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國家體育總局為啥要“打卡”杭州這三處運動場?
發佈時間 | 2023-04-04 10:08:33    

   今年是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年,杭州全民健身熱潮持續高漲,群眾對體育場地設施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近日,2023年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圍繞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群眾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各地進行了交流。

  會議還安排了一項特殊的議程,國家體育總局和各省、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專程“打卡”黃龍體育中心、西湖區文體中心和北山街道百姓健身房,實地看了看這裡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他們都看了啥?有哪些新收穫?

  智慧化建設讓場館“聰明”起來

  自2018年以來,西湖區抓住“迎亞運”契機,建設了綜合體育場館,“智慧化”已成為場館的關鍵詞之一。

  來到位於杭州城西CBD核心區的西湖區文體中心,智慧化撲面而來——線上預訂、線上查詢、線上支付、自助取票、掃碼刷臉入場、一鍵導航等智慧服務一應俱全。

  走進西湖區文體中心的數字駕駛艙,現場整合的智慧平臺大屏上實時更新著場館預定、會員增長、賽事活動等各項數據。“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分析,為我們場館智慧化運作提供了有力支撐。”杭州西湖文化體育會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亮介紹。例如,通過會員畫像分析,可以看到來健身的人群以“70後”和“90後”為最大的主力,女性會員佔58%,而游泳、羽毛球、籃球等則是會員比較偏好的健身項目。“有了數據分析,我們就可以根據會員的分佈情況和實際需求,來調整主推的健身項目。”任亮説。

  在西湖區文體中心“鵬之星”游泳館的一塊大屏前,與會的各省代表討論熱烈,嘖嘖稱奇。這是一套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視覺識別深度學習演算法的安全防溺水系統,創造了“人防+機防”的雙重保障創新模式。任亮介紹,泳池頂部10余個高清攝像頭就是系統的“安全之眼”,一旦有泳客處於掙扎狀態,15秒後就會響起警報,而同一時間,安全員使用的手環開始震動,巡場的PAD出現紅色標識提醒立即救援,它還會根據泳池的特徵、泳者的姿態等因素不斷自我學習,提升預警的精準性。

  “數字化系統之前也見過,但這樣先進的防溺水系統確實第一次見,值得推廣。”湖南省體育局副局長羅躍龍對此非常感興趣,並且表示要把浙江體育的“數字化”經驗帶回去。

  除了西湖區文體中心,場館服務數字化的觸角還延伸到了更多地方——西湖區以打造“文三街數字生活街區”為契機,完善升級“西湖數字體育智慧健身系統”,優化全民健身地圖,推進公共體育場館服務數字化,為全區1478個公共體育健身設施提供導航、查詢功能,積極嵌入數字體育整體智治大系統,實現體育數據倉、全民健身服務平臺、校園智慧健身系統等與省市數字化系統無縫銜接、一鍵歸集。

  “家門口”的惠民服務落地生根

  25歲的鄭女士是西湖區北山街道松木場社區的居民,平日裏,她喜歡去健身房跑步和做瑜伽。“以前,社區周邊沒有可以步行到達的健身房,平時要運動確實不方便。”鄭女士説。

  北山街道有數萬名居民,周邊群眾健身一直不方便。而隨著上保社區百姓健身房的建成,“出門就健身”成為現實。“自從家門口的百姓健身房開業了,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健身再也不用跑遠路了。”鄭女士很高興。

  據北山街道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弋懿介紹,該健身房約650平方米,場地由北山街道提供,通過公建民營的模式,最大程度減免運營成本,並通過低免的價格回饋給群眾,每次健身的價格低至9.9元,大大提升了健身者的滿足感、幸福感。“只要500元一年,價格真的很實惠了,而且健身房的器械和教練都非常專業。”鄭女士説,平時除了可以用跑步機划船機等健身器械,還可以學習瑜伽普拉提、八段錦等課程,“我們全家都喜歡來這裡!”

  據悉,該健身房自去年10月15日開業以來,目前已開辦健身操、瑜伽、舞蹈、太極等團操和個性化健身訓練課程,累計600余場次,每日平均3至4場,日均活動人數百餘人,惠及周邊居民3萬餘人次。

  “家門口”健身並不是北山街道“獨有”,目前,西湖區共有22家百姓健身房,實現11個鎮街全覆蓋。

  除了家門口的惠民場館之外,不得不提浙江知名體育場館——黃龍體育中心。黃龍體育中心一直堅持“人民場館為人民”的理念,疫情期間,年均接待健身群眾仍達138.68萬人次,其中低免開放接待35.23萬人次,年均舉辦各類賽事活動158場,其中公益活動82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今年杭州兩會的熱詞,“新建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也走進了全市13個區縣(市)的年度民生實事裏。以西湖區為例,2023年將新建嵌入式體育場地100片3.3萬平方米,組織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100場。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記者 黃冉    | 責編:彭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