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守護一方碧水清波 杭州西湖區推動“美麗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
發佈時間 | 2023-12-15 15:30:27    

   冬日漫步河岸,鬱蔥的樹木、清澈的湖水、疏密有致的綠道,生態景觀與城市環境和諧相融。

  如此生態美景,得益於浙江多年堅持不懈的治水剿劣工作。眼下,杭州河湖治理進入全新階段,從“美麗河湖”邁向“幸福河湖”,如何持續釋放“綠色紅利”成為有效鞏固治水成果的關鍵所在。

  在杭州市西湖區,近6公里約14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的河湖整治——浙江大學(紫金港)片區河道生態治理項目正收穫不少周邊師生和居民的讚譽。

  經過多年治理,該片區的河道生態在創新治理模式、深化“河長制”、“對症下藥”治水的探索下,縱深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還百姓一池碧水清流。

  水質提升展新顏

  一組數據,彰顯治理成效:浙大(紫金港)片區河道水質檢測指標從Ⅴ類提高至Ⅱ類,總磷平均下降85%,氨氮下降45%,透明度從60釐米提升至120釐米左右。據調查,項目實施後,周邊群眾對河道生態的滿意度提升了6.6%。

  這主要得益於2022年,西湖區城管局與浙江大學以校地合作的方式打造浙大(紫金港)片區河道生態治理項目,運用浙江大學所研發的多相微濾一體化設備,因地制宜開展生態治理。

  提升水質並非一日之功,需經歷一個逐步探索的過程。追根溯源,要從20年前浙大紫金港校區建成説起。

  “當時,校區水系處於邊開發邊建設的階段,水質和防澇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校內水系與外部水系處於隔離狀態,屬於不流動的死水狀態,水質也為五類—劣五狀態。”西湖區城管局河道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7年,西湖區圍繞浙大紫金港校區新建5座閘站,初步解決了水系流動性的問題,但水質仍沒有明顯提升。其間,杭州市河道中心、西湖區城管局、三墩鎮以及浙江大學曾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商議解決之道。

  多年治水“頑疾”的轉捩點,出現在2022年。立項之初,浙大(紫金港)片區河道開展了107次巡河實地調研活動,參照問題處置體系,集中收集河長髮現、反饋的河道水質波動、水體感官不佳等問題,並組織沿線街社、群眾召開專題座談會,廣泛傾聽民聲、收集民意,凝聚治水合力。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收集群眾治水建議31條,共發現河湖問題165件,解決165件,整改比率達到100%。最終,在西湖區多部門協同支援和參與下,浙大(紫金港)片區河道生態治理項目成功立項。

  治理提效秀綠水

  “這片區域的水質凈化效果遠遠超出了治理預期。”西湖區城管局河道科相關負責人談及浙大(紫金港)片區河道生態的變化,作出如此評價。

  水質凈化成效顯著,在於治水模式的創新。

  依託浙大(紫金港)片區水迴圈系統相對獨立的自然條件,西湖區堅持“一體化”治水模式,從宏觀維度對整個水系進行設計,打破了以往單一河道條(段)的整治模式。

  “我們按照‘流域治理、系統治理、科學治理’原則,反覆比選設計方案、測算凈水參數,積極爭取杭州市城管局、杭州市河道水設施中心等主管部門指導支援,最終確定了浙大(紫金港)片區河道生態治理項目的總方案。”西湖區城管局河道科相關負責人説。

  水質凈化成效顯著,在於治水方法的突破。

  自全省開展治水工作以來,西湖區通過現場調查走訪以及第三方委託等形式,積累了區域內包括水文、河道山塘河勢、水生態環境、水土流失等大量基礎資料。

  從熟悉河湖到保護治理河湖,西湖區不斷強化科技攻堅創新,研發治污護水高精尖技術,為系統保護水安全水生態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智力支撐。

  作為“智慧治水”的生動實踐,該項目踐行生態治水新理念,運用浙江大學研發的多相微濾一體化設備,為河道治理注入“智動力”,打造精準改善河道水質“新樣板”。

  同時,對浙大內部啟真湖及浙大片區西環河雙線引配水,系統調整水資源配置格局,優化提升河道水質,全流域打造生態水景觀,守護水生物多樣性。

  此外,綠色理念貫徹項目全週期。設備運作所産生的淤泥,後期通過濃縮脫水幹化後定點回收利用,形成新型建材重新投入市場,治理過程未對環境産生二級污染。

  水質凈化成效顯著,在於多方資源的疊加。

  該項目積極探索建立“校地聯動”模式,大力發揮校地雙向互補、資源整合優勢的疊加作用。治水期間,西湖區聯合浙江大學朱利中院士團隊展開深度合作,開創治理成效“1+1>2”的協同治水新模式。

  “如今,全域建設幸福河湖目標日益明確,治水已不再是地方政府和個別部門的單打獨鬥,應運用開放思維,跳出行業謀治水,推動全民護水。”西湖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説,“深化‘校地合作、政企合作’等共建共贏模式才是河湖治理新路徑,今後將為河湖生態的持續發展提供長足動力。”

  制度過硬繪新篇

  一個尋常的上午,賀忠平如往常一樣走在浙大(紫金港)片區的漫步道上,巡查著河段情況。作為三墩鎮鎮街級河長,一本本治水日記、一張張河道照片、一條條河道短視頻,是他多年投身河道生態治理的“印記”。

  榮獲“全國最美河長”稱號的他,曾牽頭組織蘭裏景區省級美麗河湖創建工作。“河道變得像景區一樣,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就是我們為城市作出的最好貢獻。”賀忠平説。

  河道治理沒有終點,鞏固河道生態需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全面落實“河長制”正是有力抓手之一。近年來,西湖區通過因地制宜編制河長巡河工作指導手冊,組織河長參加業務培訓會等方式,有效推動河長制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不斷轉化。

  當下,西湖區逐步探索形成“民有呼、我必應”的全鏈條處置體系,實現“河長巡河發現問題+街社聽取民意—上達河長協調解決”全流程管理。同時,吸納多方監管力量,組建民間護河隊伍與護水志願團隊,協助河長進行河道管理。

  水清岸綠,景美河暢,正成為現實。今後,西湖區將傾力推動“美麗河湖”向“幸福河湖”邁進,不斷惠及民生福祉,擦亮生態底色,為周邊居民打造水清岸綠的宜居新環境。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