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學有禮 新聞詳情
一個90後科學家的追問,揭開生命早期“挨餓印記”之謎
發佈時間 | 2023-12-28 14:46:37    

   生命早期饑荒暴露可能影響成年後腸道菌群的組成,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

  近日,西湖大學鄭鉅聖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期刊BMC Medicine(《BMC醫學》)上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鄭鉅聖實驗室以腸道群菌為研究對象,過去幾年來已發表多篇論文,此次與“饑餓”相關的研究課題,發起者是一名年輕的90後。

  為什麼從未挨過餓的他會關注饑餓?這一結果有什麼意義?前不久,記者採訪了這名90後、西湖大學博士後茍望龍,試圖從他的科研經歷中尋找答案。

  故鄉回憶

  茍望龍出生於1991年,去年從西湖大學博士畢業,成為鄭鉅聖實驗室的一名博士後。

  江南求學的5年,沒能改變他對家鄉特産馬鈴薯的鍾愛,在西湖大學的食堂,茍望龍能同時點上兩種口味的馬鈴薯。

  這份情有獨鍾源於茍望龍對爺爺和故鄉茍家岔的記憶。

  茍家岔在哪兒?那是甘肅定西市通渭縣雞川鎮的一個村。定西有三大寶,馬鈴薯便是其中之一。

  在茍望龍的印象中,爺爺愛吃雜糧散飯,把雜糧磨成粉,再煮成糊糊,配點鹹菜,爺爺總是吃得很香,還經常喊他嘗一口,但幼年的茍望龍通常吃了一口,就不願意再試第二口。

  上高中後,茍望龍經常會聽爺爺説起挨餓的日子,老人的這段記憶如同一顆種子,在絮絮叨叨中也埋進了茍望龍的心裏。

  讀博士階段,茍望龍探索的對象有點特殊。它們微不足道,卻又浩浩蕩蕩,在我們身體的軀殼裏生存演化。

  它們便是腸道菌群。

  有研究認為,人體腸道內寄生著約數萬億個細菌,在漫長的生命演化歷程中,它們和人類形成了共生的關係,幫助人體消化食物,合成必需的短鏈脂肪酸,還能幫助清除毒素,支援腸道功能。

  茍望龍參與的第一個博士課題便是研究腸道菌群和2型糖尿病的關係。當時,從事營養學和流行病學研究的鄭鉅聖教授還在國外,糖尿病一直在他的研究視野之中。

  茍望龍回憶,在博士階段將告尾聲時,一次日常瀏覽文獻,他被一個單詞吸引住了:Famine(饑荒),於是找來更多文獻,發現它們都指向一個結果——生命早期經歷過饑荒,成年後發生糖尿病等代謝類疾病的幾率會增加。

  最早,這些研究發源於一個理論猜想。20世紀90年代,英國的David Barker教授提出了多哈(DOHaD)學説,認為除了遺傳因素,許多疾病可能是由於在子宮內或兒童時期的不良暴露,如營養不良、致癌物等所造成。

  那麼,饑荒是不是也能改變腸道菌群?茍望龍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心中兒時那段聽祖輩講述饑餓的回憶,仿佛正在喚起另一段記憶,關於生命早期饑荒暴露留給腸道菌群的印記。

  菌群數據

  實際上,人群水準上關於腸道菌群與疾病的研究很不容易,涉及多個學科的整合,包括傳統統計分析、人工智慧、小鼠實驗、生化分析等等。

  “為採集數據,我們去實驗現場招募志願者,給受試者測量身高體重等基礎資訊,收集受試者的各種樣本,能參與的儘量都自己上。”參與全流程的茍望龍講起這些很興奮,還時不時會在桌上徒手寫起公式,來解釋這些數據應用到的演算法模型。他説,對科研來説,真實數據有著無可替代的意義。

  從本科的自動化專業,到碩士主攻計算生物學,開發計算演算法解析生命數據,再到博士整合人群隊列與多組學探究2型糖尿病的腸道微生物菌譜,一路“跨界”,茍望龍始終對數據保持熱情,甚至在申請博士時,最打動他的並不是研究方向的契合,而是鄭鉅聖教授反覆強調的那句“我們有數據”。

  系統梳理了已有的文獻資料及思路後,茍望龍給正在青島出差的鄭鉅聖教授打了電話,簡單説了下自己的猜想。鄭鉅聖當即決定嘗試,因為沒有人從腸道菌群角度來解析生命早期饑荒暴露對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的影響。

  隨後,茍望龍選擇了來自三個不同地域人群的樣本——廣州市、廣東省(和第一個樣本集不重合)、以及全國(除廣東省之外的15個省份的樣本),樣本量分別是1920人,6560人,3033人。匯總在一起,是11513人的腸道菌群數據。

  數據分析的背後是合作團隊的心血,需要工作人員到府進行糞便取樣,並觀測記錄受訪者的飲食習慣。隨後,通過測序技術,科學家就能為幾百種腸道菌種“描摹”出大致分佈樣貌。統計分析需要小心翼翼,研究團隊需要對數據進行矯正,包括測序深度(檢測技術本身帶來的誤差)、飲食和生活方式、疾病、年齡因素等等。

  結果清晰浮現,生命早期經歷過嚴重饑餓的群體,腸道菌群多樣性顯著降低,而腸道菌群多樣性的降低伴隨著2型糖尿病風險的增加。

  震驚結果

  鄭鉅聖實驗室的追問並沒有到此結束。

  饑餓改變了腸道菌群的多樣性,還改變了什麼?

  每一個人的腸道菌群,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其測序數據多達數百個維度。

  團隊用數據降維的方法,通過計算,把數百個維度降低到兩個主要的特徵維度,以此來指代不同的樣本結構。

  結果給了他們第二次震驚:持續的饑餓不但改變了腸道菌群的多樣性,也重塑了它們的結構。

  研究團隊還進行了菌群網路分析,篩選出這些樣本中的核心腸道菌群,同樣發現經歷過持續饑餓的個體中,對2型糖尿病起保護作用的核心菌群的豐度減少。這些研究還發現,經歷嚴重饑餓的時間越久,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也越明顯。

  多哈理論關注的是生命早期不利的環境暴露對生命健康長期的影響,這次的研究,給多哈理論提供了全新的理解維度——生命最初也許不會留下記憶,但在你的腸道留下的印記可能增加未來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證明過去對當下又有何意義?

  茍望龍説,結合課題組之前的工作,這些研究將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腸道微生物和2型糖尿病的關係,幫助我們提前判斷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並且有可能通過改善腸道群菌來干預疾病。

  “我們常説生命早期的飲食等環境因素會對人類健康有長遠影響,這次的研究發現,也從另一個角度確認了這個説法。”茍望龍還很嚴謹地給這個生命早期加了個期限,“1000天,從胎兒待在母親肚子裏的第一天算起。”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朱平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