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江禮記 > 春節 新聞詳情
在千年古城過端午是一種什麼體驗?
發佈時間 | 2023-06-21 09:21:33    

   五月五,過端午。

  端午節不僅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瑰麗遺産之一。而在嘉興人心中,端午不僅是傳統的延續,更被賦予了不同的時代意義。

  論古,嘉興端午習俗具有“吳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鄉澤國”的深厚背景,凸現了江南水鄉獨特的傳統文化,吃粽子、賽龍舟、插菖蒲、挂香囊等傳統習俗,歷經千百年傳承演繹,蔚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觀;

  説今,嘉興是全國首個“中國端午文化研究基地”,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已經跨入第17個年頭,“嘉興端午·中國味道”這張城市文化金名片已享譽國內外。因嘉興端午習俗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也是國家批准同意保留的地方傳統文化節慶。

  一年一度,慶典重啟。6月21日,“舞動子城·歡樂端午”舞龍舞獅演出暨2023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開幕式將在嘉興子城遺址公園舉行。今年的嘉興端午,有哪些打開方式?傳統節慶怎樣推陳出新聚起人氣?嘉興傳統文化又該如何打開世界格局?

  在千年古城遇見嘉興端午

  在千年古城過端午節,是一種什麼體驗?今年,來嘉興就有機會感受。

  前兩年,嘉興的端午民俗文化節開幕式與賽龍舟活動同時同地舉行。但今年,這一傳統被打破了,嘉興首次將端午民俗文化節開幕式放到了子城遺址公園,並首次舉辦端陽大集,開幕式當天還將有舞龍舞獅團隊分時段沿子城廣場巡遊展演。主辦方還特地準備了“漢服之夜”活動,主打沉浸式體驗端午民俗。

  想像一下,當你身著漢服穿梭在千年古城中,喜慶歡騰的表演隊伍穿越城墻一路遊行,鑼鼓喧天中人潮涌動,古老的街道兩側,有茶寮,有酒家,有展示宋韻文化、端午習俗、節令美食的集市,還有隨處可見的五彩香囊洋溢著節慶的氛圍,仿佛夢回千年,下一秒便穿越到了古時的嘉興城……以這樣的方式打開嘉興端午,的確令人期待。

  嘉興子城距今已有1790年的歷史,曾長期作為嘉興城市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是國內罕見的、保存完好的、演變脈絡清晰的縣、州、府衙署遺址。子城,作為嘉興歷史發展的“活字典”,演繹出了嘉興城市的發展史,是嘉興的根脈所在,也是所有嘉興人心中抹不去的“硃砂痣”。

  讓千年古城與端午民俗相遇,這樣的創新融合了古今,既是對璀璨歷史文脈的傳承,也讓嘉興的千年古城和端午文化煥發出全新的時代氣息。在文化地標建築裏辦活動,尤其是節慶活動,在國內外屢見不鮮。如新加坡的柔佛州,就會在柔佛古廟舉辦"百年遊神會";俄羅斯會在冬宮博物館的外墻上舉行大型的燈光表演,慶祝聖彼得堡的燈節;北京故宮也連續多年舉辦元宵燈會。

  文化如水無聲,連接起嘉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嘉興的“兩個文化”——歷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遠流長,7000多年的“江南文化之源”馬家浜文化在這裡起源,一抹文化青,一船紅中國,賦予了嘉興人民深厚的文化淵源和堅實的文化自信。在傳統節俗中挖掘歷史文脈,從先民的生活中擷取煙火氣息,嘉興人對端午的重視,正彰顯出一種極具生命力的文化自信。

  嘉興人重視喜愛端午,亦有典可尋。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嘉興是吳越交戰之地,吳國大將伍子胥曾在這裡屯軍練兵,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説。嘉興端午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紀念伍子胥。清初嘉興詩人朱彝尊在《午日吳門觀競渡》一詩中寫道:“勝日銜杯罷,輕舟解纜初;盡傳迎伍君,不比吊三閭。”可見嘉興的端午競渡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且規模不亞於楚地的吊屈原。此外,嘉興的龍舟競渡習俗在《秀水縣誌》、《煙雨樓史話》、《古禾雜識》中也都有記載。

  近年來,嘉興不斷加大對端午民俗的傳承與保護力度,把挖掘傳統資源、傳承端午民俗作為己任,並與時俱進不斷賦予其時代新意,把一個節日辦到了群眾心裏,也打響了品牌。曾有媒體這樣評價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以直觀、新潮的方式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不斷豐富精神富有的脈絡肌理,讓群眾擁有更多可知、可感、可及的‘精神富有’。”

  用傳統節慶點燃市場活力

  一場節日活動,怎樣才算得上成功?

  很多地方的傳統節慶活動,總免不了落入俗套,策劃一整年,熱鬧三五天。但嘉興不同,以端午民俗文化節,帶活文化産業,嘉興不斷激發節慶活動的經濟效應。

  2019年,結合長三角一體化,嘉興首次與長三角區域部分城市和大運河沿線城市聯動,推出運河城市美食嘉年華,吸引來自蘇、魯、冀、津等10個運河城市的老字號、特色美食進行集中展示; 2020年,嘉興市商務等部門組織的“雲上端午·品質嘉興”活動,聯合五芳齋、真真老老等粽子企業開展線上直播帶貨,僅兩周就實現銷售突破8100萬元;2022年,嘉興活動採用多平臺直播和短視頻方式與網友共用,開幕式首次得到了人民網、新華網等10家媒體同步直播,觀看量累計600余萬,網路話題閱讀量約5643萬。

