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浙江有禮 甌越先行
發佈時間 | 2023-06-28 10:49:27    

   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由內而外的道德涵養。

  古語雲:不學禮,無以立。學禮守禮,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文,國之行;禮,國之基。對於文明來説,禮是關鍵內核。文明禮儀,自古至今,也在不斷發生與時俱進的變化,但其中蘊含的個人品性修為和國家民族的普遍認同始終不變。

  文明有禮,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承載的價值觀,是潤物于無聲的教化,是一種公民的素養。

  “浙風十禮”,涵蓋了學習、工作和生活各方面,最終落腳在每個個體行為上。從這個層面看,浙江有禮、甌越先行,首先是每個溫州人要“內化於心、外化于行”。

  在城市書房,安靜不喧嘩;車行路上,禮讓斑馬線;公共場合,不隨意吸煙……“言為心聲”“形為內現”,文明有禮,展示著一個人的心靈。

  在溫州,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行人過斑馬線時,車輛讓行已是一種常態。“禮讓斑馬線”,最早是一種倡議的口號。這種倡議,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於時間的沉澱中使之成為一種自覺和習慣。同樣地,在這座城市裏,半份功能表成為多數人的新選擇,排隊守秩序、垃圾不落地、雜物不亂堆等點滴文明細節正成為更多人的主動行動。

  文明有禮,亦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讓懂禮的人更加有禮,讓有覺悟的人發現差距,讓不懂的感受壓力、糾正行為。

  每個以禮相待的人與人,共同組成了一座文明有禮的城市。對少年一代文明有禮,就是對國之未來的教養;對老年朋友文明有禮,就是對國之歷史的傳承;青年一代互相文明有禮,則是一種互助互利、相互前進的基石。

  文明有禮,更像是一股春風,讓人們在這座城市裏領略到“禮”的感染力,一種無聲卻溫馨的感染力。

  文明有禮,是一個社會共同踐行的自覺行動。

  徜徉城市,市民的小細節,反映著個人素質,更關係公共秩序。每個溫州人是溫州這座城市的主人,每個溫州人的素質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近段時間以來,全市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是對“文明有禮”的又一次全民倡導,也是對“浙江有禮、甌越先行”的具體實踐。

  每一個市民的一次“有禮”,帶動的是全社會的全面“有禮”。

  投身文明城市建設,每位溫州人都是參與者、踐行者。如今,在溫州的大街小巷,“紅馬甲”成為一道風景。隨手扶起倒地的單車,紅燈前對急著過馬路的行人給一個善意的提醒,彎腰拾起地面上遺落的垃圾……一個人能做的很有限,但一個微小的文明舉動,能夠泛起一層漣漪。讓更多人看到自己與“文明有禮”的差距,轉身投入到文明的接力中,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匯聚成城市文明的大能量。

  全民“文明有禮”,則溫州“文明有禮”。

  文明有禮,是一座城市內外兼修的氣質形象。

  有句話説,“你現在的氣質裏,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一座城市亦是如此,她擁有的歷史、城裏生活的人,都展現著城市的氣質。

  “浙江有禮、甌越先行”,是溫州錘鍊氣質的自我追求,亦是這座城市文化自信的充分表達。

  溫州,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城市建設歷經1700年。甌越文化之河,承載著溫州人的思想、智慧、信仰和情感,融合進世世代代溫州人的生活裏,生生不息。

  傳承到了今天,文明有禮,從某種程度上看,是“義利並舉”的現代表達。它沿襲著永嘉學派事功思想的文化基因,暈染著“大愛溫州”的道德底色,蘊含著“善行天下”的群體追求。

  當前,在文明城市建設的大道上,要持之以恒地把“文明有禮”注入到市民的精神生活中去,讓“有禮”成為溫州的文明標簽。

  就像文明建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樣,有禮更是要溫故而知新。要在一以貫之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在久久為功的文化引導中,不斷糾正不文明行為,破除不文明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尚,推動踐行文明有禮。

  就像系統工程一樣,“文明有禮”,應如一條價值紅線,協同架構起城市建設、文明實踐、公共服務等城市的方方面面,讓城市的諸多細節元素,幻化出一座有禮城市的文明質感。

  如果説“文明有禮”是一粒種子,那麼就需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中播下這粒種子,讓她在這片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讓文明之芬芳滿城香。

  一座有禮的城市,一定是一座有光、有芬芳的城市!

來源:溫州宣傳、溫州日報    | 撰稿:記者:孫余丹    | 責編:韓辰霄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