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溫州有禮:鹿城,讓戲曲回歸生活
發佈時間 | 2023-10-08 10:54:56    

  邂逅“百戲嘉年華”,體驗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中秋國慶假期,位於溫州市鹿城區的“九山書會·大宋戲倉”,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今年以來,鹿城區以九山書會成為央視戲曲春晚33年來首個戶外開辦地為契機,深度挖掘南戲文化,打造全國首個“戲曲+”主題市集,用更加生動的方式,拓寬了戲曲回歸生活的通道。

  7期不同主題的戲曲活動,累計吸引60萬人次現場打卡,社交媒體傳播量更是數以億計。

  作為非傳統意義旅遊城市的溫州,面對相對固定的受眾,“九山書會·大宋戲倉”如何讓一齣戲越唱越新,越唱越響?

  900歲南戲以潮姿態演繹新時尚

  身著漢服仙氣飄飄的“宋人”、黏在攤前攆不走的“小朋友”、逛了一圈又一圈的“老小孩”……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九山書會·大宋戲倉”人潮洶湧背後,是一種散發傳統文化魅力的“潮”,更是一種接地氣生活的演繹:以“戲曲+”的方式,打造集戲曲文化、非遺手工、茶點咖啡、美食遊樂於一體的九山書會梨園遊樂場;開發適合年輕人消費的戲曲元素特色業態,如戲曲粧照、主題攝影、古裝體驗、中式慶典、南戲主題輕餐飲等,以此激活南戲文化“年輕態”。

南戲.jpg

  “九山書會·大宋戲倉”頻頻上演穿越千年的奇妙之旅

  這種全新演繹方式,讓應邀前來參加戲曲沙龍的故宮博物院博士後、國家京劇院一級編劇池浚頗為感嘆:“我不由得想到了史書上記載的南戲誕生時的情景。”

  百戲之祖是南戲,南戲故里在溫州。南戲並不是一個劇種,它是戲劇的形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種以歌舞演繹故事的表現形式。中國著名戲曲理論家李希凡先生説過,“中國一部戲曲史,一半在浙江;浙江一部戲曲史,一半在溫州”。

  溫州成為中國最早成熟戲曲南戲的發祥地,並非偶然。北宋末年,宋室南渡,為溫州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南北宋時期的溫州,經濟文化已相當發達。市肆中各種商賈買賣、百工技藝、娛樂表演十分繁華,南戲也迎來了鼎盛時期,成為當時溫州人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

  而九山河一帶自古以來是溫州城演藝場所的集聚地。九山書會是當時一個由戲曲藝人組成的職業化團體。我國迄今所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戲曲劇本《張協狀元》,由南宋時期溫州的九山書會創作。

  南戲誕生後,很快向全國傳播。受各地方言及民間曲調影響,衍變為海鹽、余姚、弋陽、昆山“四大聲腔”,影響直至現在。如今我國各地數百種地方戲曲形式,不少是由南戲演變而來。

  如今,鹿城區復原了“九山書會”這個深藏于典籍中的文化地標,重鑄古城記憶,打造成為專供溫州南戲劇目演出的主舞臺。以“九山書會”為主舞臺打造的溫州南戲文化園,佔地面積近7000平方米,西爽樓、茅草亭、高朋亭等建築物,帶來強烈穿越感。

  亭臺水榭前,書會才人推杯換盞、集會創作,歌姬舞女恬雅溫婉、翩若驚鴻……央視《2023年春節戲曲晚會》絢麗奇幻以及虛實結合的視覺呈現效果,再現了南宋時期九山書會文人雅士煮茶賞燈、題字吟咏的景象,更為戲曲故里注入了鮮活的內在驅動力。

  南戲的傳承發展、傳播推廣,如何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鹿城召集各路專家,一場接一場展開頭腦風暴,活動方案數度推倒重來,改了又改。一處處調整,一點點完善,最終呈現在公眾面前的“九山書會·大宋戲倉”:芭蕾戲獅、戲曲雜技、皮影戲、木偶戲劇等全天輪番上演;丑角貨郎、貌美扇娘和市民不期而遇;多個點位不定時刷新“戲曲快閃”活動……

  當900歲南戲用潮姿態演繹新時尚,也讓廣大市民遊客萌發了一睹為快的興致。

  讓戲曲回歸人們生活

  如何讓一時的興致,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關鍵是讓戲曲文化,深度融入大眾生活,讓戲曲審美高度貼合大眾審美。

  在池浚看來,戲曲不應該是古老的戲曲,而是年輕的、時尚的。能夠融入生活美學、融合時代氣息、融入前沿藝術的戲曲,有“融”才有“破”,有“破”才有“跨”,才是戲曲活化的“出”路。

