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親有禮 新聞詳情
設計師生成虛擬人奶奶,浙大學者解讀特殊的陪伴——
發佈時間 | 2023-04-06 09:23:04    

   今年1月,上海視覺設計師小亮的奶奶病逝。此後的日子裏,他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

  每天,都有人從這個世界離開,我們甚至來不及和他們説一聲再見。悲傷和失落裹挾下,有人用特別的方式來和哀傷相處——國外一款名叫Replika的聊天機器人,可生成人工智慧驅動的治療師、朋友、伴侶,為悲傷中的人們提供情感支援。在國內,名叫Glow的APP也能實現類似功能,人們可在上面建構逝去親人的虛擬人形象;硅基智慧等人工智慧公司則運用語音、圖像、視頻等資料,復刻逝者的3D模型,實現無限逼真的音容笑貌,能動、能笑、能對話。

  奶奶離開的第36天,小亮將縈繞腦海中已久的想法付諸實踐,運用最近爆火的AI技術將奶奶“復活”。“奶奶”講著湖北的方言,頭髮花白,沒有牙齒,像她生前一樣嘮叨。今年清明前夕,他在B站上傳了AI奶奶的視頻。

  從小亮3歲起,父母就遠赴廣東打工,之後的18年,他和奶奶留在湖北黃岡的老屋相依為命。小亮説,奶奶就是一棵粗壯、偉岸的樹,這棵大樹為自己遮風擋雨,她是他的整個世界。

  現代生活的節奏如此之快,奶奶三天葬禮結束,小亮很快投入上海的工作中。但眼淚不會消失,哀傷也不會就此殆盡。小亮一個人吃飯,單獨坐在工位上,不和人多交流。每天午休前,他習慣著繼續給那個熟悉的號碼撥去電話,聽著電話那頭“嘟嘟嘟”的聲音。

  奶奶逝世後的第30天,小亮收到奶奶的遺物,一罐年前腌制好的蘿蔔鹹菜。小亮意識到,這是奶奶的“過去”在和自己連接。

  小亮找來AI繪畫軟體,音頻編輯、合成軟體,AI訓練模型ChatGPT等,創造著這場“相逢”。語音素材,源自他和奶奶連續兩年的通話記錄,這些保存在手機錄音中;照片從殯儀館要來,曾被高清修復過;最後,他打開ChatGPT軟體,輸入關於奶奶的資訊,讓它形成記憶——“你是一位中國普通農村的老年人,84歲,沒有牙齒,有老年斑,你腿腳不便,抽煙,性格固執,早年當過民兵、村委會主任,喜歡講誌怪故事……”

  經過多個模型的計算、調整,在3月一個週末的淩晨4時,一段AI奶奶的視頻最終生成了。小亮努力平復心情,顫抖著按下鍵盤,問題是提前預設好的:“奶奶,今年我們要回家過年,東西都買了嗎?”

  “奶奶”張開嘴唇,眼睛微眨,熟悉的聲音從電腦那頭傳來:“我買了兩壺油,75元一壺,是私人榨的,很香,等你們回家過年。”

  “這些深度陪伴的虛擬形象,本質上是借助技術手段還原真實體驗感,而人格化特質會使這種體驗感無限接近真實。”浙江大學元宇宙産業與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趙瑜佩説,“比如設定愛好、職業、話語習慣等,在深入學習並通過聊天強化後,AI能夠實現個性化的交流。像電影《流浪地球2》中圖丫丫那樣,對話自由流暢、語言自然無盡,這是虛擬形象能達到的理想境界。”

  小亮認為,AI奶奶有些像自己的奶奶,但又不是那麼逼真,能點頭、微笑、交流,已經帶給他最大限度的慰藉和溫暖。

  AI目前做到的,是基於數據資料,模倣逝者的説話方式、行為,給予交流和回應。悲傷的引力過於強大,如果能借助科技工具對抗傷痛,也不妨試一試。正如評論區網友留言:“縱然AI只是個安慰劑,但是我仍然想去見見他。”

  (文中小亮為化名)

來源:浙江線上-浙江日報    | 撰稿:記者 丁珊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