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學有禮 新聞詳情
登上Cell,西湖大學這項研究為治療不育症提供了新線索
發佈時間 | 2023-06-09 15:34:30    

   北京時間2023年6月8日,由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湖實驗室吳建平團隊與浙江大學桂淼團隊和南京醫科大學劉明兮團隊合作的“Structures of sperm flagellar doublet microtubules expand the genetic spectrum of male infertility”在Cell線上發表,研究首次解析了小鼠和人的精子鞭毛微管二聯體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鑒定了多個精子特異的微管結合蛋白,並由此發現了一類新型的弱精症亞型。

  這項研究為理解精子運動的結構基礎以及相關男性不育症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線索。

  生命起源於一顆受精卵。精子“翻山越嶺”遇見卵子的能力,是生命發生的必要條件。如果精子的運動能力出現異常,自然受孕的成功率便會大大降低;當精液中精子向前運動的比例低於32%時,則被定義為“弱精症(asthenozoospermia)”。這是目前男性不育的常見病因。

  從精子運動的“發動機”説起

  如果説精子是一輛“汽車”,那麼鞭毛就是汽車的“發動機”,一旦“發動機”出了故障,“汽車”便無法啟動。承擔精子運動主要動力的鞭毛,是一種細長而彎曲、具有運動功能的細胞器,存在於精子或者一些單細胞生物上。比如氣管纖毛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氣管內的廢物;衣藻鞭毛可以帶動衣藻在水中游動;精子努力向卵子游動,靠的就是精子鞭毛的規律性擺動。

  由此,研究團隊對鞭毛的結構進行了解析,並在小鼠和人類精子鞭毛中尋找到了蛛絲馬跡。

  鞭毛通常被分為頸部、中段、主段和末段,其主體的中央貫穿著一個巨大的分子機器——軸絲。在軸絲的橫切面可以觀察到9個微管二聯體環繞著中央2個單體微管,即經典的“9+2”結構。這個“9”很重要,它們就像混凝土中的鋼筋一樣,對鞭毛起到支撐作用。但它的結構卻一直是個謎。

  研究團隊把目光聚焦在“微管二聯體”上。在精子鞭毛的運動中,它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否存在一些特異的組成和結構特徵,決定或影響了鞭毛的運動能力?

  結構決定功能。為了解答上述疑問,研究團隊分別解析了小鼠(圖4)和人類精子的微管二聯體結構,在解析度更高的小鼠精子微管二聯體中共鑒定了多達49個不同的蛋白組分。

  他們發現,與已有的牛的氣管纖毛微管二聯體結構比較,除了一種FAM166B蛋白,其他在牛的氣管纖毛微管二聯體中的微管腔內結合蛋白(Microtubule inner protein, MIP)均存在於小鼠精子鞭毛中。

  不同的是,他們在小鼠精子微管二聯體中鑒定到了額外的10種精子特異的MIP蛋白,包括一個去磷酸化酶DUSP21。在小鼠精子微管二聯體的外部區域,還發現了一個蛋白激酶TSSK6的結合。這表明小鼠精子鞭毛微管二聯體相比其他鞭毛系統的微管二聯體組成更加複雜,可能幫助進一步穩定精子鞭毛結構,以適應其劇烈擺動的功能。

  然後對比人類精子鞭毛微管二聯體與小鼠精子微管二聯體,前者體內也擁有大部分MIP蛋白,包括新鑒定的多種精子特異MIP蛋白,兩者的差別僅僅是人類精子內缺少了一種DUSP21蛋白,以及小鼠精子特異的MIP蛋白Tektin5和FAM166A的拷貝數在人精子微管二聯體中有所減少。

  至此,研究團隊已經較為清晰地看到了精子微管二聯體在不同物種之間的差異性,他們大膽預測,這些精子中獨有的MIP蛋白可能會對精子鞭毛的穩定性和精子運動調控發揮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説,從結構表明,“MIP蛋白”是影響“發動機”性能好壞的關鍵部件。

  發現10種MIP蛋白的突變

  在男性不育的過往研究中,對精子鞭毛因為“形態異常”而導致的弱精症研究相對較多(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MMAF),MMAF患者的精子鞭毛在外觀上就與正常精子鞭毛“長得不一樣”。但在這一類弱精症患者的基因篩查中,並沒有檢測到MIP蛋白有異常。這與研究團隊的判斷似乎並不相符。

  但微管二聯體在精子鞭毛結構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MIP蛋白髮生突變不可能不對精子活動造成影響,問題究竟在哪?如果這類弱精症患者中沒有找到MIP蛋白突變,那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搞錯了“對象”?MIP蛋白突變可能會導致另一種已經存在卻還未被發現的弱精症?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科學研究在一次次的猜想-論證-再論證的過程中不斷前進。

  研究團隊募集了281位非MMAF的男性不育患者,這些患者的精子形態看起來與正常人沒有區別,但是精子的運動功能異常,無法完成正常受精。通過對這些患者進行外顯子測序分析,研究團隊果然發現其中32位患者攜帶了與MIP蛋白相關的突變,這些病例涵蓋了10種MIP蛋白(圖6),共涉及到17種突變形式,其中8種MIP蛋白是首次發現與男性不育症有關。

  進一步分析,研究團隊發現這些突變位點在精子微管二聯體中的分佈較為分散,這表明微管二聯體內不同區域的異常都可能導致自身結構破壞,進而引起精子功能異常。

  由此,研究團隊提出了一類新型弱精症亞型,稱為“MIP突變相關弱精症(MIP variants-associated asthenozoospermia,簡稱MIVA)”。這類弱精症患者的精子共同特徵是精子運動能力受損,鞭毛擺動異常,軸絲結構受損,但形態無明顯的缺陷。

  這一研究結果為我們理解不同物種和組織中微管二聯體的特異性以及深入研究和理解精子鞭毛的功能和調控奠定了重要基礎,為相關的男性不育症的診斷提供了新的思路,併為潛在的治療干預提供了新的途徑。

  “逆向而行”的探索之路

  西湖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周倫妮、劉浩濱和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劉思鈺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吳建平、浙江大學良渚實驗室/附屬邵逸夫醫院研究員桂淼和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劉明兮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

  “從疾病的基因檢測入手,找到相關突變蛋白,解析結構了解其功能機制,這是十分經典的‘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徑。但是有時候,這樣的研究思路無法系統性、全局的理解研究對象。”吳建平説,這一次,他們“自上而下”,先從相對宏觀的分子機器結構入手,一步步縮小包圍圈,再從中找到疾病相關突變蛋白,並最終驗證了突變蛋白與疾病的關聯性。這樣不僅看清了特定蛋白與其他蛋白的結構和關聯,對於蛋白參與生理活動的過程一目了然,而且幫助他們獲得多維度的資訊,更快、更精準地實現突破。

  逆向而行、大膽創新,或許這正是這位90後科學家在繼2021年解密精子活化開關CatSper通道體後,在精子結構領域再次取得突破的關鍵因素之一。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張弛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