  鹿城緊抓潮流接觸點,尋找戲曲發力點,不斷讓戲曲藝術的表現形式與當代人的情感審美擦出火花。

  讓戲曲有更多煙火味。逛市集,看大戲,“九山書會·大宋戲倉”面向全國精選優質攤位60余家,其中不乏北京、成都、杭州的人氣攤主,如來自杭州的國潮原創服飾品牌“范青松”,來自成都的美食“糖滿滿手作”,來自北京的手作畫文創“三味·福祿壽喜財”,來自南京的手藝匠人“巔峰鐵工”等品牌。這些由戲曲衍生出來的非遺、文創、美食等攤位,讓戲曲多了些煙火味。而每期戲曲活動,鹿城按照30%更新份額對市集攤位進行調整。

  讓戲曲有更多趣味性。鹿城嘗試不同的“戲曲+”多元文化的方式,探尋戲曲的廣度與深度,結合溫州的時令特色、傳統文化、重點活動等,推出有溫州辨識度的7期不同主題的生活市集,分別是首期的“戲曲+茶”的梨園茶戲、“戲曲+露營”的九山晚歸,“戲曲+端午”的粉墨龍舟、“戲曲+遊戲”的賽博東甌、“戲曲+七夕”的遊園乞巧、“戲曲+中秋”的賞花拜月、“戲曲+咖啡”的梨園大咖、“戲曲+酒”的煮酒論戲。其間,電競遊戲、咖啡和露營等多元化、年輕化元素都巧妙融入其中。

  讓戲曲有更多體驗感。鹿城把“體驗感”作為重大突破口。很多人提及戲曲,腦海中總是第一時間浮現出演繹人員身上的粧造。“九山書會·大宋戲倉”特別策劃了九山戲房,即使素人也能體驗一把戲曲造型,大家可化戲粧、穿戲服,為遊園打卡選一身精緻“戰袍”。與此同時,活動現場還免費派發“戲票”,每位參觀者不僅可以像宋人一樣體驗別樣耍戲,諸如投壺、捶丸、毽子這些小遊戲,還可以尋找不定時出現的NPC“戲精”,跟對方唱上一段小曲或者玩上一把遊戲,去贏得主辦方精心準備的禮品。中秋國慶期間上演的“九山書會·大宋戲倉”,更是吸引柳琴戲、豫劇黃梅戲、甌劇、昆劇等聯袂上演,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百戲盛宴”,讓親臨現場的每個人感覺像是遊玩戲曲主題的迪士尼樂園。

  處處可見年輕人喜歡的表現形式、頻頻展現富有創意的手法,讓市民遊客在嘻嘻哈哈的玩鬧中、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品戲、悟戲,感受戲曲文化之美。

  “九山書會·大宋戲倉”以其包容性和開放性,走進和融入當代生活,成為越來越多人樂於追隨的文化IP。

  成為那只扇動翅膀的“蝴蝶”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把歷史上的宋韻文化與當下人們生活結合起來、把戲曲文化與休閒娛樂、親子、假日等全業態結合起來的“九山書會·大宋戲倉”,通過一期又一期舉辦,在讓人們生活更加豐富、美好的同時,更展現了“戲曲故里”文化內涵的無窮魅力,讓九山書會這片戲曲熱土日益成為中國活態戲曲朝聖地和文旅打卡地。

  中秋國慶期間,“百戲嘉年華”方才落幕,“玉蘭花開·戲聚九山”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獲獎演員溫州專場就快速拉開帷幕。演出分為“戲説愛情”“戲夢千年”“戲述人生”“戲韻江南”四大篇章,融合了戲曲、舞蹈、雜技、音樂劇、獨腳戲、朗誦等多種形式。包括中國劇協名譽主席、白玉蘭戲劇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在內的,來自不同劇種和藝術門類的白玉蘭戲劇獎獲獎藝術家,與溫州名家、愛好者一起,呈現了這臺名家名角薈萃、跨界多元融合的專場演出。

  池浚也著手謀劃在溫州舉辦國家級戲曲活動,加強溫州與全國戲曲界的聯動,進一步擦亮溫州南戲故里金名片。九山書會成為他首選的活動舉辦地。

  更多連鎖反應正在産生:戲曲票友相約九山書會吊嗓子;華裔青少年在九山書會向世界展示戲曲美好;老壽星們選擇到九山書會辦壽戲,請市民看戲,用公益的方式來做壽;“九山書會·大宋戲倉”嘗試推出部分雅座票,快速售空,市場化長效運營機制正在形成……

  更多謀劃,鹿城也在緊鑼密鼓推進:抓住溫州加入“海絲之路”申遺城市聯盟的契機,著手策劃“海絲之路”城市戲曲交流周,開展戲劇交流、巡演活動,不斷做強人氣;推進南戲文化園整體開發運營,培育戲曲研發、精品駐演、戲劇節慶等新興業態,將名氣轉化為人氣和商氣;加強與中國戲曲學院的對接,做好南戲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

  讓戲曲形成一種活在當下的生態,“九山書會·大宋戲倉”成了那只扇動翅膀的“蝴蝶”。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作者 洪佳慧 戚祥浩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