  舉辦節慶活動,發展“節慶經濟”,其實是將文化資源變為文化資産的一種嘗試。之所以能成功,一是基於廣泛的文化認同,能吸引數量龐大的參與者,二則是活動契合了當下消費者的文化新需求。國外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今年3月,全球7億人共同慶祝愛爾蘭“綠帽節”的話題曾衝上熱搜。愛爾蘭都柏林以“一個世紀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了為期四天的節慶慶典,吸引了數千名參與者在這一天跨越國籍,同城匯聚。當地華人也在慶典當天組成了百人方陣參與其中,以舞龍、太極功夫、歡慶鑼鼓等獨具中國特色的方式慶祝節日。

  用傳統節慶活動,點燃市場活力。這幾年,嘉興持續打響端午民俗文化節這一節慶品牌,發展“節慶經濟”,努力將本土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做成了一道“生産力大菜”。秉承“中國端午·嘉興味道”這一以貫之的主題,嘉興將端午民俗文化節辦得既有“儀式感”,又有家鄉味,堅持面相大眾,守正創新,將一個慶典煉成了端午流量的“收割機”。

  今年,創新依舊。“我們要打造一場民俗盛宴,一個文化盛會。”嘉興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説。今年,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重點突出傳統民俗文化、群眾喜聞樂見和廣泛參與性,將分“主打活動”“部門聯動”“市縣聯動”三大版塊,共舉辦20項活動。除了延續龍舟競渡和踏白船、裹粽大賽、香囊展示、文博會等品牌活動外,同時還創新了舞龍舞獅巡演、非遺戲曲音樂展演等活動。

  市縣聯動,精彩加倍。嘉興各地將陸續推出南湖子胥廟會、第十二屆中國摜牛爭霸賽、秀洲運河美食嘉年華、嘉善田山歌展演、平湖長三角龍舟“鬥牛賽”、海鹽端午國潮展演、海寧運河龍舟賽、桐鄉民俗風情活動,讓歡慶端午的氛圍席捲全城。

  文化“軟實力”是一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節慶經濟”與文化生産力互為支撐,唯有做強文化産業,才能更好地釋放“節慶經濟”的動能。舉辦節慶活動,提升的不僅是城市影響力和人氣指數,更在無形中為城市積累了一大筆“隱藏資産”。如嘉興在2016年設立文化産業博覽會,經過7年的培育發展,日漸成為嘉興、浙江的重要文化名片。今年的嘉興文博會以“中國古鎮看嘉興”為睛,圍繞“文旅融合 活力禾城”,構建全城聯動、全民互動、線上線下一體的辦展模式,全景展現嘉興文化精神。

  近年來,嘉興文化産業緊緊抓住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充分利用了獨特的位置、文化和産業要素優勢,深入挖掘了豐富的古鎮資源,打響了烏鎮、西塘、濮院、鹽官等“中國古鎮看嘉興”品牌,並充分發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舉辦地的優勢,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加快推動文化産業發展成為“千億級”産業,文化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大踏步前進。

  以世界眼光打開文化格局

  文化因交流互鑒而多彩。

  多年來,嘉興端午持續打響“國際品牌”。每年,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上,都有外國友人的身影。龍舟競渡賽上,來自加拿大、義大利、巴拿馬、美國等世界各地國際友人組成一支龍舟隊,在水上展英姿;來自俄羅斯、匈牙利、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家的國際友人,來到嘉興體驗了海寧皮影的魅力;來自斯洛伐克、新加坡、土耳其等國家駐滬總領館的朋友們,到嘉興海鹽南北湖看龍舟賽,體驗古琴文化;還有每年必不可少的裹粽賽,讓外國友人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從中國的,到世界的,中國端午,這個延續數千年的傳統節日,在嘉興不斷被傳承發展,演繹出一股與時俱進的精神氣,展現出嘉禾大地獨具一格的文化內涵和城市魅力。也正因此,嘉興之美,為世人所見。

  在嘉興,一些風景延續千百年:海寧潮“一線橫江”,堪稱天下奇觀;“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烏鎮,讓人生出“來過便不曾離開”之感;在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你能一眼看盡春秋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築、現代的人;

  在嘉興,一些地標深入人心:一座天籟閣,串起“半部中國書畫史”,背後的主人嘉興項氏家族,可説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不相伯仲”;嘉禾八景,穿越舊時光,取自然之美,化文人之風;長虹橋、長安閘、西水驛碑、月河歷史街等古跡猶如顆顆珍珠,點綴嘉興水鄉之美。

  通過一個節慶活動,來認識一座城市。這樣有趣的相遇,總是令人印象深刻。如吉林的查幹湖冬捕,讓人在獵魚狂歡中,領略東北松花江畔的風光;又如洛陽的牡丹文化節,在花開花落間訴説這座隋唐古城的千年變幻;再如青島國際啤酒節,融旅遊、文化、體育、經貿于一體,堪稱亞洲的啤酒盛會……節慶活動的活力和魅力,不容小覷。而嘉興,借助節慶品牌效應,“嘉興端午·中國味道”這張享譽國內外的城市文化金名片已然越擦越亮。

  如今的嘉興,正在奮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的典範城市,堅持文化先行,賡續歷史“文化基因”。嘉興用心保護歷史,開展禾城文化復興,結合城鄉建設,一座沒有圍墻的江南水鄉城市博物館向世人款款走來,讓人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

  如今的嘉興,還試著用“詩和遠方”來吸引世界遊人的目光,不斷將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經濟“硬支撐”。嘉興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個“五彩嘉興”文化旅遊品牌體系正逐步形成,“紅色”“古鎮”等文旅IP也不斷被賦予時代新意。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下,世界在變、時代在變、歷史在變,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正折射出五彩斑斕的文化之美。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眼下的嘉興,正秉持文化自信,不斷打開文化格局,積極交流創新,為本土文化復興注入源源動力。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顧雨婷 通訊員 鐘曉燕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