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學有禮 新聞詳情
在家門口圓“大學夢” 浙江打造“15分鍾老年教育學習圈”
發佈時間 | 2023-11-27 10:15:56    

   準點搶、拼手速、手慢無……放在若干年以前,人們很難想像,這是老年人報名老年大學課程時的場景。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老年人不再滿足於單調、枯燥、打發日子的生活方式。比起物質需求,他們更希望以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追求適合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於是上老年大學成了他們拓展生活新空間的選擇。

  然而,由於老年學校數量不足、優質課程欠缺、教育資源統籌不均等問題,老年人想就近方便地上老年大學,並非易事。

  為解決種種痛點,去年開始,浙江組建全國首個省級老年教育聯盟,選擇17個縣(市、區)為老年教育資源整合試點單位,著力打造普惠式的“15分鍾老年教育學習圈”。目前,全省老年大學(學校、學堂)超過1萬所,師資庫教師超1.46萬名,全省線下註冊學員數超106萬名。

  老年人在家門口上學對當下養老環境有何裨益?他們又如何真正享受到高品質的教育服務?近日,記者展開深入採訪。

  潮課頻出

  越是火熱越要冷靜思考

  今年5月,湖州市吳興區“雙創”銀領老年學校創新性開設湖州市首個社會化技能培訓公益班後,老年學員報名人數迅速破千。

  6月3日,浙江老年大學政苑分校2023年秋季招生網路報名通道開啟當天,手機照片處理、短視頻拍攝製作、茶藝班等課程,不到1分鐘全部滿額。

  6月26日,金華老年大學的電吹管班、視頻製作、音樂班等課程一經推出,10秒鐘全被搶光……

  如果説大眾印象中常見的琴棋書畫、唱歌跳舞、插花養生等課程是老年大學的“傳統藝能”,那一大批與時俱進開設的“潮”課程則吸引了更多眼球。

  “無人機很時髦,年輕人都在玩,我們老年人也不能落下。”嘉興老年大學無人機航拍班的62歲學員李玉法,在手機上刷到課程目錄後火速報名。

  除了豐富、有趣、新潮,價格優惠也是老年大學出圈的一個重要原因。100元上15節聲樂課或舞蹈課,200元承包一年的書法課,最貴的鋼琴課也才16元一節……和培訓機構動輒數千上萬元的學費比,老年大學裏的課程可謂是物美價廉。

  記者注意到,走進老年大學的老年人有著和年輕求學時不同的出發點。他們在這裡遇到志同道合的同齡人,課上是同學,一起學習時興優質的課程;課下成好友,三五人聚在一起或閒聊或出遊,大大豐富了老年時光,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一方面是老年人對老年大學的熱情日益高漲,而另一方面,現實層面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為了去市區裏的老年大學上學,衢州市寺塢村老陳經常早上7時出門趕城鄉公交車,輾轉近1個小時才能抵達學校。

  天臺縣山區眾多、村落分散,基層老年學校(學堂)因為交通不便,師資比較缺乏,城區優質資源難以下沉。

  雲和縣老年閒散勞動力比較充足,但苦於缺少培訓技能的場所,不能適應企業用工需求,家庭增收困難。

  “老年大學越是火熱,我們就越要冷靜思考。”省委老幹部局相關負責同志向記者坦言,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各地老年大學普遍存在著“一座難求”的現象,歸根結底原因主要是學校城鄉分佈不均、學位供給有限、師資力量短缺,不能滿足老同志多元化、個性化等需求。浙江當下正在著力打造普惠式“15分鍾老年教育學習圈”,就是為了尋找破局之道。

  數智賦能

  優質均衡老年教育初現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上學,必須解決學習教育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去年8月,全省老年教育資源整合試點工作推進會在紹興柯橋召開,17個縣(市、區)揭榜試點任務,同時組建了老年教育聯盟。老幹部局、教育局、老齡辦等部門攜手發力,整合推動涉老學習教育資源整合利用、服務管理貫通。

  各地新招頻出。新建、改建、擴建、共用、合作、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工作推進一年多,省、市、縣、鎮街、村社五級辦學的網路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老年教育的供給能力大幅增強。通過整合,多元格局逐漸形成。在老年教育聯盟指導委員會統籌下,打破了部門壁壘、避免了政出多門、減少了重復投入、加強了工作協同。

  政府和社會聯動,延伸服務半徑。各地陸續出現了政企合作、政校合作、社企合作等新發展模式。

  在溫州,40個文化禮堂·社區教育共同體掛牌投用,把老年教育真正嵌入鄉村,送到老年人的家門口。在新昌,一個縣級、三個街道級老年教育綜合體均已建成啟用,老年教育資源整合成效在陣地建設、軟硬體投入上充分展現。

  不少地方探索以社會力量參與推行“購買服務”辦學、以産業資源融入推行“政企聯姻”辦學、以市場機制調配推行“養教結合、産學結合”辦學等模式。發動社會力量將老年教育融入健康養老、文化養生、旅遊娛樂等相關産業,康養融合推進老年教育內涵式發展。

