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敬有禮 新聞詳情
這位金華奶奶去世後當“大體老師”,老伴:這是我們兩口子的約定
發佈時間 | 2024-03-15 10:09:41    

   “我老伴是個善良溫暖的人,她先我一步離開這個世界,並成為一名‘大體老師’發揮餘熱,能夠為祖國的醫學事業最後做點貢獻,這輩子很值了。”近日,永康今年首例遺體捐獻者劉女士的丈夫感慨道,“我也簽了遺體捐獻志願書,這是我們兩口子共同的約定。”

        捐贈.jpg

  劉女士今年74歲,因反覆腦梗于2月3日入院治療。2月19日,劉女士的生命走到盡頭。遵照其生前遺願,在省紅十字會的統一安排下,劉女士遺體于日前無償捐獻給溫州醫科大學用於醫學事業。這是永康今年首例遺體捐獻案例。

  據了解,劉女士和丈夫早在2021年就已簽署眼角膜與遺體捐獻志願書。劉女士丈夫曾當過兵,是有著56年黨齡的老黨員。2021年,他到市紅十字會登記遺體捐獻。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劉女士後,劉女士問他怎麼不幫她也一起登記。由於當時劉女士已行動不便,幾天后,她的丈夫幫她代辦了相關手續。

  “我們生前沒有為黨和國家作太大的貢獻,百年後能對社會有所用就是貢獻了。今天老太婆先走一步,她也算得償所願。”劉女士的丈夫仔細地為其整理遺容,目送她最後一程。

  “奶奶對我們小輩很包容,是一個善良、溫暖的人。”劉女士的孫女説自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在她的印象中,奶奶平時話不多,但總會慈愛地看著她。對於爺爺奶奶做出遺體捐獻的選擇,她既感到意外又十分理解。

  “在傳統觀念中,生老病死的話題總顯得沉重。死亡不可避免,但像劉女士這樣,用自己的軀體架起通往醫學殿堂的橋梁,無言地為社會作出最後的奉獻,值得敬佩。”永康市中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李美川説。

  據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溫州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工作人員介紹,遺體對於醫學病理研究、教學實踐及臨床治療有著重要意義,醫學生通過解剖深入了解人體的形態結構及功能,從而掌握基本的治病防病技能。

來源:金華傳媒    | 撰稿:記者 翁俏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