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江禮記 > 春節 新聞詳情
端午節粽子是給屈原吃的嗎 ?大詩人聞一多認為不是
發佈時間 | 2023-06-21 14:43:3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謝屈原”環節。

  這位愛國詩人在四溢的粽香中被一代代人反覆咀嚼、紀念。不過,你有想到過,古人一開始往水裏扔粽子是給屈原吃的嗎?

  端午起于屈原——你可能一直被古人這個傷心而美麗的傳説迷惑了。

  首先站出來發言的,是大詩人聞一多先生。

  01

  説起聞一多,我們往往先想到他的詩、他的《最後一次講演》,卻很容易忘記,他本來是一位教授,一位學者。尤其在中國神話學領域,聞一多確是大佬一枚。

  他認為,端午起于屈原,其實是一個誤會。

  要澄清,首先得找到誤會的源頭。端午起源於紀念屈原一説,目前所見的文獻最早出現在南北朝。其實,這個時候距離屈原投江已經過了800多年了。

  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中,説有一回屈原魂魄顯靈,對祭祀他的楚人提了個小建議,説你們用竹筒裝米扔到水裏紀念我的時候,可以用毒楝葉塞住,用五彩絲捆牢,這樣蛟龍就會被嚇走,不會再偷吃粽子了。

  抱石投江,祭品還要被蛟龍偷吃,屈原實慘。

  不過,細心的聞一多發現,這段話裏卻隱含著關鍵資訊。

  “但常所遺(粽子),苦為蛟龍所竊。”為什麼不提魚鱉偷吃,卻單説蛟龍?他想,有沒有一種可能,端午節的粽子一開始就是給“龍”吃的呢?

  經過對相關史料“地毯式”的考據,聞一多發現,端午節的各種風俗傳説與“龍”有關的非常多。

  比如,唐傳奇集《異聞錄》中,就有一個端午日鑄盤龍鏡的傳説。天寶年間,揚州有一老道旁觀鑄鏡,忽然説自己有能使真龍現身之法,人們按其説法,在五月初五到揚子江心鑄成了一面盤龍鏡,縱橫九寸,青瑩耀日,背有盤龍栩栩如生,一鑄成就聽聞龍吟一陣,竟有祈雨的異能。

  《後漢書》裏紀念介子推的故事裏也可窺得龍的影子。相傳并州(今太原等地)為紀念那位“自割腿肉”的賢士介子推,有“龍忌”日的寒食傳統,另外一説則就在端午。而且介子推的故事中又有《龍蛇歌》,其詞見於《呂氏春秋·介立篇》。

  除了真龍、蛟龍外,還有“龍子”。相傳漢武帝時用守宮製成的一種保證貞操的秘藥是在端午日制的,而守宮又名龍子。

  《水經注》中,亦有端午日“魚化龍”的傳説:“按正光元年五月五日,天氣清爽,聞池中槍槍。若鉦鼓聲,池水驚而沸。須臾雷電晦冥,有五色蛇自池上屬於天,久之乃滅。波上水定,唯見一魚在,其一變為龍。”

  總之,從這些習俗和傳説看,端午和龍的密切程度要遠遠超過端午和屈原的。這讓我們似乎摸到了端午和龍冥冥之中的聯繫。

  那麼又都是誰在祭祀?為啥要祭龍?

  聞一多進一步發現,端午習俗的發源地域,很可能是在吳越。

  在吳越之間,本來就有不少傳説,説端午節是起源於伍子胥或勾踐。反正,和吳越人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競渡與食粽的傳統離不開河港、稻米,這二者恰好都是南方的特色;吳越號稱水國,競渡本是吳越一帶的土風;關於端午的記載,最早沒有超過東漢,而事實上吳、越一帶的開闢也是從這時開始的……

  更重要的是,吳越之地有祭祀龍圖騰的傳統,進一步證明端午是龍的節日。

  吳越人有“斷發文身”“彩絲係臂”等習俗。文身,文的是龍圖騰,為的是看上去使自己像龍子,防止被蛟龍所害。

  《吳越春秋》記載了吳越的龍蛇城門:“越在東南,故立蛇門以制敵國。吳在辰,其位龍也,故小城南門上反羽為兩鯢鱙,以象龍角”,可見吳越之地確有明顯的龍、蛇圖騰痕跡。

  至此,聞一多先生得出結論——端午其實是個龍的節日,起源於古代龍圖騰祭祀,且在時間上遠遠早于屈原。

  古代南方等地原住民斷發文身、撒米投粽、龍舟競渡,都是在取悅圖騰神,説白了就是求龍保祐,祈求安康。

  不過,聞一多覺得最初的祭祀狂歡卻是喜中帶悲。“這一切,表面上雖很熱鬧,骨子裏卻只是在一副戰栗的心情下,吁求著生命的保障,所以從冷眼旁觀者看來,實在是很悲的。這便是最古端午節的意義。”

