孟超

一家企業竟然把環境自動監測儀的探頭放在礦泉水瓶子裏,得出了一張“漂亮”的污染物處理記錄表。治理造假的秘密被揭開後,該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因涉嫌偽造監測數據被移送公安機關。

環保部近日發佈的環境違法案件的相關資訊顯示,今年1~8月,全國各級環境執法機構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犯罪的案件1172起,同比上升14%。環保部今天還披露了多起企業造假的細節。

4月,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的工作人員在對福建馥華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這家企業排污口的監測數據總是會出現突然變化再平靜的狀態,執法人員懷疑這家企業的污染治理存在貓兒膩,現場儀器被動了手腳的可能性較大。

執法人員幾天后對這家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執法人員發現,該企業總排污排口的自動監測設備的採樣管路已被人為斷開,本該連接在污水處理池中的監測探頭,卻被放入了一瓶裝著清水的礦泉水瓶中。也就是説,自動監測設備監測的水樣不再是處理池中的污水,而是礦泉水瓶裏的清水。該企業偷梁換柱輕鬆實現了監測數據的達標。

環境執法人員介紹説,這家企業除變更為礦泉水瓶中進樣外,還人為對採樣管路進行封口,可以推斷其並非是短期行為,具有長期實施的主觀動機,不是僅“不正常運作監控設施”,而是“弄虛作假”。

5月5日,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會同長樂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對長樂市富平印染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發現污染源監控系統採樣管路已多處堵塞,COD監測儀器無法取到水樣,而是反覆從測量儲樣瓶中取水樣。

企業的監測記錄顯示,該企業污染物排放的濃度變化很小,執法人員認為,數據有異常,便對儲樣瓶水樣進行調查。

執法人員在該企業總排口同時採集了兩瓶水樣,分別用企業的現場線上儀器和實驗室進行分析,發現兩者監測結果相差較大,推斷該企業涉嫌偽造監測數據。

進一步調查發現,該企業放任自動監測儀無法取水樣是有目的的。監測儀無法自動從排污口取水樣,就得靠人工排污口提取水樣放入儲樣瓶後再進行檢測,這一過程就留下了造假的空間——企業不再往儲樣瓶中加出水口取得的水樣,而是往儲樣瓶中添加濃度較低的污水,這樣既輕鬆實現達標,也很難讓人察覺其造假行為。

長樂市環保局認定,該企業的行為屬於對污染源監控設施採取人工干擾的方式,達到偽造監測數據的目的,相關人員涉嫌偽造監測數據,已被移送公安機關。

有的違法企業是通過篡改數據來實現排放達標的要求,而有的企業則是通過暗管偷排實現污染的“暗度陳倉”。

4月8日晚,浙江省嵊州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在對浙江聯興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在排放口污水管管口接了一根白色水管,未經處理的廢水通過該白色水管,繞過了自動監測設備,直接排到了周圍的窨井裏,而向外界排放的污水嚴重超標。嵊州市公安局依法對該公司法人代表金天方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調查,並於5月24日作出行政拘留5天的決定。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説,今年1~8月,全國共查處各類案件9932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448件,罰款數額達48836.54萬元;查封、扣押案件4456件;限産、停産案件1884件;移送行政拘留1972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172起。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區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據介紹,201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等都成為環境執法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