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政務 > 政務資訊 > 政策解讀

基層"碩鼠"腐敗:從"孤兒費"到"扶貧羊" 啥錢都佔

發佈時間: 2016-08-2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任瑋 蕭海川 劉鄧 | 責任編輯: 孟超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新媒體專電 題:“孤兒費”“扶貧羊”都敢動——盤點基層“碩鼠”腐敗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任瑋 蕭海川 劉鄧

該發的補貼不發,該給的農資沒給,反之利用手中職權或工作便利肆意侵吞貪佔惠民補貼、困難救濟、扶貧款項等,以此中飽私囊、優親厚友……根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數月的通報來看,在一些地方、部門、單位,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還呈現易發多發態勢。

從“孤兒費”到“扶貧羊”:肆意伸手啥錢都佔

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將“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作為今年的七項主要任務之一作出部署。根據中紀委網站的數據,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已達1000余起。

截留挪用,攤派剋扣。從查處的案件看,一些基層幹部將土地徵用補償款、農村低保、危房改造補助款甚至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等肆意截留,“專款他用”。比如,黑龍江省日前通報當地一村在發放泥草房改造補助款時,挑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每戶截留500元,用於車費、飯費等支出。更有甚者,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鎮北坡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截留6戶貧困戶的30萬元精準扶貧貸款到自己賬戶。此外,還有一些村鎮幹部在有關部門已經撥付專項資金的情況下,違規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收費。

虛報冒領,騙保騙補。通報案例中,利用手中職權或工作便利,以虛開虛報、冒名頂替等方式騙取惠民資金、低保、醫保及各類津補貼,“劫公濟私”、優親厚友的現象多發。比較典型的案例有,寧夏西吉縣一村黨支部原書記和村委會原主任,分別違規給自己及家屬辦理多個低保指標;河北唐山市灤縣一鎮衛生院通過編造虛假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住院病歷,套取新農合資金共計220余萬元,入衛生院賬。

吃拿卡要,“任性”用權。在通報中,黑龍江、天津、湖北等地都出現過一些基層執法、監管部門或行業工作人員等,利用手中職權,刁難群眾、吃拿卡要。比如,哈爾濱市香坊區建築街道辦事處一安全監督員多次到轄區內某網路會館執法檢查,並向經營者李某索要1000元。李某未滿足其要求後,他又以其他事由相威脅。近期,還有福建省長泰縣衛計局兩名幹部違規檢查一家麵包店2個多小時,無償食用數十元麵包酸奶後表示會經常來檢查。

“雁過拔毛”,啥錢都佔。從農機補貼、養老保險到孤兒費、撫恤金,困難群眾、弱勢群體的“保命錢”等在一些地方屢屢遭到“揩油”和“打劫”。特別是在一些農村貧困地區,常有扶貧資金和物資被“碩鼠”瓜分,“劫貧濟私”。典型案例有,湖南永州藍山縣一村黨支部書記自2011年起連續4年私吞一對孤兒的基本生活費5.2萬餘元。另外還有一起扶貧腐敗窩案,江蘇省泗陽縣潘集村村主任夥同民調主任、助理會計、計生主任、村民組長等人將134只扶貧羊截留私分。

“位低權大”、監督真空等致“微腐敗”多發

從多地查處的案例來看,這些“碩鼠”官位不高,權力不小,貪慾很大。從鄉鎮幹部到村官,從農林水牧到扶貧部門,他們瞅準機會就想方設法侵吞偷佔。一些廉政專家表示,基層“微腐敗”現象是基層治理機制運作不暢的一種表現。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基層黨員幹部被賦予的職能與可供調度的資源之間,並不均衡。同時,基層黨員幹部看似受到多重制約,包括從上而下的問責與自下而上的監督。但由於職務較低、人數眾多,實際極易處於監督的“飛地”。

通過查處的案件可以發現,基層幹部尤其一些基層農業管理部門、鄉鎮幹部和村幹部手中的權力不斷增大,一些幹部“黨、政、財”三權獨攬,但相對應的監督卻沒有跟上。

“一些人長期在基層的關鍵崗位工作,掌握著某些領域的‘絕對權力’,利用手中權力尋租、斂財輕而易舉。而部門內部不敢監督,上級監督又流於形式,必然走向腐敗。”一位基層紀檢幹部坦言,這種情況在農村表現得更為突出,權力往往集中在村支書、村主任等少數人手中,村內監督軟弱乏力。

“村務公開缺乏規範,監督缺失,真正有能力、有意願關心村務的人多數外出打工,而留在村中的老幼婦對村務缺乏必要的時間、精力去關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教授何增科等人説,還有些群眾即使遇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但迫於村幹部在當地的權勢,也是敢怒不敢言。

另外,從各地通報的案例來看,部分地區在涉農資金的支付、管理上也存在漏洞,管理監督機制存在不同程度的“空轉”現象。村級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也為村幹部貪污、截留涉農資金、侵吞集體資産留下了隱患。

還有些廉政專家認為,微腐敗易發的村幹部一級,村幹部不是國家公務員,待遇較低,法制意識和規則意識較弱,“幹得多掙得少”也讓一些人滋生了“貪點佔點理所應當”的心理。

扎牢“制度之籠” 約束“絕對權力”

“打‘虎’拍‘蠅’,‘老虎’雖大卻離人們稍遠,‘蒼蠅’雖小則讓群眾更有痛感。”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主任譚建認為,與曾身居要職的“大老虎”相比,“蒼蠅”主要是分佈廣、數量多、直接與百姓接觸。蠅貪所侵害的是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侵蝕的是執政黨的群眾基礎與執政基礎。因此,下大力氣遏制、杜絕群眾身邊的腐敗,勢在必行。

一些廉政專家表示,基層反腐敗要紮緊織密制度的籠子,完善規章制度,規範用權行為。一方面實現對權力的“減、控、分”,另一方面推進陽光透明的制度建設和執行,充分利用網路等多種渠道加強黨務、政務、財務等的公開公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涉農資金、民生資金等的管理、審計工作。同時,培養專業的基層監督力量,更好地發揮村民監督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監督作用,促進權力在陽光下公開運作,不給貪腐留可乘之機。

“根治這些繚繞在百姓周圍的‘蠅貪’,首先要抓準,其次要打狠,並加強預防震懾工作。”譚建表示,保持高壓反腐態勢,切實按照黨紀國法秉公處置責任人,以有力的懲治形成震懾“微腐敗”的氛圍。

他建議,通過典型案例梳理出違法違紀的規律,針對容易滋生“蠅貪鼠害”的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加大預防和打擊力度。同時填補權力運作的漏洞,提高制度的嚴密性,最終形成監督權力的長效機制。

“解決‘蠅貪鼠害’,既需要常規的監管、懲處手段,也需從基層治理角度著手斬草除根。”莊德水説,加強誡勉談話、給予黨紀處分等懲戒手段,仍偏于應急性的解決方法。從長遠看,實現基層治理的自我發展與完善,方為扭轉基層政治生態的治本之策。

他認為,基層面臨的情況複雜多變,除抓牢黨章黨紀等硬制度建設外,應積極重視發掘鄉規民約等“軟制度”,發揮它們的約束和治理作用。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員幹部的選拔,將執紀問責的關口前移,多種途徑選拔、選派優秀人才,幫助基層幹部更新換代,加強基層自我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