  例如,杭州臨平區探索引導社會資源助力老年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本地企業結對共建村社老年學堂、鄉賢出資助推老年學堂項目、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運營管理等方式籌措資金110萬元,打造政企校聯合辦學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有效解決老年教育資金不足等問題。

  除了線下佈局老年教學點,浙江還注重數智賦能,打造全國首個老有所學應用場景“雲上老年大學”,開發“手機端+電視端”服務平臺,全程開展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學習。

  今年60歲的朱亞婷是舟山嵊泗縣綠華村風韻綠島廣場舞隊負責人。因為海島縣交通不便,外出學習培訓來回不易,之前朱亞婷只能在網上搜索視頻學習。接觸雲上老年大學教學視頻後,她可以隨時回放觀看舞蹈視頻,“線上課程很多都是專業教師授課,動作講解專業細緻,比之前網上自行搜索的課程品質高、內容精。”

  記者了解到,目前,雲上老年大學覆蓋了全省學校(學堂)6711所、學員154萬人、線上線下課程5.9萬門,成果惠及全省1200余萬老年人,做到了老年教育“一屏掌控”“一鍵智達”“一網通辦”,推動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目標。

  為豐富課程設置、優化師資配備,省委老幹部局、省教育廳、省老齡辦等聯合出臺文件,開展全省老年教育優質師資推薦和“領雁”教師培養工作。各個地市因地制宜,用不同的方法組建自己的老年教育師資庫,以多種形式吸引在校教師、專業人才、退休教師等參與老年教育。

  紹興柯橋區的叉車司機毛華琴,4年前偶然在錢清街道老年學校接觸到了農民畫,一下子就愛上了。學校裏的農民畫教師,正是老年教育資源整合後從杭州蕭山區選派過來的。很多像毛華琴這樣的農村老年人,因此實現了在家門口上大學的夢想。

  為鼓勵編內教師到老年大學兼職授課,溫州龍港出臺了相關政策,不僅規定授課薪酬,還從職稱評定上進行鼓勵,解決老師們的後顧之憂。在嘉興桐鄉,老年大學與高等院校、社會組織、培訓機構攜手合作,招聘選聘47名教師到老年大學(學校)任教,遴選124名校外專家學者、專業人才擔任兼職教師。

  余姚市通過“學共體”師資庫的建設,招募了退休教師、民間達人、志願者等充實老年教育師資隊伍,組建起328人的教學管理師資庫,開發80余冊校本教材,有效填補了師資短板。

  溫州鹿城區還充分用好學員資源,以總校為試點,嘗試將老年大學培養出的優秀學員培訓成師資,由這些老年學員走進分校及社區老年學堂,讓師資庫體量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老年教育優質資源由此輸送到城鄉社區每個角落,實現城鄉社區老年教育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繁榮成為可能。

  整合資源

  讓更多人“有學上”“上好學”

  “打好堅實的陣地基礎,構建高品質教育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快樂、優雅地老去,才是老年教育的題中之意。”省委老幹部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2022年底,全省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64.45萬人,佔總人口的24.74%,已經從中度老齡化社會加速走向深度老齡化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探索運用老年教育聯盟的模式,重組理論研究骨幹力量,升級理論研究平臺,打通協同研究壁壘,有利於進一步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

  為了讓區域內老年教育的管理、實施、評價與改進“有尺可量”,今年12月8日,《老年教育服務規範》溫州市地方標准將正式實施,這是國內首個市級標準,屬於推薦性標準。標準在課程形式、課程內容、校園文化、成果認定、費用支付、服務交付等方面均做了規範。以教學服務內容中的課程形式為例,課程根據難易程度可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研修班等;根據授課時長分為長學制班、短學制班等,將標準化理念、方法和手段融入到老年教育服務全過程。

  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沐浴到老年教育的普惠陽光,他們不僅增長了知識,甚至還能積極發揮餘熱,參與到矛盾調解、志願服務等基層治理中去,帶動社會風氣的持續向好。

  寧波市老年大學成立“三江長者敘事分享中心”,開設由高校學者、老年學員和大學生志願者共同參與的“生命敘事”思政課程,孵化“銀輝”講師,把老同志的寶貴經驗、悉心關懷與大學生的發展需求相融合,“老帶青”攜手並進,共同成長。

  依託“龍遊飛雞”在全縣15個鄉鎮(街道)建有30余家“夕陽紅”共富工坊的陣地優勢,龍遊開設“雞爪去骨”等老年教育專項課程,通過課堂崗位無縫銜接,累計帶動村內閒置勞動力超1200名,其中低收入農戶200余名,實現每人平均月增收近3000元。

  龍港市中對口社區老年人佔比19%,開辦了老年學堂後,老年人從之前的打牌、打麻將等活動轉到了學養生、學戲曲、學健身操上,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浙江以老年教育資源整合試點為突破口,在全國率先探索出優質均衡、普惠共用的老年教育高品質發展新路子,探索構建“15分鍾老年教育學習圈”,從“一座難求”到“普惠共用”,到2025年底,將實現鄉鎮(街道)老年學校全覆蓋,35%以上行政村(社區)建有老年學堂,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口達到25%以上;不僅解決“有學上”,還實現“上好學”,浙江老年教育的金名片必將熠熠生光。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李燦 周琳子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