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魂斷鰲頭》在長安大戲院上演。(主辦方供圖)
6日晚,莆仙戲《魂斷鰲頭》在長安大戲院圓滿落幕,兩個多小時的演出,觀眾看得如癡如醉;謝幕時,掌聲歡呼聲如潮。該劇是中宣部、文化部共同主辦的“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開場戲,由福建省仙遊縣莆仙戲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選送,演繹了一個發生在晚唐科場腐敗背景下的愛情悲劇。
《魂斷鰲頭》由著名劇作家鄭懷興在1982年創作完成,抨擊了晚唐科場的腐敗與黑暗,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講述晚唐時,當權者勾結主持科舉考試的官員進行暗箱操作,科舉這條選拔人才的流動渠道不再暢通。女主角陳玉娥與表兄王長卿青梅竹馬,卻被主持春闈的禮部侍郎沈知章看上。陳玉娥為了讓王長卿中舉,不得不屈從父命,允下此親。陳玉娥上花轎時,得悉王長卿高中狀元的喜訊,悲喜交集,口吐鮮血;誤以為表妹背盟負約的王長卿一悉隱情,悲慟萬分,寧願用一頂狀元帽,贖回表妹一縷魂……該劇劇情一波三折,曲調悠揚醇厚,角色個性鮮明,有觀眾表示自己紅了眼眶,還有觀眾表示“原汁原味,非常精彩”。
莆仙戲是福建的古老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流行于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唱腔豐富,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的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魂斷鰲頭》只是福建地方戲曲的一個縮影,它彰顯了加強地方戲保護、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實際成效。近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地方戲曲藝術的保護,于2015年出臺了《關於傳承和弘揚福建戲曲的若干意見》,實施了一系列保護傳承地方戲曲的政策措施,持續加大對地方戲的扶持力度,重視基層院團對於戲曲的傳承發展。福建省文化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及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保護、傳承和發展地方戲曲藝術,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演出積極性,激發文藝院團的活力,促進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復排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努力攀登藝術高峰。
據悉,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歷時12天的福建百折傳統摺子戲展演將於7月20日至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各大劇院舉行,包括眾多基層戲曲院團在內的39個劇團、137個經典傳統摺子戲將輪番登臺亮相(涉及劇種16個),將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傳統摺子戲會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