  02

  聞一多先生的“祭龍”説,為學界研究端午起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以後的學者又做了不少研究考證。但畢竟時間太久遠,端午的起源,至今仍是眾説紛紜。

  大致上,目前有這麼幾種説法:

  (1)紀念先人説

  這是最廣為流傳的一説。端午節要紀念的歷史人物可謂“扎推”了。

  除了最主流的紀念屈原投江一説,相傳端午人們還會紀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等人。

  晉國賢臣介子推為晉文公“割股充饑”,後被晉文公不慎火燒“抱樹而死”,後人也以寒食節紀念他;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劍自盡,死後屍體被投入錢塘江,於是江浙滬一帶五月初五逆流而上“迎濤神”;曹娥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種種説法,都是文化習俗與當時當地不同的人文背景相結合産生的結果。

  (2)驅瘟避疫説

  看到這裡,可能你想説,端午又不只有龍舟和粽子,艾草、香囊、雄黃酒哪去了?

  別急,這就説到了。

  民俗學家鐘敬文認為“端午節的初始之意當是驅瘟、除邪、止惡氣。”何為“惡氣”?原來,古人把農曆五月看作“惡月”,因為五月往往高溫潮濕,毒蟲出沒,加上古時醫療水準落後,疾病多發,而端午逢“雙五”,就成了惡月惡日。

  是故,古人想出了採艾草、戴香囊、喝雄黃酒、貼五毒貼等一系列防疫“消殺”民俗,用來避邪驅毒,祈禱健康。

  賽龍舟起初或許也是為了避瘟送災。宗教學家、民俗學家江紹原在分析歷代競渡文獻後,認為端午的重要習俗——競渡,本來是一種用法術處理的公共衛生事業,起源於送災。

  (3)夏至説

  俗話説“夏至端午前,必定是豐年。”今年夏至與端午罕見相連,是為百年奇觀。

  但萬一端午和夏至根本就是同一天呢?

  古籍中,有不少把今天的端午習俗劃為夏至日活動的。記錄楚地風物故事的《荊楚歲時記》裏,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而是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隋代杜臺卿在《玉燭寶典》把競渡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歲時風物華紀麗》裏,更是直接説端午“日葉正陽,時當中夏”,處於夏季正中,和夏至日相符。

  於是,一些學者認為,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後來才逐漸演變成兩個日子。

  (4)季節適應説

  人類學家李亦園在“夏至説”基礎上提出了“季節適應説”,認為端午有著傳達著季節變化的意義。

  在中國西南貴州的施洞、鎮遠等地,有著“大端午”和“小端午”之分,“大端午”是指農曆五月廿五前後數日,而“小端午”才是五月初五。可見端午節在時間上具有雙重內涵:從時間、季節上來説,可以是五月內的一段時期;但作為一個儀式,則為定日。

  無論端午是一段時期還是定日,都與夏至有著密切關係。為了適應夏至這一至關重要的季節轉化,人們通過對龍、水神的信仰活動來應對洪水頻繁的問題,通過中醫藥的方法來防治蚊蟲、疾病侵害人體,也就形成了風俗多樣的端午節。

  03

  端午起于屈原大約是不能成立了。而聞一多先生希望在澄清之後,仍能告訴孩子們人性之真。

  賽龍舟、包粽子,無論是為了悅神乞生還是驅邪避疫,時至今日,它們的意義早已淡去。唯有其中蘊含的“生”這一字,亙古未變。

  聞一多先生説道:“不管是戰國,還是現在,僅僅求生的時代早過去了,端午這節日也早失去了意義。從戰國到今天,應該是怎樣求生得光榮的時代,如果我們還要讓這節日存在,就得給他裝進一個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意義。但為這意義著想,那有比屈原的死更適當的象徵?是誰首先撒的謊,説端午節起于紀念屈原,真是佩服他那無上的智慧!”

  “端午,以求生始,以爭取生得光榮的死終,這謊中有無限的真!”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單予晴 記者 陸遙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